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人工流产
  • 3篇子宫
  • 3篇流产
  • 3篇产后
  • 2篇术后
  • 2篇炔雌醇
  • 2篇人工流产后
  • 2篇子宫内膜
  • 2篇流产后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复发
  • 2篇雌醇
  • 1篇电疗
  • 1篇电疗法
  • 1篇短效口服避孕...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术后残留

机构

  • 6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6篇钟锴娜
  • 5篇苏园园
  • 5篇韩燕华
  • 3篇陈汝虹
  • 2篇张樱樱
  • 2篇李丹彦
  • 2篇曹丽
  • 2篇陈燕
  • 1篇欧美珍
  • 1篇肖智智
  • 1篇麦秀莲
  • 1篇林凤莲
  • 1篇黄兰英
  • 1篇龙丽珊
  • 1篇阳丽君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行剔除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BMI值高的患者肌瘤复发率高于BMI值低的患者,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年龄比较中,>40岁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肌瘤个数比较中,多发性肌瘤患者疾病的复发率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P=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因素与手术年龄、BMI指数、月经初潮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做好高危人群的术前排查工作。
钟锴娜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流产后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月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妈富隆、抗生素和益母草颗粒,对照组服用抗生素和益母草颗粒,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少,有74%的患者出血量少于妊娠前月经量,对照组仅为41%;观察组阴道出血3d内干净者比例为85%,对照组为47%;观察组100%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在37d内,而对照组仅为84%;上述所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值均<0.05)。结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在人工流产后服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阴道出血量及时间,加速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钟锴娜
关键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人工流产去氧孕烯炔雌醇
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 探析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方法 123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探析影响其复发情况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预后情况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肿瘤长径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与临床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肿瘤长径等因素密切相关。
钟锴娜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
关键词:病理因素预后复发子宫内膜癌
仿生物电疗法促进人工流产后子宫修复的效果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后行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4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仿生物电治疗组70例实施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组67例口服避孕药,联合组72例采用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对照组75例常规卫生健康指导。于人工流产术后2周及1个月复查,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红蛋白量及B超监测。结果临床症状方面,仿生物电治疗组、联合组腹痛程度、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低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药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生宫内组织物残留比例最低,仿生物电治疗组次之,与避孕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同时期B超监测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阴道出血、减少宫内组织物残留、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无创、易实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联合避孕药一起应用效果更佳,更有助于人工流产术后康复。
苏园园曹丽韩燕华钟锴娜李丹彦张樱樱龙丽珊陈燕欧美珍肖智智黄兰英
关键词:人工流产
中山地区产后42天妇女盆腔器官脱垂筛查及防治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索区域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筛查及诊治模式,并通过对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中山地区产后42天妇女POP发病情况,及时予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建立POP防治机制。方法建立中山市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防治网络,以该院为诊治中心,各市区、镇区医院建立相应的防治中心及筛查中心。采用统一的POP筛查流程、筛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山地区13家医院自愿参与盆底功能筛查的20 510例产后42天妇女为研究对象,完成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手法肌力分类测试及盆底器官脱垂量化分期系统(POP-Q)脱垂评分,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出POP诊断。通过信息平台,将各中心的各项资料上传至中山市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网数据库,由诊治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参与盆底功能筛查且记录完整的产后42天妇女共20 510例,平均年龄(27.08±5.04)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2.10±3.13)kg/m2。妊娠1~7次,平均(1.62±0.84)次;分娩1~4次,平均(1.31±0.43)次;正常产14 972例(73.0%),剖宫产5 538例(27.00%)。肌力异常者检出率为73.44%,康复治疗者19 106例(93.15%),有效率达75.00%。POP-Q分度异常检出人数11 157例,检出率54.40%,其中以POP-QⅠ度所占比例最大(37.49%),POP发生率随年龄及分娩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盆底综合肌力异常是P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为POP的保护因素;户籍与POP检出率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建立中山市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三级防治网络,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区域性POP筛查及诊治模式,掌握该区域POP发病及治疗情况,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POP诊治技能,增强产后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切实维护了产后妇女的健康权益,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苏园园韩燕华曹丽李丹彦陈燕张樱樱钟锴娜林凤莲麦秀莲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诊治
人工流产术后即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后即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对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448例,根据患者人工流产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思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复瀚时间、尿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术后子宫内膜恢复厚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为(3.5±2.3)d,月经复潮时间为(23.6±3.0)d,2周尿HCG转阴率为78.57%,并发症发生率为0.89%,对照组为别为(6.4±3.2)d、(32.9±3.9)d、55.36%、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给予优思明口服,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预防术后盆腔感染,加快子宫内膜修复,促进月经较快恢复,值得推广。
钟锴娜苏园园陈汝虹韩燕华阳丽君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子宫内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