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娥
-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36例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进行B超检测,并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结合年龄、体重指数、踝肱压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程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高密度脂蛋白有关;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程、血压、踝肱压指数不仅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踝肱压指数可判定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延缓其发展,不仅要控制血糖、血脂,更要严格控制血压。
- 许天蕴赵秀娥朱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B超检测
-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清尿酸水平分成两组:高尿酸水平组77例,尿酸水平正常组288例,观察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主要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与血压、甘油三酯、体质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高尿酸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77.92%,尿酸正常组为51.04%(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指数多因素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冯龄赵秀娥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酸代谢综合征
- 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与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比,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结果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较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血糖下降更快,维持更稳定。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长期稳定控制,对改善胰岛功能、逆转病情有重要意义。
- 李玫玫赵秀娥
-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
- 心率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 2003年
-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损害的无创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根据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并将二组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比较。结果: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阳性组较阴性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①心率变异性分析是一种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自主神经损伤的简便有效方法。②随糖尿病病程增长,病人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就有自主神经损害。③早期自主神经损害是功能性和可逆性的,随血糖控制可改善。
- 赵秀娥李玫玫许天蕴梁微金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
-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3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血清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水平、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患者骨痛缓解率达到57.7%,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β-Ⅰ型胶原羧基前肽水平、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熊茜赵秀娥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症
- 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变化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变化的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49例Graves病患者骨代谢指标,并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Graves病患者血BGF、ICTP、Ca、AKP和U-HOP/Cr升高,BMD下降;并与TT3、TT4正相关。结论Graves病患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均异常升高,表现为高转化骨代谢紊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这一代谢紊乱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 李玫玫赵秀娥
- 关键词:GRAVES病骨代谢指标骨形成TT4BMD
- Graves′病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 1996年
- Graves′病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200040赵秀娥我院对50例Graves′病(伴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甲亢)病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测定,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门诊确诊为...
- 赵秀娥
-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胰岛素释放试验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
- 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收集135例MS患者(MS组)、145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CRP浓度、血脂、血糖,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应用高敏感B超测定MS组、DM组的颈动脉IMT。分析CRP与BMI、血糖、空腹血脂、血压及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CRP随着MS组成成分数的增加而升高(χ^2=161.8,P〈0.01)。DM组中,颈动脉IMT与CRP成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569,P=0.000];MS组中,颈动脉IMT及三酰甘油呈正相关(β值分别=0.563和0.179,P值分别=0.000和0.021)。当CRP〉3.0mg/L时,颈动脉内膜增厚(IMT≥1.0mm且〈1.3mm)及斑块(IMT≥1.3m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RP0~3mg/L亚组。结论CRP不仅与MS有关,而且与颈动脉IMT有关。
- 许天蕴赵秀娥朱鹏
- 关键词: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
- 急性脑卒中血糖升高的机理与预后探讨
- 1997年
- 赵秀娥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血糖升高正常血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果糖胺应激性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92例代谢综合征(MS)、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应用免散瞳眼底拍照行眼底筛查。分析DR与年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程、血糖、HbA1c、血脂、BMI的相关性。结果MS组DR发生率高于DM组(P〈0.05)。DR组CRP、餐后2小时血塘、HbA1c、甘油三脂、血压、MS患病率高于非DR组(P均〈0.05),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程长于非DR组(P均〈0.05)。DR与糖尿病病程和CRP浓度正相关(β=0.250、0.354,P=0.000、0.007)。结论DR与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CRP密切相关。
- 许天蕴赵秀娥冯龄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综合征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