贺道中
- 作品数:51 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文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 2008年
-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文章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 贺道中
- 关键词:文化导入英语教学
- 强化专业实习环节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 2006年
- 分析了冶金技术专业的专业实习特点,结合作者十多年指导专业实习的体会,探讨了实习准备、现场教学、组织考核等保证实习效果的几个重点环节。
- 贺道中
- 高钛烧结矿还原粉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进行了荷重升温还原法检验高钛型烧结矿的还原粉化性实验 ,分析研究了高钛型烧结矿在高炉内中低温区的还原粉化行为以及 F e O含量对烧结矿还原粉化和透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提高高钛型烧结矿的 Fe O含量可改善其还原粉化性能 ,Fe O含量以 8%~ 10
- 贺道中
- 高强度船板钢钙处理热力学计算分析-夹杂物变质研究和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通过钙处理过程中Fe-Al-Ca-O-S体系的热力学平衡计算,得出在1 873 K时各种平衡态下的[Al]-[O]、[Al]-[Ca]、[Al]-[S]平衡曲线图,并系统分析了各组元对夹杂物变质的影响。研究发现F-级高强度船板钢[Al]为0.02%~0.03%时,为保证夹杂物充分变质,钢中[O]控制在25×10^(-6)以下;钢液中生成12CaO·7Al_2O_3的[Ca]为15.24×10^(-6)~19.97×10^(-6),生成3CaO·Al_2O_3的[Ca]为70.87×10^(-6)~92.88×10^(-6);适当低的钢液温度有利于生成CaS,抑制MnS的聚集析出。120 t BOF-LF-VD-板坯连铸流程生产F-级高强度船板钢DNV F40(/%:0.092C,0.41Si,1.56Mn,0.015P,0.002S,0.032A1,0.035Nb,0.035Ni,0.010Ti,0.080V)的结果表明,当LF精炼渣组成/%:24.9Al_2O_3,55.6CaO,7.7MgO,8.0SiO_2,1.24TFe,加钙前钢中铝含量0.03%,氧含量0.0010%时,每炉钢水喂纯钙线150 m(0.21 kg/m),钢中夹杂物由加钙前Al_2O_3变质为球形钙铝酸盐夹杂物。
- 贺道中周宇涛
- 连铸中间包内流场控制优化水模实验研究
- 2016年
- 根据相似原理,研究了原设计方案和优化改进方案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采用刺激-响应实验方法测得中间包流体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并得到不同方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的影响,从而优化对中间包流场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方案4中活塞区体积分数增大了42.44%,钢液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了500s左右,并且提高了中间包各流之间的钢液均匀性,从而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 周宇涛晏威邦嘉文周佳邓叶群贺道中
- 关键词:中间包水模拟
- 电炉炼钢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衡钢通过优化电炉铁水热装工艺,并实施电炉转炉化供氧技术,电炉冶炼电耗显著降低。采用炉盖四孔直排和屋顶罩相结合的除尘工艺,解决了电炉热装铁水比例高、除尘负荷大的问题,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 贺道中彭自胜肖鸿光
- 关键词:电炉热装铁水
- 微合金钢42MnMo7冶炼工艺与质量分析
- 2003年
- 探讨了30tUHP(EBT)、40tLF和HCC生产微合金非调质42MnMo7油井管钢的工艺,重点分析了其质量问题。
- 贺道中
- 70钢转炉—连铸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介绍了通过 5 0tLD、LF和 15 0mm× 15 0mm方坯连铸机生产 70钢的工艺 ,并重点探讨了
- 贺道中
- 关键词:70钢转炉-连铸生产工艺产品质量
- 专业认证视角下冶金材料类专业实践能力达成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
- 2024年
- 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冶金材料类专业实践能力达成的必要性,设计了“五位一体-多维驱动”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以保障方式、内容、体系、组织和监控与反馈五大模块为骨架,以15个执行维度为基础,从专业水平与能力等角度全面考评学生实践能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结合,第三方专家评教委员会监管指导的持续改进机制,推进评教体系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贺道中范才河张波胡宇杰陈滨王建丽周宇涛
- “新工科”背景下冶金与材料类专业“四位一体多维联动”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被引量:5
- 2021年
- 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冶金与材料类传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设计了“四位一体多维联动”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实验、工程实践、设计实践和科研与社会实践四大实践模块为骨架,以13个训练维度为基础,“分层提升、多元参与、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三级协同”全过程、多维度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 贺道中高泽平张波王建丽
- 关键词:冶金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