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

作品数:44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蛋白
  • 11篇细胞
  • 11篇梗死
  • 10篇血管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9篇动脉
  • 8篇缺血
  • 8篇脑出血
  • 8篇出血
  • 7篇动脉狭窄
  • 7篇褪黑素
  • 7篇黑素
  • 6篇脑出血大鼠
  • 6篇胶质
  • 5篇蛋白酶
  • 5篇再灌注
  • 5篇急性
  • 5篇胶质细胞
  • 4篇星形

机构

  • 4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峨县人民医...

作者

  • 44篇陈志
  • 33篇李吕力
  • 28篇李燕华
  • 23篇李晓峰
  • 21篇范秉林
  • 21篇韦俊杰
  • 21篇陈渊
  • 17篇肖继东
  • 14篇钟维章
  • 14篇韦旋
  • 10篇张丽香
  • 7篇蔺心敬
  • 4篇周礼圆
  • 3篇覃艳艳
  • 2篇林慧琼
  • 2篇罗永坚
  • 2篇王夏薇
  • 2篇李晶晶
  • 1篇马隆佰
  • 1篇黄慧雯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国临床新医...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褪黑素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模型组)、褪黑素干预组(褪黑素组);组内随机分为...
李晓峰张丽香李吕力钟维章陈渊陈志李燕华肖继东
文献传递
丹皮酚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病过程TLR2通路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李晓峰李吕力郭远瑾陈志肖继东李晶晶韦旋封浑覃艳艳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214)。背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部炎症,HSE具有高病死率、病情严重等特点。HSV感染过程中大量促炎细胞因子...
关键词:
关键词:疱疹病毒性脑炎丹皮酚
脂蛋白脂酶基因Ser447stop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脂蛋白脂酶基因Ser447stop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脑出血患者71例,对照组8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法)检测脂蛋白脂酶基因Ser447stop多态性,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Ser447stop C等位基因为80.0%,G等位基因为20.0%;脑梗死组分别为93.1%、6.9%,脑出血组分别为90.14%、9.86%;脑梗死组、脑出血患者组G等位基因检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CC基因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CG基因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组血清三酰甘油(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组血清Apo AⅠ、ApoB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脂蛋白脂酶基因Ser447stop多态性与脑卒中有一定关联,LPL Ser447stopG等位基因突变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林慧琼刘晓春李吕力钟维章滕晓茗张德敏陈志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脑梗死脑出血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形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监测微循环血流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VEGF和Ang-1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组织病理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要轻于模型组,微循环血流量(47.32±6.58)明显高于模型组(40.51±7.96)(P<0.05)。模型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24±0.021),(0.099±0.014)]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18±0.018),(0.095±0.016)](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47±0.019),(0.124±0.02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36±0.023),(0.118±0.018)](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上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VEGF和Ang-1来保护梗死灶周围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韦俊杰李晓峰李吕力李燕华张丽香陈渊范秉林陈志封浑
关键词:依达拉奉缺血再灌注脑动脉闭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
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n=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吸烟、机械通气、糖尿病、吞咽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意识水平、第1天皮质醇及IL-4升高、入院时平均美国国立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及幕下脑梗死脑梗死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死(OR=2.67)、COPD(OR=2.77)、入院第1天皮质醇升高(OR=3.26)、IL-4升高(OR=2.83)、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OR=3.78)及幕下脑梗死(OR=3.12,)与卒中后感染显著相关(P<0.01),是脑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相关因子及不同区域脑梗死可能对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范秉林李吕力韦俊杰钟维章陈志李燕华
关键词:免疫抑制脑梗死
甲强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甲强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影响。方法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通过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为抗原诱导。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甲强龙组、EAE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脑的CD80和CD86表达水平。结果甲强龙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轻于EAE组,大脑CD8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AE组(P<0.05),而CD86表达明显高于EAE组(P<0.05)。结论甲强龙能改善EAE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CD80表达并上调CD86的表达。
李吕力韦俊杰李晓峰李燕华陈渊范秉林张丽香陈志肖继东韦旋王夏薇封浑
关键词:甲强龙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CD80CD86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钟维章陈渊李吕力陈娟带李燕华范秉林肖继东陈志
题来源与背景:脑卒中是最常见的人口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位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约40%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供血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供血区域缺血坏死,从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及体征。抗栓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髓鞘碱性蛋白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片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实验组术前5 d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5 mg·kg^(-1)·d^(-1)灌胃,每天1次;模型组、假手术组于术前5天以等量0.9%Na Cl溶液进行灌胃,每天1次。实验组、模型组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清创缝合。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取脑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梗死灶周围MBP、GFAP及NSE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NSE为0.18±0.02,GFAP为0.11±0.00,MBP为0.19±0.02;模型组NSE为0.11±0.03,GFAP为0.14±0.04,MBP为0.11±0.02,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SE为0.14±0.02,MBP为0.14±0.0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FAP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有利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可能与阿托他汀对大鼠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有关。
高敏李吕力韦俊杰李晓峰李燕华张丽香范秉林陈志封浑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阿托伐他汀髓鞘碱性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不同形态腔隙性脑梗死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形态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广西脑卒中中心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根据DWI特征,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梗死形态分为椭圆形和串珠形。对两种形态脑梗死患者的人口形态特征、危险因素、入院和出院时的NIH卒中评分以及出院3个月后Ranking评分进行评估,同时分析其卒中机制。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其中串珠状脑梗死69例(36.5%),而椭圆形脑梗死120例(63.5%)。两组患者的基线无差别。然而串珠形梗死组最大梗死直径较椭圆形组大(13.8±2.3mmvs10.6±3.2mm,P=0.006)。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同样在串珠形脑梗死组较椭圆形组更常见(24.6%VS.5.0%,P=0.009)。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在串珠形脑梗死患者更差(30.5%vs.10.8%,P=0.01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串珠形脑梗死病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OR=7.55,95%CI:1.73~33.25,P=0.010),而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有关(OR=5.75,95%CI:1.53~28.70,P=0.030)。结论在穿支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中,串珠状脑梗死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显著相关。
范秉林张玲李燕华陈志陈渊李吕力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核磁共振预后
75岁以上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年龄≥75岁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12例,根据年龄分为≥75岁组33例,<75岁组79例,对比分析2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置入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
陈渊陈志钟维章李燕华李晓峰李吕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