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患者根据Brunnstrom分期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案效果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根据Brunnstrom分期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案的康复效果。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针对Brunnstrom分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肢体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定表(NIHSS)评分和Brunnstrom分期。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ugl-Meyer上肢、下肢评分及MBI评分和Brunnstrom分期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0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上肢、下肢评分及MBI评分和Brunnstrom分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0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Brunnstrom分期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案康复效果更佳,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李欣岳阳陈光荣
- 关键词:脑卒中
-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精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精神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9—2014-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血管性痴呆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血管性痴呆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5%,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4.16±0.75)mPa·s,红细胞比积(0.32±0.01)%,纤维蛋白原(3.28±0.38)g/L,均低于对照组的(5.44±1.02)mPa·s、(0.45±0.02)%、(4.49±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IL-6水平(18.32±3.05)pg/L,CRP水平(3.26±0.7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8.16±4.98)pg/L、(5.53±1.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MSE评分(29.4±4.8)分,高于对照组的(22.8±3.2)分,观察组CDR评分(1.1±0.1)分,ADL评分(1.8±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3±3.9)分、(28.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指标,缓解精神行为症状。
- 李欣岳阳陈光荣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盐酸多奈哌齐血液流变学精神行为症状
- 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 844ins 68)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荧光偏振法(FPIA)检测75例脑梗死及143例正常人CBS 844ins 68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①脑梗死组CBS844ins 68 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00、17.33、2.67,对照组分别为78.32、18.88、2.8,CBS844ins 6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13.6±5.4)μmol/L和(10.9±2.4)μmol/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胱硫醚-β合成酶多态性与脑梗死无明显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发生有一定关系。
- 杜为强王孝杰陈光荣谢云庆陈盛强
- 关键词:脑梗死胱硫醚-Β合成酶多态性
- 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比较急性脑梗死(ACI)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TOAST分型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伴有脑微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类分为ACI组(24例)和TIA组(16例).以年龄、血压和血脂等为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同时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TOAST亚型分类,比较两组患者TOAST分型的差异.结果 ACI组患者年龄(73.3±4.1)岁,伴有高血压和脑白质疏松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5.8%(23/24),70.8%(17/24),明显高于TIA组的(65.5±5.6)岁,13/16,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5.0%(18/24),16.7%(4/24),明显高于TIA组的8/16和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I组小动脉闭塞性患者所占比例为8.3%(2/24),明显低于TIA组的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和TIA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性.
- 周利胜陈淦陈光荣
- 关键词:脑梗塞脑微出血
- 高明区首发急性脑卒中不同阶段抑郁状态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 2014年
- 目的调查高明区首发急性脑卒中不同阶段抑郁状态的发病情况及探讨相关性因素。方法对258例首发诊断为急性脑卒中并住院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登记,分别于卒中后0.5、1、3、6、9、12个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率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发病1~2个月期间,发病率会从20%上升到40%左右,在3个月过去之后,这一数据变化将趋于稳定。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左侧大脑半球额颞叶病灶、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为患者尽早康复提供帮助。
- 李欣岳阳陈光荣
-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病率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C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与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很好的预后,但是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 周利胜陈光荣
-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