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冠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炎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
  • 2篇肌炎
  • 2篇儿童
  • 2篇丙种球蛋白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脑损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胸腔

机构

  • 7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7篇陈冠华
  • 2篇梁春杰
  • 2篇陈亚珍
  • 2篇林文朝
  • 1篇吴爱文
  • 1篇陈鸿莲
  • 1篇陈草明
  • 1篇王薇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4月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儿入院后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随访1年,比较2组患儿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6,P=0.018)。治疗6个月后,2组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 d后,2组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41)。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机体各组织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且可降低复发率,远期效果显著。
陈冠华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丙种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
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功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在黄芪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患者CI、EF、FS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可改善心肌功能。
陈鸿莲梁春杰王薇陈冠华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功能病毒唑能量合剂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川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治疗,B组采用丙种球蛋白1g/kg治疗,其余治疗方法两组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热程、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恢复情况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A组下降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陈冠华吴爱文林文朝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效果。方法:以75例胎龄≤35周的早产儿为观察对象,预防组35例接受苯巴比妥负荷量的平均时龄为生后8.2小时,维持量5天。结果:预防组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31%)较对照组(46%)显著降低(P<0.01),同时生后6小时内接受负荷量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13.6%)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生后6小时以后接受负荷量的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61.5%)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结论:研究显示苯巴比妥可显著降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建议对胎龄≤35周的早产儿生后6小时内常规应用苯巴比妥,以期降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陈冠华梁春杰陈草明
关键词:苯巴比妥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心肌炎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IL-10及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究心肌炎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23(nterleukin-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并分析实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包含的所有研究对象的入院治疗时间以及体检参与时间均处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所抽取的患儿共60例,其中心肌炎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研究组),单独心肌炎患儿30例(对照组),另抽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正常组,分析对比IL-10、IL-23和TNF-α水平及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对比发现,研究组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水平高(P<0.05);研究组和正常组对比发现,研究组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水平高(P<0.05);对照组和正常组对比发现,对照组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水平高(P<0.05);研究组有无惊厥患儿对比发现,有惊厥组患儿IL-10、IL-23和TNF-α表达水平高(P<0.05)。结论心肌炎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水平非常高,考虑与患儿疾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陈冠华陈亚珍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23
38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2021年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PE)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8例MPP合并PE患儿及40例单纯MPP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预后表现,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变化情况。结果:MPP合并PE组发病多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且平均年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RP、LDH、Ig A水平、使用全身激素、单纯药物起效时间及出院后胸部影像学吸收时间高于单纯MPP组(P<0.05)。结论:MPP合并PE患儿发热时间更长,预后更差,故在急性期需尽早评估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出院后予以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学检查。
陈冠华陈亚珍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腔积液预后
浅谈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的干预对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对110例患儿进行积极的早期诊断、康复治疗等,并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CCD患儿42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发育落后患儿30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智力低下患儿20例,有效20例;脑性瘫痪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CP垣MP患儿8例,有效4例,无效4例。0~1岁患儿78例,显效31例,有效3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74%;1~2岁患儿3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88%。结论早期诊断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基础,越早治疗,收效越好,值得临床推广。
陈冠华林文朝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