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兆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肾癌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通路
  • 2篇前列腺肿瘤
  • 2篇转录
  • 2篇细胞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激素
  • 1篇代谢调节
  • 1篇代谢通路
  • 1篇蛋白激酶
  • 1篇抵抗性

机构

  • 12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2篇郭兆新
  • 11篇刘照旭
  • 7篇邢召全
  • 4篇郭晓宇
  • 3篇程翔宇
  • 3篇徐忠华
  • 3篇房志卿
  • 3篇苏静
  • 2篇周尊林
  • 2篇高泽
  • 1篇邢乃栋
  • 1篇曲红华
  • 1篇焦伟
  • 1篇阎磊
  • 1篇孙菲菲
  • 1篇王伟昌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山东第一医科...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六步法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分析基于六步法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闵傲外科收治的10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2021年9月—2022年12月进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疗效,对照组(2021年9月—2022年6月,共47例)患者行常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试验组(2022年7月—2022年12月,共55例)采用基于六步法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2.54±1.68)vs.(47.76±1.43)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前指标、术中其他指标(精索内静脉复合体数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基于六步法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通过建立正确的手术层面,规范了手术步骤和流程,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同时有效结扎静脉、保留动脉及淋巴管,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
钟浩李伟房志卿张永振高泽郭兆新孟力维刘照旭
关键词:六步法精索静脉曲张显微镜
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MTT、细胞划痕和Transw ell侵袭实验评估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AKT/m TOR及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的表达,应用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探讨抑制AKT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影响。结果氯化两面针碱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氯化两面针碱可下调Bcl-2、而上调Bax的蛋白表达,Bax/Bcl-2比例明显上升(P<0.01),抑制AKT和m TOR通路的磷酸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联合应用LY294002发现,抑制AKT通路可增强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并通过抑制AKT/m TOR磷酸化发挥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
程翔宇邢锐邢召全郭兆新郭晓宇苏静孟力维刘照旭
关键词:氯化两面针碱前列腺肿瘤细胞侵袭细胞凋亡
肾单位保留术和肾癌根治术治疗T1b期肾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肾单位保留术(NSS)和肾癌根治术(RN)治疗对侧肾功能正常的T1b期原发性肾癌患者预后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NSS和RN治疗T1b期肾癌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23 939例患者。M eta分析结果显示,NSS和RN治疗T1b期肾癌的5年[RR=1.05,95%CI(0.98,1.13)]、7年[RR=1.02,95%CI(0.94,1.10)]、10年[RR=1.30,95%CI(0.96,1.77)]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S的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高于RN[RR=1.11,95%CI(1.06,1.16)];NSS的5年肿瘤特异死亡率低于RN[RR=0.70,95%CI(0.55,0.90)];NSS的肿瘤转移率低于RN[RR=0.38,95%CI(0.22,0.66)]。结论对于纳入本研究的患者,NSS和RN比较,患者的5、7、10年生存率相似,但NSS 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高,5年肿瘤特异死亡率、转移率低。
苏静薛娇美孙菲菲郭兆新程翔宇孟力维刘照旭
关键词:肾癌根治术预后META分析
一种泌尿外科用灌注液加热灌注系统、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用灌注液加热灌注系统、装置及操作方法,其包括微处理器、加热模块、温度设定旋钮以及输出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输液袋内的灌注液进行恒温加热;所述温度...
郭兆新胡晓琳刘照旭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经腹膜外输尿管肚脐造口术
2023年
目的 介绍一种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患者行经腹膜外途径输尿管肚脐造口(umbilical stoma for bilateral ureterostomy,USBU)新技术。方法 以3例男性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USBU术,包含游离输尿管、建立腹膜外通道(游离盆、腹腔腹膜外间隙,将输尿管从通道拉出)、肚脐造口等步骤。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仅需要1个造口袋。术后3/6个月拔除双侧输尿管支架管,随访至术后8个月,均未发现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结论 USBU术式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经皮输尿管造口术的改良术式,具有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时间短、保护输尿管正常蠕动功能、仅用1个输尿管造口袋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尿流改道术式。
钟浩徐之红郭兆新张永振任强强刘照旭
关键词:腹腔镜
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中XAF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XAF1 mRNA表达及DNA甲基化抑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DU145和PC3及肾癌细胞株A498,提取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A498和PBMC用作阳性对照。搜集临床10例前列腺癌及邻近前列腺组织作对照。RT-PCR法检测各细胞株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XAF1 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处理前后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DU145中XAF1 mRNA表达。结果 LNCaP和DU145中XAF1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肾癌细胞株A498,PC3中XAF1mRNA不表达。8例患者中有6例XAF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邻近前列腺组织。使用5'-aza处理后的LNCaP和DU145中XAF1 mRNA均以全长形式表达。结论 XAF1 mRNA在LNCaP和DU14中均为低表达,在PC3不表达。DNA 5'-aza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株中XAF1 mRNA的全长表达。
郭晓宇姜燕邢召全郭兆新房志卿刘照旭
关键词:抑癌基因DNA甲基化前列腺肿瘤可变剪接
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代谢调节
徐忠华刘照旭邢召全阎磊周尊林邢乃栋焦伟郭兆新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根治术、去势治疗和放射疗法仍是治疗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是,许多患者约在12-18个月后会进展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在此期间...
关键词:
关键词:前列腺癌放射疗法细胞增殖肿瘤治疗
前列腺癌去势后脂类和能量代谢通路变化的蛋白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模拟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后前列腺癌细胞的转化状态,评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转变过程中参与细胞代谢的脂类和能量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CRPC细胞的调节作用。用雄激素依赖性LNCaP细胞系在无雄激素环境下培养获得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R,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及质谱分析评估这两个同源细胞系中参与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LNCaP及LNCaP-R间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参与脂类和能量代谢通路的蛋白表达差异明显。参与能量和脂类等细胞代谢的蛋白在前列腺癌去势后发生明显变化,生长抑素以及他汀类(Statins)药物对该类蛋白的抑制作用,有可能通过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线粒体功能,可作为治疗CRPC的潜在辅助药物应用于临床。
邢瑞苏静邢召全郭兆新孟力维高泽刘照旭
关键词:细胞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
马栗树籽提取物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下尿路症状的干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联合马栗树籽提取物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下尿路症状(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CPPS/LUT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CPPS/LUTS患者300例,患者服用药物治疗36个月后随访,收集有效病例220例,分为马栗树籽提取物组(60例)、α-受体阻滞剂组(70例)、马栗树籽提取物+α-受体阻滞剂组(90例)。通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各个因子的临床特征评判表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观察治疗效果,并做治疗前后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治疗后3组NIH-CPSI各因子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减低,马栗树籽提取物+α-受体阻滞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疼痛症状方面,马栗树籽提取物组改善率为58.33%,α-受体阻滞剂组为28.57%,马栗树籽提取物+α-受体阻滞剂组为62.22%;在排尿症状方面,马栗树籽提取物组改善率为23.33%,α-受体阻滞剂组为64.29%,马栗树籽提取物+α-受体阻滞剂组为6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联合马栗树籽提取物对于CPPS/LUTS引起的疼痛、排尿、生活质量等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并且能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邱悦于波郭兆新孟力维邢召全徐忠华刘照旭
二甲双胍对肾癌786-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肾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方法检测二甲双胍对人肾癌细胞株786-O侵袭和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检测磷酸化的AMPK依赖的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能够抑制786-O的侵袭和转移,激活AMPK,从而抑制下游的mTOR。二甲双胍能够抑制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具有潜在治疗肾癌作用。
来成军曲红华郭晓宇郭兆新邢召全周尊林徐忠华刘照旭
关键词:二甲双胍肾细胞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