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梅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婴儿
  • 3篇早产
  • 2篇氨酸
  • 2篇败血症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持续性...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休克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致性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危险因素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赵艳梅
  • 4篇王颍源
  • 3篇康文清
  • 2篇郭静
  • 1篇孙慧清
  • 1篇李朝晖
  • 1篇方盼盼

传媒

  • 3篇中华新生儿科...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生儿4q综合征1例
2022年
报道1例生后有小下颌、腭裂、舌后坠、类似Pierre Robin序列征的早产儿, 经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明确为4q34.1-q35.2杂合缺失导致的4q综合征, 患儿最终因呛奶后窒息死亡。
余增渊赵艳梅孙慧清
关键词:婴儿早产
甘氨酸脑病两例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报道2例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脑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呼吸节律改变、惊厥及打嗝等,并且症状在短期内进行性加重,治疗效果差,均因呼吸衰竭死亡。基因检测分别发现GLDC基因和AMT基因突变,均为甘氨酸脑病的致病基因。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脑病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张晓媛陈蒙蒙王彩君赵艳梅康文清
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PS和iNO治疗PPHN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PPHN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iNO+安慰剂(空气),观察组应用iNO+外源性PS。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及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两组的PASP、PaCO_(2)、OI均降低,PaO_(2)及pH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体外氧合膜肺(ECMO)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外源性PS和iNO可明显改善PPHN患儿的氧合情况、降低PASP,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对ECMO需求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艳梅曹孟宸王颍源郭静康文清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不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诊断和分级的影响, 以及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收集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 分别按照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标准BPD的诊断率和病死率, 采用Kappa系数检验比较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231例胎龄<32周早产儿, 男130例, 女101例, 死亡9例。按照2018 NICHD标准, BPD组97例(42.0%), Ⅰ级16例, Ⅱ级44例, Ⅲ级31例, ⅢA级6例;非BPD134例(58.0%)。BPD的整体诊断率2001 NICHD标准(112/231, 48.5%)、2018 NICHD标准(97/231, 42.0%)和2019 NRN标准(91/231, 39.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2018 NICHD标准包括Ⅲ级+ⅢA级)诊断率, 2001 NICHD标准(76/231, 32.9%)高于2018 NICHD标准(37/231, 16.0%)和2019 NRN标准(15/231, 6.5%), 2018 NICHD标准高于2019 NRN标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整体病死率3种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病死率, 2001 NICHD标准(3/76, 3.9%)低于2018 NICHD标准(9/37, 24.3%)和2019 NRN标准(3/15, 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对BPD整体诊断高度一致(Kappa值=0.946), 阳性一致率93.8%(95%CI 85.5%~97.5%);但对BPD的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Kappa值=0.597)。结论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已不适用, 重度BPD诊断率过高, 因而重度BPD病死率最低;2018 NICHD标准全面、细化, 2019 NRN标准简单、易实施, 两种新标准对BPD的整体诊断高度一致, 但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
鲁阳珂康文清严惠王馨王颍源赵艳梅张晓媛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早产诊断率一致性
某医院2015—2020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2023年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监测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6年间(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尿路感染患儿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变迁情况。结果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后,1236例尿路感染患儿共检出130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87株(52.48%),革兰阳性菌562株(42.93%),真菌60株(4.58%)。主要革兰阴性菌是大肠埃希菌(352株,26.89%)和肺炎克雷伯菌(102株,7.79%);屎肠球菌(270株,20.63%)、粪肠球菌(215株,16.42%)是最多见的革兰阳性菌。6年间,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明显降低,由31%下降至20.06%(χ^(2)=12.374,P=0.03);其它主要检出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检出比例维持稳定(均P>0.05),阴道加德纳菌近两年检出率明显升高(χ^(2)=18.107,P<0.001)。本研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2015年至2020年间发生显著的下降(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均P<0.05),其中头孢曲松2018年耐药率高达79.59%,而至2019年和2020年有下降趋势。对头孢吡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持续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均P>0.05),2020年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更高达82.26%;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2020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45%、11.29%、3.23%、14.25;且2015年至20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克雷伯菌各年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检出率普遍高于大肠埃希菌;2015年至2020年间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均发生有统计
王颍源方盼盼赵艳梅李朝晖
关键词:尿路感染药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细菌耐药尿液培养
明清时期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明朝万历朝以来,在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大背景下,一批批传教士、商人和侵略者随之东来,伴随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较为先进的西方地理学知识。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首先从时间上给自己一个界定,即从明朝万历...
赵艳梅
关键词:明清时期文化传播
文献传递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车架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研究
车架是汽车的主要承载结构,在行驶过程中受力复杂,其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关乎着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整车性能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车架设计多是基于理论和经验,过程复杂,周期长,且难于开发新型车型,这与现代汽车制...
赵艳梅
关键词: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有限元分析
237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后天获得性急腹症,85%见于早产儿,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NEC的总体...
赵艳梅
关键词: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危险因素败血症
文献传递
血清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在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及乳酸在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患儿为休克组,62例新生儿败血症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患儿为败血症组,60例无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分析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诊断价值;分析ADMA水平与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的关系;分析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与休克组预后的关系。结果休克组的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均高于败血症组及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的ADMA、IL-6、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和对照组的乳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89、0.89、0.9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MA水平与IL-6、内毒素及乳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高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预后不良有关。结论血清ADMA、IL-6、内毒素及乳酸在新生儿败血症所致感染性休克中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预测预后。
赵艳梅曹孟宸王颍源郭静
关键词: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内毒素乳酸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