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治湘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丙烯酸酯压敏胶研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对不同反应温度、相同引发剂的不同用量、不同的单体所合成的压敏胶,通过180°剥离强度实验,从实验中得出最佳结果。通过考察3组共15个胶样,得出了压敏胶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6—86℃;最佳引发剂用量为0.5g;综合考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配方最完美。
- 郝治湘闫影
- 关键词:丙烯酸酯压敏胶
- 相溶法蔗糖酯的合成与分析
- 2009年
- 由食用大豆油和蔗糖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蔗糖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本试验合成的蔗糖酯主要以低酯为主。由峰面积可计算出甲酯为17.34%,蔗糖酯为82.66%。由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明试验制备的蔗糖酯属于混合物,红外光谱的分析是分子中存在羰基的有力证据。
- 郝治湘邬洪源毕野黄旭江
- 关键词:蔗糖酯表面活性剂酯交换红外光谱
- 糠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糠醛与乙二胺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配体,在合成过程中运用了正交实验的设计途径,通过选择三水平四因素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配料质量比2︰1,实验时间6 h,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60~6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产率≧88%。对产物进行了熔点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制备的产物即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
- 郝治湘邬洪源毕野潘蓓明
- 关键词:呋喃甲醛席夫碱乙二胺
- 表面活性剂在煮糖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5年
- 朱育龙高平郝治湘
- 关键词:制糖表面活性剂煮糖
-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正交实验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利用液相色谱仪测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分析得到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为40%的乙醇,乙醇用量为黄芩根的10倍,提取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对黄芩苷进行4次提取得干浸膏得率为72%,黄芩苷含量为26.5%。
- 郝治湘邬洪源周萍孙广凤
- 关键词:黄芩苷浸膏得率乙醇正交实验液相色谱仪
- 非那西丁-β—环糊精包合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对非那西丁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合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将非那西丁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后,不仅能提高药物的利用率,而且使其溶解度增大了2.5倍。
- 郝治湘朱海艳
-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溶解度
- 黄芩苷提取液中鞣质和蛋白质的去除被引量:1
- 2005年
- 本实验用膨润土负载壳聚糖絮凝提纯,以除去黄芩浸液中的鞣质等杂质;用半透膜再次提纯去除蛋白质 等大分子物质。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计算鞣酸的脱出率为48.8%。
- 郝治湘冯悦兵高成新
- 关键词:黄芩苷壳聚糖鞣质
- 相溶法合成蔗糖酯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由食用大豆油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酯交换合成脂肪酸甲酯,进一步用脂肪酸钾作反应亲和促进剂,使反应体系形成均相,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料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合成条件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甲酯与蔗糖的物质量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3h、催化剂用量为20%,对酯化度、酸值、皂化值等一系列测试,证明该工艺条件可行。
- 郝治湘冯悦兵毕野
- 关键词:蔗糖酯表面活性剂均相酯交换
- 对乙酰氨基酚与β—环糊精包合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采用饱和水溶液和固体研磨两种方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两种包合方法均形成包合物,且最佳摩尔比为1:3。但从工艺角度和收率考虑,固体研磨法有很大的优势。
- 郝治湘王坤瑶刘蕊刘影
-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对乙酰氨基酚
- 实验废液中环己烷回收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本文研究了实验中乙醇—环己烷废液的回收方法。用水作萃取剂,采用萃取—精馏方法、得到纯度为99.91%成品。
- 吴也平郝治湘侯近龙盖红辉
- 关键词:实验废液环己烷回收方法萃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