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惠仁

作品数:187 被引量:61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0篇细胞
  • 77篇造血
  • 69篇干细胞
  • 65篇造血干
  • 65篇造血干细胞
  • 61篇干细胞移植
  • 57篇造血干细胞移...
  • 55篇基因
  • 54篇骨髓
  • 53篇异基因
  • 52篇白血
  • 52篇白血病
  • 41篇骨髓移植
  • 35篇淋巴
  • 3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3篇抗宿主病
  • 32篇移植物抗宿主...
  • 32篇异基因造血干...
  • 32篇植物抗宿主病
  • 28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113篇北京军区总医...
  • 68篇空军总医院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上海血液学研...
  • 4篇镇江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武汉市普爱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武汉市中心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襄樊市中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85篇陈惠仁
  • 99篇何学鹏
  • 98篇郭智
  • 79篇刘晓东
  • 72篇杨凯
  • 68篇楼金星
  • 64篇陈鹏
  • 63篇纪树荃
  • 60篇张媛
  • 56篇王恒湘
  • 47篇刘静
  • 46篇薛梅
  • 42篇朱玲
  • 24篇阎洪敏
  • 23篇刘兵
  • 17篇王芳
  • 15篇段连宁
  • 15篇闫洪敏
  • 12篇刘丹
  • 9篇丁丽

传媒

  • 19篇中国实验血液...
  • 14篇实用癌症杂志
  • 13篇白血病.淋巴...
  • 1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0篇临床血液学杂...
  • 9篇中国医药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空军总医院学...
  • 5篇中华全科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1篇2016
  • 27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10篇2002
  • 13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25抗体在单倍型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GVHD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CD25抗体(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9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20例单倍型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aGVHD的患者,男13例,女7例,于确诊肠道aGVHD当日给予巴利昔单抗治疗,同时使用甲泼尼龙1 mg·kg-1·d-1静脉点滴,巴利昔单抗分别在第1、4天静脉点滴,每次的剂量是20 mg,如果肠道aGVHD无改善,第2周再重复使用,分析治疗疗效,观察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为5例,总有效率75.0%.使用巴利昔单抗后1~12 d,患者肠道aGVHD症状开始缓解,平均取得缓解时间为7 d.随访时间6~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在完全缓解的10例中8例持续完全缓解无aGVHD复发;2例aGVHD复发患者,再次用巴利昔单抗取得缓解.9例生存,最长存活64个月,其中4例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另外5例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Kaplan-Meier生存计算2年无病生存率为47.5%.结论 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HSCT后发生的肠道Ⅲ~Ⅳ度aGVHD疗效显著,未增加白血病复发和感染率.
陈惠仁何学鹏杨凯楼金星刘晓东郭智陈鹏刘兵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型巴利昔单抗
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预处理方案以改良BUCY方案为主,移植后监测CMV—DNA,分析CMV感染的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45岁,平均年龄23.8岁,其中共12例发生CMV血症,发生率为24%,首次检出CMV—DNA中位时间是移植后50天(36—72),CMV定量范围为2.4×10^3-6.2×10^6拷贝/mL,其中6例为CMV相关性出血性膀胱炎,2例为CMV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抗CMV治疗后全部患者CMV—DNA转阴。结论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高,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郭智陈惠仁杨凯刘晓东楼金星何学鹏张媛陈鹏王芳
关键词: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复发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段连宁纪树荃陈惠仁王恒湘闫红敏朱培瑜
关键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BMT复发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新方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 (BMT)供者应用G CSF和受者接受连续免疫抑制剂及加CD2 5单克隆抗体 (单抗 )预防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单倍体移植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38例白血病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BMT ,供者应用G CSF动员 7d后采集骨髓 ;受者应用连续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 ,临床观察移植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三系造血重建 ,移植后粒细胞 >0 .5×1 0 9 L及血小板 >2 0× 1 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第 1 9天和 2 3天 ,植入直接证据检测证实完全供者造血 ,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 4例 ,发生率为 1 0 .5 % ,无病存活大于 6个月可评价慢性GVHD 2 8例 ,均发生慢性GVHD ,表现轻微和局限 ,其中广泛性慢性GVHD 3例 ,发生率为 1 0 .7%。免疫功能恢复的结果显示 ,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动态观察免疫细胞计数的变化 ,CD3+、CD8+、CD1 9+、CD56+细胞在 1 2个月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CD4+细胞在移植后 1 8个月内恢复。随访中位时间 1 2个月 (6~ 2 6个月 ) ,死亡 1 2例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2年估计无病生存率为 (68.4± 6 .0 ) % ,存活病例Karnofsky评分大于 90 %。结论 经G CSF动员的骨髓与连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特别是CD2 5单抗应用于未去T细胞单倍体相合BMT急性重度GVHD的预防 ,对移植物植入。
纪树荃陈惠仁王恒湘阎洪敏刘静薛梅朱玲
关键词: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
单倍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性白血病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受者联合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单倍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  8例难治复发性儿童白血病患儿中 ,高危急性非淋巴白血病 1例 ,急性淋巴白血病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及以上的病例 6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1例 ,在清髓性预处理后接受单倍体供者的骨髓。供者应用G CSF 2 5 0 μg,连用 7d后采髓 ,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预防除环孢菌素A(CSA)和氨甲蝶呤 (MTX)外 ,在 - 4至 - 1d(移植前为“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5mg/ (kg·d) ,+7d(移植后为“ +”)开始加服霉酚酸酯(MMF)。结果  8例患儿均植入成功 ,中性粒细胞大于 0 5× 10 9/L和血小板大于 2 0× 10 9/L的中位天数分别是 18d(范围 16~ 2 1d)和 19 5d(范围 17~ 2 7d)。急性Ⅱ°~Ⅳ°GVHD发生 4例 (5 0 % ) ,其中 2例急性Ⅱ度肠道GVHD ,2例急性Ⅲ度肠道GVHD ,可评价的 5例患儿均发生慢性GVHD ,无一例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是 5 10d(范围 390~ 72 0d) ,死亡 3例 ,其中死于急性GVHD 2例 ,死于感染 1例。无病存活 5例。结论 单倍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是一种有效和安全方法 。
陈惠仁纪树荃王恒湘贾烨辉刘静阎洪敏薛梅朱玲潘世平肖名华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血病儿童
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allo-HSCT治疗的儿童复发难治性ALL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9岁(1~ 14岁);B-ALL 14例,T-ALL 6例;移植时复发未缓解10例,复发后取得2次或者3次缓解10例;6例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4例仅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主要为白消安、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部分患儿加用阿糖胞苷、依托泊苷或司莫司汀及接受全身照射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1、+3、+6、+11天).移植后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均获重建造血,移植后1个月供者细胞嵌合率均为100%.移植后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2.5d(9~23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15d(12~40d).随访至2014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2 ~ 50个月),8例发生急性GVHD,11例发生慢性GVHD,因GVHD死亡2例,感染死亡1例,复发死亡2例,共死亡5例,其余15例患儿生存,全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75%.结论 单倍型allo-HSCT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ALL安全可行,长期生存率提高,移植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并未增加.
朱枫陈惠仁郭智刘晓东何学鹏楼金星杨凯张媛陈鹏
关键词: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儿接受父/母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为探讨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的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对8例白血病儿童(1.9岁-9岁)接受父/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疗效进行了评价。对5例患儿采用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它包括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Ara-C/CTX/TBI);对另外3例不加TBI,单用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Bu/Ara-C/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措施包括供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受者接受环孢菌素A(CsA)、氨甲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联合治疗。结果显示: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的平均天数是16天,血小板数大于20×109/L的平均天数是17天,骨髓植活的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移植后急性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仅1例发生急性肠道Ⅱ-Ⅲ度GVHD(1/8);5例出现慢性GVHD,其中4例为局限性慢性GVHD,1例为泛发性(合并有肺部GVHD)。在180天内无移植相关死亡,期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髓系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中位随访33个月(范围7-56月),2例死亡,均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1例移植后22月死于供者源复发。结论:对儿童白血病进行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时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闫洪敏纪树荃陈惠仁段连宁朱玲刘静薛梅丁丽王恒湘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儿童白血病
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的特点。方法:通过HLA基因型和血型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判定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供者源白血病复发,并分析移植前疾病特点、复发后治疗和预后。结果:4例患者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7-15个月供者源复发,复发白血病均为高危急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程度较轻,3例复发患者1-3个月内死亡。结论:复发与移植前的高危状态有关,且多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刘静王恒湘纪树荃朱玲陈惠仁薛梅段连宁阎洪敏丁丽
关键词:异基因复发人类白细胞抗原PCR-SSP
一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过程
2010年
郭智谭晓华何学鹏陈惠仁张健伟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肝脾诊治体温波动对症治疗浅表淋巴结
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探索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  1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HLA 2~ 3个位点不匹配亲缘骨髓移植。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γ射线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 ,供者应用G CSF 2 5 0 μg/d ,连用 7d后采髓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除用环孢菌素A(CsA)和甲氨蝶呤 (MTX)外 ,在移植前第 4天~第 1天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5mg·kg-1·d-1,移植后第 7天开始加用霉酚酸酯 1.0g/d。结果 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 19d(13~ 2 3d)和 2 1d(16~ 32d)。 5例 (33.3% )发生急性Ⅱ~Ⅳ度GVHD ,其中急性Ⅱ度肠道GVHD 2例 ,急性Ⅲ度肠道GVHD 2例 ,急性肠道和肝脏Ⅳ度GVHD 1例。可评价的9例患者中 8例发生慢性GVHD ,无一例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 395d(110~ 6 90d) ,死亡 6例 ,其中死于急性GVHD 3例 ,死于感染 2例 ,复发死亡 1例。无病存活 9例 ,其中 6例存活在 1年以上。结论 供者应用G CSF后采髓 ,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 ,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 ,有效地降低了急性重症GVHD发生 ,提高了无病生存 。
纪树荃陈惠仁王恒湘贾晔辉阎洪敏刘静朱玲薛梅周琳丽潘世平肖名华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白血病组织相容性抗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