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管插管对颅内占位病人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 2002年
- 王巧恒左明章郑义林张洋
- 关键词:气管插管血流速率脑血流动力学颅内肿瘤经颅多普勒超声
- 多模式镇吐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吐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129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模式镇吐组(M组)与对照组(C...
- 苏仙耿志宇郑义林
-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
- 文献传递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之间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一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严格依照随机化的原...
- 郑义林宋文芳王东信
- 关键词: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
- 多模式镇吐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研究
- 苏仙耿志宇郑义林
-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
- 可弯曲喉罩与加强型气管导管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可弯曲喉罩(flexi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FLMA)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腰椎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FLMA组和钢丝加强气管导管(reinforced tracheal tube,RTT)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FLMA或RTT,记录诱导开始时(T0)、人工气道置入时(T1)、置入后1 min(T2)及拔出时(T3)、拔出后1 min(T4)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记录置入时间、置入次数以及平卧位和俯卧位后气道峰压、喉罩气道密封压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级,记录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 h、手术开始后2 h及手术结束时的气道峰压和喉罩气道密封压。记录拔出人工气道时及之后30 min内有无低氧血症(SpO_2<90%)、喉痉挛、呛咳、呕吐、咽喉痛,人工气道的套囊和管壁内外有无血迹和污物。结果:不同时间点比较,FLMA组SBP、DBP、HR在T2与T1间、T4与T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T组SBP、DBP、HR在T2比T1明显升高(P<0.01),T4比T3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T2和T4时FLMA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RTT组(P<0.05)。两组内及两组间各时点气道峰压及纤维支气管镜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人工气道时及拔出后30 min内,FLMA组的呛咳、咽喉痛及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小于RTT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FLMA可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机械通气,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与RTT相比较,FLMA围术期循环波动更小,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更少。
- 郑义林宋文芳王东信
- 关键词:气道管理喉面罩腰椎
- 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被引量:49
- 2005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系指下肢深静脉如股静脉、腘静脉、腓静脉等的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影响血液回流人心脏.DVT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嵌顿到肺动脉,形成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远期危害可致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术后DVT发生率较高,是术后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3].有关国内术后DVT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对高危病人术后DVT发生率的调查,探讨术后DVT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理论依据.
-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倪东妹郑义林张生锁王彬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血管闭塞血液回流
- AuraFlex喉罩在老年患者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AuraFlex喉罩在老年患者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脊柱外科俯卧位手术的老年患者127例,男74例,女53例,年龄65~79岁,体重45~90kg,BMI 18.5~25.0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置入AuraFlex喉罩(L组)或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T组)。记录诱导开始前(T0)、人工气道置入前(T1)、置入后1min(T2)、置入后3 min(T3)、拔除前(T4)、拔除后1 min(T5)、拔除后3min(T6)的HR、SBP、DBP。记录置入时间、置入次数。记录平卧位改俯卧位前后气道峰压(Ppeak)、喉罩气道密封压(PAS)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级(FBS)。记录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h、手术开始后2h和手术结束时Ppeak和PAS。记录拔管前FBS。记录拔除人工气道时至拔除后30min内,有无低氧血症(SpO2<90%)、喉痉挛、呛咳、呕吐、咽喉痛,人工气道的套囊或管壁内外有无血迹和污物。结果与T0时比较,T2、T3、T5时T组HR明显增快、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明显高于L组(P<0.05或P<0.01)。两组组内组间不同时点Ppeak和纤维支气管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人工气道拔出时和拔出后30min内,L组的呛咳、咽喉痛发生率和低氧血症、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0.05或P<0.01)。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和加强监测的前提下,相较于钢丝加强气管导管,应用AuraFlex喉罩围术期循环更稳定,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更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脊柱外科手术。
- 郑义林宋文芳王东信
- 关键词:气道管理喉面罩脊柱老年
- 多模式镇吐措施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吐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eoNv)的效果。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1年8月至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多模式镇吐组(M组)与对照组(c组)。M组患者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并在诱导后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手术结束前30rain给予托烷司琼4mg及帕瑞昔布钠40mg。C组患者术中以持续吸人50%N: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昂丹司琼4mg。记录术后24h内两组病人的PONV发生率。结果M组术后24h的PONV发生率29%显著低于c组70%(P〈0.05),M组术后0~2、2~6、6~24h内的PONV发生率分别是8%、6%和25%均低于C组33%、30%和66%(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术毕给予长效止吐剂托烷司琼4mg及复合COX-2抑制剂进行多模式镇痛可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苏仙耿志宇郑义林
-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腹腔镜手术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