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臻怡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沉默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沉默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 M5)小鼠模型白血病疾病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U937细胞株沉默HO-1的表达,采用不同处理组的U937细胞皮下注射NOD/SCID小鼠的腋下,建立模型,分为空白组及实验组(U937组、沉默HO-1组、空载体组)。鉴定模型构建成功后,比较不同组小鼠的肿块形成时间、肿块体积的大小、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生存时间。结果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证实慢病毒转染成功。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腋下形成肿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涂片见白血病细胞,且骨髓液中发现一群细胞表达CD13、CD14、CD64,证实造模成功。与U937及空载体组相比,沉默HO-1组M5小鼠模型出现皮下肿块所需时间明显延长(P<0.05)、肿块生长的速度较慢(P<0.05)、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及血小板下降的速度更慢(P<0.05)、且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沉默HO-1的表达可减缓M5小鼠模型的白血病进展,HO-1有望成为M5的治疗靶点之一。
- 林晓静赵臻怡陈舒雅方琴王季石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NOD/SCID小鼠
- 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或来氟米特诱导缓解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MTX+ETA)和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MTX+LEF)治疗重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重度活动的RA患者50例。A组24例,给予MTX 10 mg/次,一周一次,口服,联合ETA 25 mg/次,一周2次,皮下注射后病情缓解后依那西普减量为25 mg/次,1周一次至随访结束;B组26例,给予MTX 10 mg一周一次联合来氟米特20 mg/d。两组随访时间为24周。定期随访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SA28评分、sharp评分、RF、ANA、ACR核心标准评定。结果:①A组在治疗半年前后其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ESR、CRP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半年前后其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半年后在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触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ESR、CRP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ACR20有效率逐步增加,在各随访期内两组的ACR20的达标率的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CR50则在第4、20、24周,A组的达标率为12%、79%、87%与B组的8%、4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70虽然在各期A组均高于B组,但差异均无差异性(P>0.05)。③A组在第2、4、12周DSA28指数下降明显,跟前次随访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第16、24周DSA28指数下降明显,跟前次随访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同期DSA28的比较发现,A组从第4周起各期DSA28分值均低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TA+MTX和LEF+MTX联合治疗重度活动的RA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前者常常可以更早期的达到诱导缓解病情的目的。
- 岑筱敏李敏杨闵石连杰叶杨赵臻怡钟雪杨南萍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甲氨蝶呤依那西普来氟米特
- 系统性硬化病RNP抗体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RNP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04年以来在我院做过皮肤活检,并通过病理和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病的62例住院患者。分为RNP+组(20例),SCL-70+组(20例),ENA-组(22例)。结果:RNP+组较其它两组关节痛、雷诺现象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肌炎发生率亦有升高,指端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体内部分典型抗体的研究,有利于临床医生判断不同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硬化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 叶杨李敏石连杰赵臻怡钟雪陈清容谢一舟杨南萍
- 关键词:硬皮病ENA抗体
- 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影像学资料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部X线的表现与临床指标关系。方法:对6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RA病例行双手正侧位X线检查,分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期表现的32例(第1组),符合类风湿关节炎Ⅱ期及以上表现的患者28例(第2组),分别统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关节肿胀个数进行两组比较,以及对影像学Sharp评分和临床各指标相关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RA患者的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第2组明显高于第1组,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Sharp评分与ESR、CRP、RF、关节肿胀数均有相关性,它们的r值、P值分别为r=0.414,P=0.001;r=0.481,P=0.000;r=0.333,P=0.009;r=0.261,P=0.044。结论:类风湿关节炎Ⅱ期及以上表现的患者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X线Ⅰ期表现的患者,Sharp评分和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有一定相关性,说明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 赵臻怡杨南萍刘潇潇张杰李敏叶扬石连杰钟雪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 狼疮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病理分型、临床指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与其病理分型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39例狼疮肾炎患者行肾活检前一周内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补体C3、C4、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体重指标,同时记录患者年龄和SLEDAI积分,利用MDRD-7公式计算GFR。结果:LN各病理类型间Scr、BUN、GF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LN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与GFR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30,P=0.040),LN患者的GFR与SLEDAI积分、补体C3、C4水平、抗dsDNA抗体滴度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LN的病理分型结果不能代替GFR对肾功能的评估;L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肾功能做出评估;SLEDAI积分、C3、C4以及抗dsDNA抗体滴度水平不能反映患者肾脏损害程度。
- 石连杰李敏杨南萍叶杨赵臻怡钟雪
- 关键词:狼疮肾炎病理肾小球滤过率
- 一种血液内科用骨髓穿刺抽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内科用骨髓穿刺抽取装置,其包括:刺入针、压力传感器、凹槽和吸入管,所述刺入针顶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刺入针内部设置有管道,且所述管道贯穿刺入针顶端和底端,所述刺入针外...
- 林晓静邹兴立殷兰赵臻怡
- 文献传递
- 抗粘病毒1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抗粘病毒1(MX1)基因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SLE患者,2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 PRISM 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1和OAS1定量表达水平(以Δ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SLE患者总体的MX1 mRNAΔCt值(3.55±1.39)高于非SLE患者组(2.31±0.52,P=0.000)和正常人(2.23±1.05,P=0.000)。②SLE患者组的OAS1 mRNAΔCt值(4.45±1.56)高于非SLE患者组(3.03±0.76,P=0.000)和正常人(2.75±0.64,P=0.000)。③SLE患者组的OAS1 mRNAΔCT值与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0.338,P=0.019),与血浆IgA水平有相关性(r=0.475,P=0.001)④SLE患者组的MX1 mRNAΔCT值与SLEDAI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4,P=0.661),与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2、4 h尿蛋白均有相关性(r=0.428,P=0.003;r=0.383,P=0.009;r=0.394,P=0.007;r=0.316,P=0.025)。⑤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1和OAS1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3.04±1.42,P=0.004;3.89±1.49,P=0.006)。结论MX1与OAS1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1 mRNA实时表达定量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二者作为Ⅰ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在SLE发病中均有各自作用。
- 李敏杨南萍黄向阳赵臻怡张杰刘潇潇蒲晓英董建玲叶扬
-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金丝桃苷调控Nrf2/HO-1/NQO1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2024年
-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以结扎双肾动脉60 min再恢复灌注120 min构建肾IR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12.5、25、50 mg·kg^(-1)组,留取大鼠血液和肾脏组织标本,检测24 h蛋白尿、血肌酐及尿素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qRT-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IL)-6、IL-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Bcl-2、Bax、Nrf2、HO-1、NQO1蛋白表达。另取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丝桃苷50 mg·kg^(-1)组和金丝桃苷+ML385(30 mg·kg^(-1))组,进行上述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25、50 mg·kg^(-1)组24 h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MDA水平均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炎症细胞浸润严重,金丝桃苷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50 mg·kg^(-1)组改善更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25、50 mg·kg^(-1)组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和iNOS、IL-6 mRNA表达显著下降,IL-10 mRNA和p-Nrf2/Nrf2、HO-1及NQ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金丝桃苷12.5 mg·kg^(-1)组Bax/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5)。ML385可部分阻断金丝桃苷对肾IR大鼠的改善作用。结论金丝桃苷可能通过上调Nrf2/HO-1/NQO1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细胞的凋亡、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肾脏IR损伤。
- 唐玲唐荣伟赵臻怡廖廷董芸李德科
- 关键词:金丝桃苷血红素加氧酶-1氧化性应激
- 干扰素诱导蛋白44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 44(IFI44)基因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成eDNA,运用SYBRgreen dv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IFI44基因定量表达水平,并对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及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26.8±5.3明显高于非SLE组7.4±2.7(P=0.0012)和健康对照组5.2±2.0(P=0.005);而非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LE重度活动组患者IFI44表达量63.1±22.4明显高于非活动组9.2±1.8(P=0.000)和轻度活动组患者28.0±7.2(P=0.015).③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与SLEDA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r=0.38,P=0.000),与尿蛋白定量(24 h)也呈正相关(r=0.42,P=0.000).结论 IFI44基因在SLE患者中有明显表达上调现象;检测IFI44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SLE患者病情活动状况.
- 石连杰黄向阳李敏叶杨赵臻怡钟雪杨南萍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高脂血症与肝损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高脂血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狼疮性肝损害的构成比例,了解高脂血症与狼疮性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LE患者100例,根据高脂血症和狼疮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非高脂血症组和肝损害组,非肝损害组,收集其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高脂血症组发生肝损害的比例高于非高脂血症组(χ2=9.908,P=0.002);2.血脂水平中甘油三酯与γ-GT(r=0.366,P=0.000),碱性磷酸酶(r=0.241,P=0.018),强的松剂量(r=0.31,P=0.006),24 h尿蛋白定量(r=0.273,P=0.007)相关;TC与24 h尿蛋白定量(r=0.273,P=0.007)相关;HDL与γ谷氨酸转肽酶(r=-0.233,P=0.022),碱性磷酸酶(r=-0.265,P=0.009)相关;3.SLE活动组出现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非活动组(χ2=6.986,P=0.008)。结论:长期的高脂血症可导致或加重SLE患者肝功能损害,高脂血症是狼疮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 李敏杨闵岑筱敏杨南萍石连杰叶杨钟雪赵臻怡李江涛
- 关键词:高脂血症肝损害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