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桂儒

作品数:39 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地震
  • 10篇震源
  • 8篇震源机制
  • 6篇震源机制解
  • 5篇应力场
  • 5篇GPS
  • 3篇地壳
  • 3篇地震监测
  • 3篇地震矩
  • 3篇地震矩张量
  • 3篇应力场特征
  • 3篇首都圈
  • 3篇台网
  • 3篇自动编目
  • 3篇矩张量
  • 3篇构造应力
  • 3篇编目
  • 3篇Q值
  • 3篇大数据
  • 2篇地壳介质

机构

  • 30篇北京市地震局
  • 10篇中国地震台网...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广东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西澳大学
  • 2篇迈阿密大学
  • 2篇麦考瑞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作者

  • 39篇赵桂儒
  • 22篇林向东
  • 14篇武敏捷
  • 13篇武安绪
  • 10篇徐平
  • 9篇吴培稚
  • 9篇侯丽娟
  • 9篇孙海霞
  • 5篇李卫东
  • 4篇邢成起
  • 4篇钟世军
  • 3篇杨选
  • 3篇张晁军
  • 3篇尹继尧
  • 3篇吴敏
  • 2篇穆会泳
  • 2篇陈会忠
  • 2篇崔博闻
  • 2篇刘典婷
  • 2篇柴金翼

传媒

  • 9篇地震地磁观测...
  • 7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电视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面向21世纪...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NSS柔性观测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无震时用于GNSS连续站测量、有震时能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的需求,设计建造了3个不同深度的双筒下沉式GNSS柔性观测墩,在东三旗GNSS连续站进行了数月的同环境、同时段连续观测。在解算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结果表明,无震时双筒下沉式观测墩可用于连续站测量。脉冲敲击试验结果还显示,试验用的倒立摆式观测墩在水平分量上具备放大作用,它为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提供了可能。由于试验时测区内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更详细的研究有待下一步工作。
吴培稚徐平赵桂儒邢成起张中五徐斌白永福胡乐银尹继尧
关键词:GNSS地动位移
GMT软件显示汉字的技术原理与实现被引量:12
2012年
从分析PostScript显示汉字的原理出发,研究通过修改字体库的方式解决GMT软件显示汉字乱码问题的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程序实例,讨论该方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赵桂儒李卫东吴敏
关键词:GMTPOSTSCRIPT字体库汉字
基于PMC方法分析北京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被引量:1
2021年
1研究背景北京及邻区(39°-41.5°N,115°-118°E)地震活动背景活跃,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监视区之一(徐锡伟等,2002;陈颙等,2006)。随着北京及邻区地震台网组成的不断完善和台站变更频度的加快,亟待及时动态评估地震监测能力变化,为北京及邻区日常监测预报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司政亚钟世军林向东马一方侯丽娟孙海霞赵桂儒
滇西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林向东赵亮袁怀玉吴朋武敏捷叶泵赵桂儒孙海霞杨选侯丽娟
关键词:震源机制地震矩张量横波分裂应力场
唐山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
2023年
1研究背景。陈颙(1978)通过对一些强震震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强震前震源机制趋于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震源机制一致性可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一个新参数,用来确定区域内地震的危险性。国内外学者在震源区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对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与区域内地震危险性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如:付虹等(2011)研究滇中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结果表明强震发生在中小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低值分布区内或其边缘附近;张致伟等(2015)基于汶川和芦山地震序列余震震源机制解,通过研究应力张量方差时空变化与强余震活动的关系,发现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对强余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武敏捷林向东武安绪岳晓媛赵桂儒钟世军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首都圈地区Pb震相典型特征与康拉德界面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Pb震相是近震震相中的一个重要震相.关于Pb震相典型特征的总结和分析,对指导区域台网工作人员如何识别该震相,丰富台网观测报告震相产出,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和确定康拉德界面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识别困难,国内很少有系统进行有关Pb震相的识别和研究工作.本研究采用首都圈地区高密度台网2009-2015年记录到的369个ML≥2.5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重新分析震相并识别出1153条Pb震相.基于震相资料,利用时频分析、多项式拟合、射线分析、最小二乘法、联合反演、理论走时计算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在首都圈及邻区,在肉眼可识别时频域内的特征来看,通常容易识别的Pb的振幅或频率高频部分相对比初至Pn和Pg大或高,也有振幅变小或者频率变化不明显的情况,这可能与震源机制、台站方位、场地响应、仪器类型等方面有关.时频分析、功率谱密度和肉眼识别分析的结果表明,P波的主要能量集中在相对低频部分,Pn,Pb,Pg,PmP四种震相(本研究以后提到的震相顺序只考虑这四种震相)有很强的共性,区别在于传播路径上的不同,频率或观测记录周期上的小幅度差别.在Pg作为初至波时,Pb震相的低频主频部分与Pg震相的低频主频部分带宽差不多(受到包含Pg震相的影响),但是高频主频部分频率更高,Pb到时在Pg之后,PmP之前.Pn作为初至波时,Pn震相低频主频部分带宽比Pb宽,但是Pb高频主频部分频率相对更高,Pb在Pn之后,在Pg之前.鉴于震源深度对Pb到时顺序的影响,及其在定位结果中精确度最差的情况,在震中距约在80~140km范围内时,得考虑区域地壳厚度横向不均匀、震中距、震源深度等情况并结合波形特征,来判定Pb是否为初至震相.Pb震相在康拉德界面的平均传播速度约为7.0km·s^-1,康拉德界面平均深度约为23km.Pb射线的分布情况直接证明
林向东袁怀玉李稳李稳杨选牟磊育赵桂儒孙海霞侯丽娟武敏捷
关键词:联合反演
基于PMC方法分析北京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
1 研究背景北京及邻区(39°—41.5°N,115°—118°E)地震活动背景活跃,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监视区之一(徐锡伟等,2002;陈颙等,2006).随着北京及邻区地...
司政亚钟世军林向东马一方侯丽娟孙海霞赵桂儒
基于GAMIT软件的GPS数据处理框架建设
本文对基于GAMIT软件的GPS数据处理框架建设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了GPS技术原理,最新发展,以及在国内外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介绍了GPS定位原理,包括定位的坐标和时间系统、基本观测量及其误差...
赵桂儒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壳形变全球定位系统
大数据与地震社会服务
与其它行业相比大数据的经济价值相比,大数据技术对于地震科学研究,特别是地震行业社会服务价值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基于大数据的与地震社会服务的关系进行讨论,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并重点介绍了Hadoop*和M...
李卫东张晁军赵桂儒陈会忠
关键词:地震工程
东三旗台站的GPS、体应变和水位观测被引量:7
2006年
美国PBO计划用GPS、体应变等方法研究板缘变形。GPS、体应变、地下水同步观测在东三旗台已有二年半的时间,对该台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观测到固体潮和地面沉降,还观测到了地壳变形异常。由此可见,对于板内土层GPS连续观测站的研究是GPS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吴培稚徐平邢成起杨明波尹继尧赵桂儒赵文忠
关键词:GPS体应变地下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