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香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子宫
  • 3篇卵巢
  • 3篇宫腔
  • 3篇宫腔镜
  • 2篇再粘连
  • 2篇上皮
  • 2篇受体
  • 2篇输卵管
  • 2篇术后再粘连
  • 2篇平滑肌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药
  • 2篇子宫平滑肌
  • 2篇西医
  • 2篇细胞
  • 2篇卵巢癌
  • 2篇镜检
  • 2篇宫腔镜检

机构

  • 13篇湖南省妇幼保...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13篇陈亮香
  • 3篇张卫社
  • 3篇刘绛仙
  • 2篇李晓菁
  • 2篇吴艳梅
  • 2篇伍招娣
  • 1篇陈伟华
  • 1篇冯浩
  • 1篇曾庆善
  • 1篇马赟
  • 1篇李雪英
  • 1篇吴秋华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3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溶血磷脂酸与MMP-2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溶血磷脂酸(LPA)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价值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80例确诊的EOC患者、4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检测其血浆LPA和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水平,对LPA和MMP-2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EOC患者LPA与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LPA检测EO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A-125(P<0.05);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表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0.05),且两者存在正相关(r=3.54,P<0.05)。结论:LPA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介导卵巢癌的发病与转移可能通过影响MMP-2的途径。
王冬莲陈亮香廖湘玲李晓菁吴秋华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CA-125
生殖道支原体致不孕患者输卵管Toll样受体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Mg)感染致输卵管不孕患者组织Toll样受体(TL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输卵管不孕且伴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并行手术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输卵管中Toll样受体2和4的表达,及ELISA法检测输卵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支原体感染致不孕者与对照组输卵管TLR2和TLR4均为阳性,支原体感染不孕者输卵管TLR2阳性细胞计数为(13.0±2.9),高于对照组(7.9±1.9);TLR4阳性细胞计数为(27.7±7.7),高于对照组(9.7±2.8),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不孕患者输卵管液IL-1与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输卵管不孕患者TLR2表达与IL-1和TNF-α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63和0.394,P<0.05);TLR4表达与IL-1和TNF-α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755和0.538,P<0.01)。结论 TLR2和TLR4在支原体所致输卵管不孕患者中表达增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而参与输卵管炎症。
王冬莲陈亮香廖湘玲吴艳梅冯浩陈伟华
关键词:支原体输卵管不孕TOLL样受体
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6例被引量:4
2002年
陈亮香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梗阻中药疗法女性不育
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表达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的关系.[方法]选择宫腔镜术后再粘连患者89例(观察组)和同期因不孕常规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宫腔镜下取组织标本,检测并比较两组VEGF及VEGF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EGF和VEGFR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VEGF和VEGFR2可能参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
王冬莲廖湘玲陈亮香李晓菁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表面宫腔镜检查
不同药物对晚孕鼠子宫平滑肌及左心室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及尼莫地平 3种药物对晚孕鼠子宫平滑肌与左心室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L亚型 (VDCC 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分别测定自然分娩鼠 (自然分娩组 )、缩宫素诱导分娩鼠 (缩宫素组 )、米索前列醇诱导分娩鼠 (米索前列醇组 )及尼莫地平作用 48h后分娩鼠 (尼莫地平组 )的子宫平滑肌与左心室心肌细胞VDCC Lα1、β2 亚单位mRNA的表达。结果  (1)自然分娩组、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及尼莫地平组孕鼠的子宫平滑肌细胞VDCC Lα1mRNA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 0 .80 0 3± 0 .165 9、0 .863 1±0 .192 1、0 .812 0± 0 .173 4及 0 .742 6± 0 .182 6,缩宫素组与米索前列醇组虽高于自然分娩组及尼莫地平组 ,但 4组之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VDCC Lβ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 0 .64 69± 0 .13 0 4、0 .5 0 62± 0 .1472、0 .5 0 0 5± 0 .13 5 6及 0 .492 9± 0 .12 76,自然分娩组虽高于其他用药的 3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自然分娩组、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及尼莫地平组孕鼠的左心室心肌细胞VDCC Lα1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为 0 .662 5± 0 .180 1、0 .63 65± 0 .15 78、0 .5 917± 0 .1413及 0 .5 42
张卫社陈亮香伍招娣刘绛仙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MRNA药物
中西医结合在卵巢功能早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卵巢功能早衰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单纯中医治疗、单纯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三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FSH、LH、E2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血清FSH、LH、E2水平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方面具有有效率高、恢复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陈亮香王冬莲马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卵巢功能早衰有效率
妊娠晚期子宫平滑肌细胞融合体的形成
2003年
张卫社陈亮香刘绛仙曾庆善
关键词:妊娠晚期
雌激素结合中药汤剂预防宫腔镜分离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结合中药汤剂预防宫腔镜分离后宫腔粘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预防宫腔粘连,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预防宫腔粘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0%(2/20)和30%(6/2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并且治疗组术后宫腔粘连的程度和范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结合中药汤剂预防宫腔镜分离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好,预防范围广,安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陈亮香
关键词:雌激素中药汤剂宫腔镜宫腔粘连
ROMA与RMI预测卵巢癌风险指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价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OMA)与恶性风险指数(RMI)预测卵巢癌风险率的价值并比较。方法收集18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10例卵巢癌患者,完善盆腔超声,CT和/MRI,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和CA125水平,根据公式计算RMI值和ROMA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相比,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均增高,RMI值和ROMA指数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A指数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均高于RM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筛查卵巢肿瘤性质,ROMA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及临床应用前景。
陈亮香王冬莲李雪英廖湘玲
关键词:卵巢癌恶性风险指数
中西结合防治子宫内异症术后复发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防治子宫内异症术后复发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根据术后药物治疗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应用西药防止复发,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对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陈亮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中西结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