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性
  • 3篇淋巴
  • 3篇儿童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点
  • 2篇细胞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坏死性...
  • 1篇药物耐受
  • 1篇药物耐受性
  • 1篇婴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脏器
  • 1篇脏器功能
  • 1篇脏器功能障碍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郭海英
  • 5篇吴敏媛
  • 3篇王彬
  • 3篇张永红
  • 3篇马晓莉
  • 3篇石慧文
  • 2篇谢静
  • 2篇张瑞东
  • 2篇金眉
  • 2篇金玲
  • 1篇姜锦
  • 1篇陈燕华
  • 1篇段彦龙
  • 1篇马云
  • 1篇胡亚美
  • 1篇张大伟
  • 1篇朱光华
  • 1篇解谨
  • 1篇张蕊
  • 1篇王旭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童风疹并溶血性贫血7例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儿童风疹并溶血性贫血临床特点 ,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 7例儿童风疹并溶血性贫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均为学龄儿童 ,在风疹症状出现后 2~ 4d并溶血性贫血 ;血风疹病毒抗体IgM均阳性。其中 4例直接Coomb′s试验和 (或 )红细胞抗体阳性 ;并呈重度贫血 ;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给予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 (丙球 )、输血治疗后病情好转。 3例直接Coomb′s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阴性并呈中度贫血 ,仅予抗病毒治疗后病情好转。随访 1年均无复发。结论 儿童风疹并溶血性贫血很少见 ,当并AIHA时 ,应加用激素、丙球治疗 ,必要时予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
郭海英石慧文臧晏吴敏媛金玲
关键词:风疹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愈后智力低下与血FT_3和FT_4关系的探讨
1999年
陈燕华王旭马云罗燕芬郭海英姜锦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智力低下FT3FT4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33例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SNL患儿 33例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 3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确诊SNL ;发病以学龄儿为主 ,2 / 3患儿冬春季节发病 ,男女之比 3.7:1;均有淋巴结大 ,发热 32例 ,白细胞总数减少 2 1例 ;其中 1例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复发。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者 ,除做相关化验检查外 ,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是自限性疾病 ,预后多良好 ,但也有复发。少数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郭海英吴敏媛
关键词: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儿童
急性感染性腹泻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附42例报告)被引量:7
2002年
董丽娟郭海英
关键词: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并发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
2008年
目的总结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岁以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随访至2006年8月31日。结果共41例患儿,占同期ALL的3.9%。诊断后治疗者28例。诊断时年龄≤12个月11例,白细胞数大于20×10^9/L21例,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者5例,骨髓免疫学均为B细胞来源,其中带有髓系标志22例,17例存在染色体易位,其中7例为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诊断后治疗的患儿,于诱导治疗第28天骨髓完全缓解率100%,复发4例,复发时间为缓解后9—34个月(中位14个月),4例复发患儿均为高白细胞,且3例具有11q23形成的融合基因。22/28例患儿生存并随访至今,随访时间8~124个月(中位39个月);持续完全缓解时间1~124个月(中位36.5个月)。结论2岁以下婴幼儿ALL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临床多表现为高白细胞,骨髓免疫学以B细胞型为主,且髓系相关抗原联合表达的频率很高,染色体以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为多见,骨髓复发仍然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伴有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者预后差。
马晓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王彬郭海英金眉张瑞东胡亚美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生物学特点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巯嘌呤耐受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调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维持化疗期间巯嘌呤(6-mercaptopurine,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规范应用北京儿童医院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3年化疗方案(BCH-ALL-2003),随访至2008年9月30日的患儿。全部患儿处于骨髓缓解期,且维持化疗≥3个月。详细记录患儿6-MP服用情况,包括服用剂量以及恶心、呕吐、皮疹等用药反应,以调查6-MP的耐受性。所有患儿每周复查血常规,间隔4周复查肝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6-MP毒性分级。记录6-MP停止时间和剂量减少程度。结果共133例,男81例,女52例,中位年龄67个月(18~188个月),中位缓解时间26个月(6—47个月)。6-MP维持化疗(13.5±7.4)个月(3~25个月),其中6-MP标准剂量、全疗程者72例(54%),剂量46mg/(m2·d),白细胞(WBC)(3~4)×10^9/L,中性粒细胞(ANC)(1.5—2.0)×10’/L,肝脏毒性小于Ⅱ级,4例(3%)患儿ANC持续在3×10^9/L以上,6-MP剂量增加为标准剂量125%。余61例患儿均为严重不耐受6-MP者,其中骨髓抑制48例(同时伴肝毒性9例),单纯肝脏功能异常12例,反复皮疹1例。平均毒性反应出现时间为2.5周。19例患儿平均停用6-MP7d,42例患儿平均6-MP实际剂量25~30mg/(m2·d)。结论ALL患儿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很大,46%ALL患儿对6-MP的标准治疗剂量表现为明显的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耐受反应,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不断调整6-MP的剂量,以避免较大的毒性反应的发生,而3%患儿给予标准剂量6-MP,表现为无轻度骨髓抑制等化疗反应,临床需要增加6-MP剂量以减少复发危险性。但如何更准确地进行6-MP剂量调整是临床研究的难题之一。选择6-MP严重不耐受患儿进行6-MP代谢酶活性和基因
马晓莉王彬郭海英张永红朱光华段彦龙杨菁张大伟金玲张蕊张莉解谨吴敏媛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分析
2009年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与年长儿有很大的不同,在临床特征、免疫分型、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许多危险因素更加突出,对预后的影响更加重要。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诊治的21例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婴儿各类型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马晓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王彬郭海英金眉张瑞东李志刚
关键词:婴儿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