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艳红

作品数:69 被引量:46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0篇直肠
  • 46篇肠癌
  • 42篇直肠癌
  • 33篇肿瘤
  • 29篇结直肠
  • 25篇结直肠癌
  • 19篇化疗
  • 17篇直肠肿瘤
  • 17篇肠肿瘤
  • 15篇新辅助治疗
  • 10篇结直肠肿瘤
  • 9篇尿嘧啶
  • 9篇嘧啶
  • 9篇氟尿嘧啶
  • 7篇低位直肠
  • 7篇放化疗
  • 7篇癌患者
  • 6篇单抗
  • 6篇直肠癌患者
  • 6篇晚期

机构

  • 5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中山大学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68篇邓艳红
  • 21篇汪建平
  • 20篇黄美近
  • 13篇兰平
  • 12篇康亮
  • 12篇王磊
  • 11篇胡华斌
  • 7篇周智洋
  • 7篇蔡月
  • 6篇肖健
  • 5篇吴小剑
  • 5篇黄艳
  • 5篇凌家瑜
  • 5篇练延帮
  • 5篇曹务腾
  • 5篇邱建平
  • 4篇傅新晖
  • 4篇刘广健
  • 4篇熊斐
  • 4篇杨祖立

传媒

  • 20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中国处方药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循证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靶向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基于分子标志物的靶向药物治疗使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整体预后获得显著改善,中位生存期达到30个月以上。此外,分子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和预后预测方面也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catalytic alpha,PIK3CA)、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tor,VEGFR)等常见的分子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沈才路邓艳红
关键词: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靶向治疗预后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22
2005年
邓艳红詹文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化疗耐受性
术前经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间5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治疗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接受FOLF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保肛手术。行预防性回肠末段造口的19例患者未发生吻合口漏,31例未行预防性回肠末段造口术中有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其中2例合并直肠阴道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FOLF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可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保肛率,保肛术后行回肠末段预防性造口,对吻合口漏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董功航汪建平邓艳红丁卫星兰平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辅助疗法吻合口漏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东西方差异对肿瘤部位的影响被引量:30
2017年
既往认为亚洲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西方国家低,但目前在亚洲人群中结直肠癌不仅高发,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直肠癌占绝大部分。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西方化可能是导致结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而相比之下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平稳。结肠癌与直肠癌病因不同,远端结肠和直肠更多与环境因素、水资源污染、饮酒、吸烟有关,直肠癌发病率变化不大可能与其受生活方式影响较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方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明原因地不断上升,特别是直肠癌。从治疗方面看,亚洲与西方治疗方式略有不同,但在过去10年世界范围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均提高。而筛查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
吴泽华邓艳红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部位发病趋势病因学
综合治疗对中低位直肠癌功能保护的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西方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40岁以下年轻人占30%以上,因此。在中国关注结直肠癌、尤其低位直肠癌的治疗状况非常有意义。尽管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淋巴结阳性和肿瘤侵犯浆膜者很容易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其局部复发率也很高;晚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为4%~40%,
邓艳红兰平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率结直肠癌恶性肿瘤淋巴结阳性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最常见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等手段,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有25%~50%的早期患者会继续发展为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sis colorectal cancer,mCRC)[2⁃5]。尽管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mCRC患者的中位5年生存率仅为12.5%,疗效亟需提高。随着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免疫治疗在肿瘤药物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CRC患者中也有不少研究数据,即将改变或已经成为CRC的标准治疗,将其进展分述如下。
邓艳红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低位直肠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1例低位直肠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3例病人接受伊马替尼术前治疗后未接受手术,其他28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切除组(21例)和扩大切除组(7例),进行临床特征、手术资料及预后的分析。并分析术前行伊马替尼治疗的14例病人疗效。结果 31例病人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为(54.3±14.2)岁,肿瘤距肛缘的平均距离为(3.3±1.5)cm,治疗前肿瘤大小(5.4±2.6)cm。局部切除组与扩大切除组的治疗前肿瘤大小[(4.8±2.4)cm vs.(5.1±1.0)cm,t=0.509,P=0.615]、肿瘤距肛缘距离[(3.6±1.5)cm vs.(3.4±0.8)cm,t=0.218,P=0.829]及美国国立卫生署(NIH)危险度分级高危(13例vs.6例),低危(4例vs.1例)极低危(4例vs.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37,P=0.615)。局部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扩大切除组[(151.2±104.3)min vs.(245.8±52.8)min,t=2.626,P=0.018],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扩大切除组[50(20,100)m L vs.300(275,400)m L,Z=2.241,P=0.02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33.3%)vs.3例(42.9%),P=0.674]。中位随访时间58(23~106)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3例(14.3%)vs.0,P=0.551]及远处转移率[1例(4.8%)vs.0,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接受伊马替尼术前治疗病人,治疗时间为4(2~12)个月。肿瘤大小由(6.7±2.3)cm缩小到(4.2±2.2)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26)。核分裂数由3(2,3)/50HPF降为1(0,2)/50HPF,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7,P=0.498)。治疗前后肿瘤远端距肛缘的距离无明显改变[(3.0±1.7)cm vs.(3.1±1.7)cm t=1.393,P=0.191]。结论低位直肠GIST采用局部切除术式未增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前伊马替尼治疗联合局部切除是治疗低位直肠GIST有效、安全的策略,远期疗
王文静罗双灵邓艳红康亮
关键词:直肠肿瘤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
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与体能活动建议
2013年
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都可以显著影响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改变既往规律的饮食习惯或对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疾病确诊时就应该尽早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将其纳入治疗目标和策略中。在积极的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营养保健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足,达到和维持健康的体重,减少营养学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胡华斌邓艳红
关键词:直肠癌患者营养结直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克罗恩样淋巴反应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2016年
背景: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分期和治疗有关,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肿瘤增强的淋巴细胞反应可能也是一个重要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纳入北以色列236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肿瘤内浸润T淋巴细胞(TIL)、肿瘤周围克罗恩样淋巴反应(CLR)、微卫星不稳定(MSI)以及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多变量模型结直肠癌特异及全因病死率的危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CI),且该模型经年龄、性别、种族、分级、分期及MSI校正。所有的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结果: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每高倍镜视野≥2个的患者结直肠癌特异生存及总生存率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类似地,对比无反应者,有显著克罗恩淋巴样反应的结直肠癌特异生存及总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均P<0.001)。将已知的预后因素较正后,结直肠癌肿瘤淋巴细胞浸润多(HR:0.76,95% CI:0.64~0.89, P<0.001)和明显的克罗恩样淋巴反应(HR =0.71,95% CI:0.64~0.80, P <0.001)与全因病死率下降明显相关,而MSI状态则与其无关。
邓艳红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反应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直肠癌患者
错配修复缺陷对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缺陷对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信息,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模型评估对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子。结果:纳入163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95例,单纯化疗组68例。队列中123例患者检测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状态,其中13例伴有错配修复缺陷(MMR-deficient,dMMR)。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dMMR患者和无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pMMR)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1.0月和24.9月(HR=0.12, 95%CI:0.017~0.89,P=0.001),而单纯化疗组则出现相反的趋势,dMMR患者和pMMR患者中位OS分别为8.8月和19.7月(HR=11.26,95%CI:2.7~48.0,P<0.001)。多因素COX模型纳入年龄、CEA值、KRAS基因、MMR状态和治疗分组,MMR状态*治疗分组交互项是本队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interaction=0.037)。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MMR的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延长。
凌家瑜李唯伟张剑威蔡月蔡月黄美近胡华斌任东林黄美近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