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钛缆改良张力带加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钛缆改良张力带加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48.7岁(18—75岁);左膝15例,右膝21例。骨折AO分型:34-C2型11例,34-C3型25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改良组16例,男7例,女9例;采用钛缆改良张力带加环扎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采用钛缆普通张力带加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12、48周膝关节主动屈曲最大度数及术后4、12、48周膝关节Bostman评分。结果36例患者出院后获平均12.3个月(12,1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改良组患者术后1、2、4、12和48周膝关节主动屈曲最大度数(73.6°±4.2°、87.8。±4.2°、115.4°±4.7°、128.6°±3.5°、136.4°±2.5°)均较对照组患者(65.5°±4.1°、79.4°±4.0°、99.9°±5.0°、119.2°±5.4°、129.8°±4.4°)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4、12和48周膝关节Bostman评分[(25.4±1.0)、(27.2±1.1)、(28.1±0.7)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23.5±1.2)、(25.8±0.9)、(27.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与钛缆普通张力带加环扎方法比较,钛缆改良张力带加环扎能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 吴强王欣朱晓彬陈思锋
-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
-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完全负重与部分负重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完全负重与部分负重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生物型THA术后完全负重与部分负重对比的临床研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430例患者(461侧髋关节)。结果显示:完全负重组与部分负重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WMD(95%CI)分别为1.61(-0.61,3.84)、0.08(-1.19,1.34)]。完全负重组术后3月内股骨柄下沉量较部分负重组大(WMD=-0.12,95%CI:[-0.22,-0.01]),术后2年及≥2年时股骨柄下沉量无统计学差异[WMD(95%CI)分别为-0.03(-0.31,0.25)、-0.02(-0.37,0.33)]。末次随访时骨长入例数、出现点接合及假体周围透亮线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现有研究,生物型THA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假体松动率。
- 陈思锋胡东才张炜齐勇建铁楷王建平陈廖斌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META分析
- 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吻合神经的交指皮瓣在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吻合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同时应用微型外固定架(HoffmannlI型)固定伤指及供指,共计15例。供区行患肢上臂内侧的全厚皮片游离植皮覆盖。术后次日进行伤指、供指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4周断蒂。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法)。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及供皮区植皮均存活,创面I期愈合。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并用TAM法评价,优21指,良9指,优良率100%。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伤指皮瓣区指腹饱满,色泽正常,质地柔韧,外观满意,无疼痛。供指植皮区有6例发生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为5.2~9.8mm,平均为6.4mm。结论带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的外形,而且有利于皮肤感觉的恢复;运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交指皮瓣有利于术后的护理及手部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 张炜余黎李宁陈思锋王林陈廖斌
- 关键词:微型外固定架手指软组织缺损
- 关节镜下髌骨去神经化治疗髌骨软化症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去神经化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髌骨软化症患者共16例20膝,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关节镜下Coblation等离子刀头沿髌骨周围消融一圈以行髌骨去神经化...
- 陈廖斌王华齐勇建陈思锋
-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关节镜疗效
- 止血带对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总结评价止血带对初次全膝关表面节置换术(TKA)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止血带与非止血带对TKA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62位患者。其中止血带组325例,非止血带组337例。结果显示使用止血带减少TKA术中失血量232.4ml(WMD=-232.43,95%CI:[-328.83,-156.03]),但增加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2.11,95%CI:[1.06,4.18]),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术后显性失血量(WMD=-5.80,95%CI:[-176.25,164.64])、总失血量(WMD=67.36,95%CI:[-58.74,193.46])及血栓事件发生率(RR=3.50,95%CI:[0.75,16.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止血带可减少TKA术中失血量,但不能减少总失血量。止血带的使用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止血带与否不影响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
- 张炜陈思锋李宁邓宇铁楷王华陈廖斌
- 关键词:止血带失血血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