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峰

郑峰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隐性出血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失血
  • 1篇术后
  • 1篇髓型
  • 1篇前路
  • 1篇前路减压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留置

机构

  • 2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郭伟康
  • 2篇郑峰
  • 2篇黄健
  • 1篇谌业光
  • 1篇谢伟文
  • 1篇梁传兴
  • 1篇赖兵
  • 1篇黄岭志

传媒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8岁~65岁,平均58.5岁,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5分。结果 38例患者,术后X片显示钛网、钢板、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患者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3~3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JOA评分为13.1~16.8分,平均14.4分。改善率为72.9%~91.8%,平均为86.4%。结论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能直接解除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上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谌业光黄岭志黄健郭伟康谢伟文郑峰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1例THA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男24例,女17例,年龄53~77岁;B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24 h拔除,男26例,女15例,年龄55~74岁;C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拔除,男25例,女16例,年龄52~75岁;比较各组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记录各组术后肢体肿胀等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结果:A、B、C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13.6±25.3)、(521.7±33.4)、(519.3±29.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显性失血量大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B、C组(P<0.05),B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3组术前、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失血量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显性失血,患者术后6 h即可下床,更利于患者恢复及护理。
郭伟康黄健刘松浪赖兵梁传兴郑峰曾煌祥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失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