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牧炫
- 作品数:8 被引量:1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管理政策的影响评述被引量:1
- 2012年
- 金融摩擦的存在使公司必须保持金融灵活性以应对未预期到的冲击,在金融政策中有效地流动性管理能够为公司提供这种灵活性,现金作为具流动性的资产是减少融资约束最为有效的工具。在公司现金管理政策的决定中,充分考虑融资约束以减少这种约束对公司未来的束缚是至关重要的。
- 魏诗博郭牧炫
- 关键词:融资约束现金持有
- 研究员收益预测差异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
- 2012年
-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 郭牧炫魏诗博
- 关键词: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 银行关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
- 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但民营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却十分有限。不仅小微企业,大中型民营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外部资金的旺盛需求、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和实际融资中的困难。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
- 郭牧炫
-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社会资本信息不对称
- 文献传递
- 融资约束、再融资能力与现金分红被引量:15
- 2011年
- 文章将2008年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新规定作为公司再融资能力下降的外部冲击,检验再融资能力的下降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通过两次差分法(DID)比较研究新政对具有不同融资约束公司现金分红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再融资能力的下降使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显著减少。新政颁布后,有融资约束的公司显著增加了现金分红;而新政颁布前,有融资约束的公司现金分红显著低于无融资约束的公司,文章的证据支持现金分红可作为区分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有效指标。
- 郭牧炫魏诗博
- 关键词:融资约束现金分红自然实验
- 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动机与效果研究——以上市民营企业为例被引量:35
- 2013年
- 本文以2006-2010年各年新增参股银行的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参股动机和效果两个维度对民营企业参股银行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参股行为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民营企业参股银行更多出于追求多元化经营和分享银行业的垄断利润考虑,参股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了显著缓解。比较参股前后发现,民营企业在整体负债水平、银行借款方面都有显著增加,借款期限结构显著缩短,显示参股银行的确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相比之下,参股后企业的营业外净收益有所增加,但整体绩效水平显著下降。
- 郭牧炫廖慧
-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产融结合
- 对金融综合经营下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反思被引量:2
- 2011年
- 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学者将金融综合经营作为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分析认为综合经营并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公司应在日常经营的管理中居安思危,尤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慎之又慎,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避免危机发生时危及自身的有效措施。
- 魏诗博郭牧炫
-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综合经营流动性风险管理
- 混业监管法规变革对金融综合经营的“事件效应”被引量:1
- 2011年
- 2008至2009年,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法规用以规范和引导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本文研究这些法规对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发现新《保险法》、《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规定》增加了银行业的市场价值,而《保险法修订草案》、新《保险法》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显著影响保险业的市场价值。说明市场会同时看到银行和保险跨业综合经营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此收益不能弥补风险增加的成本,综合经营就不能为金融机构带来好处。
- 魏诗博郭牧炫
- 关键词:金融综合经营
- 银行竞争、代理成本与借款期限结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1
- 2013年
- 本文研究了银行竞争对大型企业借款期限结构的影响,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细分了银行竞争对企业借款期限结构存在的双重效应——"客户争夺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前者激励银行对优质客户展开争夺,将延长贷款期限作为竞争手段之一;后者则增加了银行的代理成本,缩短了企业的借款期限。采用1998~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银行竞争对借款期限的影响主要由"代理成本效应"的强弱决定,该效应越强的地区,上市公司获得的借款期限越短;不同地区银行竞争的"代理成本效应"和"客户争夺效应"相对强弱不尽相同,法律制度越好、政府干预企业越少的地区,"代理成本效应"较弱。
- 马君潞郭牧炫李泽广
- 关键词:银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