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7篇急诊
  • 3篇急救
  • 3篇急诊护理
  • 3篇急诊科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休克
  • 2篇护士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休克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梗死溶栓
  • 1篇幸福感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机构

  • 9篇广东省中山市...
  • 6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赵润梅
  • 11篇吴美英
  • 3篇黄永贵
  • 3篇区利娟
  • 3篇魏见娣
  • 3篇黄永贵
  • 2篇连丽虹
  • 2篇桑宝珍
  • 1篇杨有业
  • 1篇王凤
  • 1篇吴桂深
  • 1篇曹慧娜
  • 1篇宁晔
  • 1篇李汝群
  • 1篇李丽嫦
  • 1篇曾灿辉
  • 1篇韩志安
  • 1篇麦惠强
  • 1篇蒋崇慧
  • 1篇李苑群

传媒

  • 4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范床边交接班流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交接班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价值和意义,以帮助临床护士掌握护理程序和工作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对护理交接班的现状作出分析,探讨新的交接班流程和管理对策。强化交接班制度,具体规范交接班流程。结果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结论规范化交接班流程的实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赵润梅吴美英曹慧娜连丽虹区利娟
关键词:床边交接班护理体会
对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模式的横断面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 分析对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模式的横断面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其中,以常规术后护理为对照组,以快速康复模式护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4天、第5天时疼痛评分较术后第2天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对面肌痉挛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模式,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都有明显的作用。
赵润梅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并发症
急诊科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39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19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转运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危重患者的科室之间电联概率、交接双方责任纠纷概率、将患者遗漏交接概率、交接时间、转运设备、生命体征及贵重物品交接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危重患者的科室之间电联概率、交接双方责任纠纷概率、将患者遗漏交接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交接时间、转运设备、生命体征及贵重物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可以提高转运交接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润梅梁义马健康张福玲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转运
急诊护理流程改进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改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42例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改进的AMI溶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6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流程的AMI溶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溶栓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院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AMI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改进能够提高AMI溶栓患者的溶栓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
桑宝珍赵润梅
关键词:急诊急性心肌梗死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及时抢救与正确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175例创伤性休克病人院前和院内急救与护理情况。结果经过采取现场急救;全程使用铲式担架...
吴美英黄永贵赵润梅连丽虹
百草枯中毒1例抢救成功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百草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急性中毒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我科于2010年4月成功抢救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赵润梅吴美英黄永贵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抢救急性中毒中毒患者接触性病死率
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观察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本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病房收治的咽部高反应性清醒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置管,观察组给予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置管。观察两组置管成功所需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及失败率,黏膜出血、胃管扭结及窒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置管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50、6.168,P=0.000、0.000)。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观察组置管失败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058、5.659,P=0.000、0.017)。观察组置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8,P=0.019)。结论: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置管过程中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于临床推广应用。
赵润梅吴美英戚荟区利娟魏见娣
关键词:吞咽反射置管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注射吸毒病人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注射吸毒病人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对54例注射吸毒病人进行急救。[结果]54例病人穿刺成功,穿刺时间平均2.5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简单、快速,可应用于注射吸毒病人的急救。
魏见娣吴美英赵润梅
关键词:颈外静脉穿刺吸毒
脑出血昏迷68例急诊护理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的重点及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病情稳定42例,自动出院17例,死亡9例。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如果抢救及时,经有效护理,大多数患者病情可逐渐平稳,预后好。
吴美英赵润梅黄永贵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急诊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实施认真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治疗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62±2.3)、(8.1±1.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3.56±1.7)、(12.3±1.1)d,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美英魏见娣黄永贵赵润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