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雯

作品数:44 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心肌
  • 17篇梗死
  • 15篇动脉
  • 14篇心肌梗死
  • 12篇冠状
  • 11篇血管
  • 11篇冠状动脉
  • 9篇介入
  • 9篇病变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介入治疗
  • 5篇血栓
  • 5篇综合征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ST段
  • 5篇ST段抬高
  • 4篇心脏
  • 4篇型心

机构

  • 38篇徐州市中心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赣州市人民医...
  • 2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路雯
  • 27篇吴强
  • 26篇王海波
  • 23篇王临光
  • 19篇付强
  • 14篇王彦炯
  • 7篇李旭东
  • 6篇张毅刚
  • 6篇李明哲
  • 5篇宗雪峰
  • 4篇李先进
  • 4篇魏鹏
  • 4篇刘奕
  • 4篇李振勇
  • 3篇傅强
  • 3篇娄明
  • 3篇朱可
  • 2篇韩冰
  • 2篇王跃涛
  • 2篇杨向军

传媒

  • 11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微循环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微循环技术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4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联合使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安全性、有效性
路雯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手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取其术中常规切除的右心耳心房肌标本纳入心力衰竭组;收集同期健康成人捐献的移植后剩余的右心耳心肌组织标本6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心脏彩超进行心功能指标检查。提取心房肌组织总RNA,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相对定量检测正常人和心力衰竭患者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采用2-ΔΔCt法计算ILK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结果目的基因ILK和内参基因GAPDH的熔解曲线呈单峰,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4.96±4.29)%︰(58.03±3.15)%]与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1.81±0.09)︰(4.72±0.24)]较正常人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肌ILK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LK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
蒋春英朱可嵇利亚路雯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整合素连接激酶心脏重构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大于7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临床疗效及常见并发症。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87例大于70岁符合美国心脏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根据是否行急诊PCI术分为PCI组和非PCI组。观察以上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30 d的死亡、再次心肌梗死,EF值、急诊重建血运、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CI组:40例其中大于80岁6例,大于75岁26例。40例患者中,38例PCI成功植入支架41枚,即刻成功率95%。2例因急性心包填塞外科急诊搭桥1例获得成功,年龄76岁,1例术中死亡,年龄74岁。2例住院期间死亡,年龄78岁,2例住院期间因急性血栓形成再次行PCI术并获得成功,年龄分别为74岁、75岁。术后3个月随访无一例死亡,1例因再次心肌梗死再次行PCI术获得成功。住院期间及随访30d死亡率:7.5%:并发症发生率:15%;随访30 d,5例EF值<35%,发生率12.5%。非PCI组: 47例其中大于80岁9例;大于75岁23例。住院期间6例死亡,随访30d 2例死亡,死亡率17%;随访30 d 14例EF值<35%,发生率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于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安全可靠,因高龄血管病变较复杂导致其手术并发症较70岁以下患者稍多,但整体受益仍比未行PCI术开通梗死血管的患者要多。
路雯吴强王临光黄宜杰王海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急性血栓血管病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随访(附11例报道)
2007年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其可行性、安全性。方法11例行PCI术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87±27)d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术后对比观察99TCm-MIBI心肌核素显像(SPECT)、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术后随访3-2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脏事件。超声心动图示EF值由(36.7±11)%上升至(50.5±8.2)%,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明显改善[(71±18.7)mL至(52±27) mL],而左室舒张末容积无明显变化[(119±29) mL至(121±32)mL],99Tcm-MIBI心肌核素显像(SPECT)示在心梗区域出现新的核素摄取影,术前静息时心肌梗死区42个核素稀疏/缺损节段、硝酸甘油介入后33个核素稀疏/缺损节段,术后静息时17个核素稀疏/缺损节段,16个由核素稀疏/缺损节段转为正常充盈。24 h动态心电图未见恶性心律失常。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安全、可行,对防止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可能有效。
路雯付强王彦炯黄宜杰吴强王海波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术自体骨髓远期临床疗效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慢/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对慢/无复流的影响。方法4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在术前或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情况分为A(替罗非班)组: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起始剂量为10μg/kg,静脉推注大于3 min,并以0.15μg·kg-1·min-1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36 h;B(对照)组:术前术中未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300 mg。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于发病后12 h内或仍有症状者超过12 h行急诊PCI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慢/无复流标准:冠脉造影诊断中排除病变部位急性闭塞、血栓、严重夹层、高度狭窄心外膜血管痉挛等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性减少,TIMI≤1级为无复流,TIMIⅡ级为慢复流。结果替罗非班组:19例患者,年龄(67±7)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7例;植入支架21枚;对照组:28例患者,年龄(65±8)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0例;植入支架31枚;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1例慢/无复流;发生率5.25%;对照组:4例慢/无复流发生率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或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慢/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预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路雯付强王彦炯吴强王临光黄宜杰王海波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梗死相关血管波立维急性闭塞受体拮抗剂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肺栓塞的预防作用
2004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 (P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IVCF)对PE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8年10月~2002年10月经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下肢深静脉造影及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 (APE)合并DVT患者15例 ,男9例 ,女6例 ,年龄40~66(54±7)岁 ,大面积PE10例 ,次大面积PE5例 ,均予尿激酶、低分子量肝素及华法令溶栓、抗凝治疗。治疗后显效9例 ,有效6例。在溶栓、抗凝治疗后9~21d行IVCF置入。滤器置放于双肾静脉以下的腔静脉内 ,分别于置入滤器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摄腹部平片及行超声检查观察滤器位置及病人的临床症状。结果15例DVT患者置入IVCF全部成功 ,随访病例无丢失 ,随访率100 %。置入15枚IVCF ,随访无1例发生滤器超过肾静脉水平或滑入髂静脉 ,彩超检查未发现IVCF内血栓形成 ,15例患者随访2~26个月 ,无一例死亡及再次发生PE ,有2例分别于置入后3个月、12个月感活动后胸闷 ,经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本组15例置入IVCF患者 ,均证实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PE合并DVT,临床属高危PE ,且已予正规抗凝、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 ,为预防PE反复发生而置入IVCF,定期门诊随访2 -26个月 ,无1例再发PE 。
傅强吴强黄宜杰王彦炯王海波蒋树中张毅刚路雯
关键词: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DVTPE肺通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抽吸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分析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中,选取对照组40例(未行血栓抽吸,经球囊预扩张或其他处理后直接放置支架)、试验A组40例(抽出血栓组)和试验B组40例(未抽出血栓组),回顾分析术后各组患者血运,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内各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MACE,包括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与对照组相比,PCI术后的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A组与试验B组相比,PCI术后的ST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LVEF、LVEDD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均未出现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撕裂等与器械相关的不良反应。在术后用药期间也未见与药物相关的典型不良反应。结论 PCI术中配合血栓抽吸相对于直接PCI术而言,对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和血运的改善更加显著。在血栓抽吸的具体疗效方面,以抽出血栓后的临床疗效最为理想。
王海波路雯黄宜杰刘奕王临光吴强娄明
关键词:血栓抽吸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治疗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6例确诊为STEMI患者分为金属裸支架(BMS)组(n=98)和SES组(n=128),分别植入BMS和SES,对比观察术后30 d内及30 d^1年两组主要心脏事件(MACE)[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0 d内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组相比,术后30 d^1年SES组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5.7%和14.9%,P<0.01),主要与TVR显著降低有关(分别为3.3%和11.7%,P<0.01);两组间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分别为0.8%和1.1%)及心脏性死亡(分别为1.6%和2.1%)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TEMI患者采用SES治疗1年内疗效明显优于BMS,两者安全性相似;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黄宜杰付强吴强王临光王彦炯王海波路雯蒋树中
关键词: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ACS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择期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日清晨、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术日清晨和术后1个月血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近期预后:术日清晨和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远期预后:PCI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日清晨及术后24 h血清v WF、ET-1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v WF和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日清晨两组患者血清s ICAM-1、MMP-9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s ICAM-1、MMP-9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日清晨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抗炎,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
路雯王海波宗雪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内皮功能炎性因子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后行PCI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探讨(附300例报道)
2007年
目的探讨充分抗凝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2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入院后UA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75 mg 1次/d≥5 d;AMI患者波立维75 mg 1次/d≥7 d,其他治疗等同于常规治疗。两类患者均经上述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后行PCI术,并观察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结果300例PCI患者中30例术中出现慢或无复流现象,发生率10%。其中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21例,年龄>70岁患者19例,高脂血症患者28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前降支病变10例,回旋支病变14例,右冠6例。结论慢或无复流现象公认的原因主要为:PCI时从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活化组织因子,氧自由基介导的内皮损伤,微血管痉挛,红细胞、嗜中细胞、细胞内间质水肿堵塞毛细血管,PCI术中脱落碎片栓塞等因素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我们认为慢或无复流现象发生可能与①高压扩张后引发造影血管痉挛,②出现未发现的撕裂,③高压扩张后原斑块未脱落的胆固醇结晶受高压后自支架空隙处脱落导致远处微血管栓塞有关。另外我们还发现①弥漫的冠状微血管痉挛,②支架扩张不充分③灌注血管被覆盖③病变血管内血栓机化呈泥沙状也是慢或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原因。
王临光付强吴强黄宜杰王海波路雯李先进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波立维前降支病变稳定心绞痛病变血管间质水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