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清水

作品数:4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死因
  • 6篇死亡率
  • 4篇慢性病
  • 3篇死因分析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3篇健康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压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死因顺位

机构

  • 33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33篇赵清水
  • 9篇黄少平
  • 7篇邓雅丽
  • 7篇张琼
  • 6篇何莹
  • 6篇刘晓芬
  • 5篇马淑玲
  • 5篇郭艳梅
  • 3篇董德泉
  • 3篇王化金
  • 3篇张丽娜
  • 2篇高美丽
  • 2篇张美凤
  • 2篇王金燕
  • 2篇刘天军
  • 1篇孟毅
  • 1篇柳艳静
  • 1篇崔兰梅
  • 1篇张卫秀
  • 1篇张玲

传媒

  • 8篇中国慢性病预...
  • 8篇首都公共卫生
  • 4篇疾病监测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50岁以上居民234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该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检出率为53.26%,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8.78%,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3.43%。男性IMT增厚检出率、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颈动脉硬化程度随收缩压和脉压的增加而增加。吸烟人群颈动脉硬化程度高于不吸烟人群。结论男性颈动脉硬化程度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颈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增加。收缩压和脉压的增高、吸烟、饮酒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赵清水张琼黄少平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农村中老年影响因素
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卫生保健服务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赵清水张琼王化金
关键词:卫生保健服务健康体检医疗保险
北京市房山区2009-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60岁以上居民死因构成,为老年居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年数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来评估老年人口死亡原因导致的减寿情况。结果 2009-2014年房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死亡率为2 623.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 955.1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91.349,P<0.0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2 460.31/万,占全部死因的92.32%。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YPLL为62 400.00人年,AYLL为2.91年/人,RPYLL为84.6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房山区老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防控、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
马淑玲张丽娜赵清水
关键词:老年人口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死因顺位
北京市房山区48年肝炎发病情况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1958~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8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房山区48年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25132例,年均发病率80.31/10万;1981年发病率最高,412.40/10万,1995年发病率最低,7.30/10万。48年间发病率波动明显,发病趋势与HepB,HepA接种措施实施有关。性别发病以男性为主,职业分布干预前后均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在房山区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经对20世纪80年代末HepB接种,90年代的HepA对易感、高危人群两次接种干预实施效果评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提示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的落实,特别是HepB,HepA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张士卿于海柱崔兰梅赵清水邓鹏翔韩志国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干预
2005-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房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7年房山区累计报告腮腺炎735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5.48%,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5.93/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7月份呈现发病高峰(35.92%),以学生(58.10%)、幼托儿童(23.13%)和散居儿童(9.52%)为主,4~14岁占80.95%;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P<0.01);病例高发的乡镇为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结论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流行高峰的到来。
邓雅丽赵清水张琼郭艳梅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因素预防卫生服务儿童
2008-2014年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由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理保存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采用Excel 2010、Access 2003和SPSS 18.0对2008-2014年房山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变化趋势采用趋势性检验并进行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结果 2008-2014年房山区居民4种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2.51%,以心脑血管病为主,占总死亡的53.11%,其次为恶性肿瘤,占总死亡的21.80%。7年间4种慢性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U=2.55,P〈0.05),从2008年的80.57%上升到2014年的83.74%,年均上升0.65%。心脑血管病死亡构成呈下降趋势(U=1.96,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死亡构成7年间趋势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75,0.45,P〉0.05)。恶性肿瘤构成变化呈上升趋势(U=2.07,P〈0.05),恶性肿瘤死亡率7年间呈稳定上升趋势(EAPC为2.22%,95%CI为1.31%~3.25%),平均每年上升2.22%。4种慢性病平均死亡年龄为70.6岁,恶性肿瘤平均死亡年龄最低,为66.4岁。4种慢性病过早死亡构成比为39.22%,7年间呈下降趋势(U=2.25,P〈0.05)。恶性肿瘤和糖尿病过早死亡构成比最高,分别为52.01%和52.12%。结论 慢性病已经成为房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降低慢性病过早死亡构成比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和效果检测指标。心脑血管病占比高,基数大,恶性肿瘤和糖尿病过早死亡构成比高,是降低慢性病过早死亡构成比的工作重点。
刘晓芬赵清水何莹邓雅丽王金燕
关键词:慢性病
北京市房山区2007—2009年居民主要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房山区2007—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房山区居民年均死亡率433.64/10万,前5位死因的年均死亡率是脑血管病(114.56/10万)、心脏病(110.00/10万)、恶性肿瘤(97.94/10万)、呼吸系统疾病(38.60/10万)、损伤和中毒(35.55/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258.20/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175.44/10万,城镇地区居民年均死亡率107.19/10万,农村地区年均死亡率326.45/10万。1~34岁人群均以损伤和中毒为首要死因,35岁以上人群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主要死因。结论 2007—2009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导致房山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生活方式、生活工作环境及饮食结构均为可能的致病高危因素。因此,今后该区的卫生工作应强调疾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同的目标人群、不同的危险因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柳艳静赵清水徐丽李韵昉
关键词:主要疾病死亡率
北京市房山区2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研究房山区29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探索影响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4月对房山区298例11~18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量,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血压节律分成杓型组(n=155)和非杓型组(n=143),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静坐时间长是影响青少年高血压节律、使其表现为非杓型血压的危险因素(OR=3.619,95%CI:1.286~10.184)。结论 青少年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课间操、体育课等户外有氧运动时间,同时应关注自身心脏与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状况。
张雨孟毅张玲李嘉佳杨凡赵清水
关键词:青少年高血压血压节律
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代谢综合征(MS)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的沉重负担,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MS的各种成分之间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㈨。为此,2005年笔者对房山区居民MS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赵清水张琼王化金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北京市房山区2007-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2007-2008年房山区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房山区2007-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房山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51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5.13/10万,无死亡病例。患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0岁,主要分布在1~5岁年龄组;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散居儿童(47.35%)和幼托儿童(43.98%)为主;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夏季;病例高发的乡镇主要为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该区流行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型。结论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散居儿童,EV71型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邓雅丽赵清水项娜张琼郭艳梅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