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皮肤
  • 2篇综合征
  • 2篇哮喘
  • 2篇小儿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点刺试验
  • 1篇电子胃镜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婴儿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皮肤淋巴...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三体
  • 1篇三体综合征
  • 1篇内酰胺酶
  • 1篇皮肤点刺

机构

  • 6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陈波
  • 4篇郑瑞丰
  • 4篇谢永武
  • 2篇王峰
  • 2篇宋玫
  • 2篇谭娴玲
  • 1篇周彬
  • 1篇朱小瑜
  • 1篇周玲飞
  • 1篇陈蓉蓉
  • 1篇杨海斌
  • 1篇伍平
  • 1篇邹外一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8-三体综合征合并后鼻孔闭锁一例
2001年
杨海斌陈波朱小瑜
关键词:18-三体综合征并发症后鼻孔闭锁儿童病理
珠海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常见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屋尘螨、粉尘螨等25种常见过敏原对209例哮喘的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5.65%。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和海产品类。结论: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最常见为屋尘螨。
谢永武宋玫谭娴玲周玲飞郑瑞丰陈波
关键词: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
小婴儿细菌性肺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临床探讨
2008年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在1-4月婴儿细菌性肺炎中的发生率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以双纸片法检测ESBLs,kirby-Bauer(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05-2006年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的总发生率为32.1%和35.3%。ESBLs的发生率在重症肺炎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状态,且逐年上升,对亚胺培南耐药株未发现,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产ESBLs株仍有较强的抗菌效果。结论:小婴儿细菌性肺炎中产ESBLs菌株已相当高,重症细菌性肺炎更为显著,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ESBLs的主要菌株。临床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第3代头孢菌素,以有效控制产ESBLs细菌的产生,治疗ESBLs引起的感染以碳青霉烯类最佳。
陈波谢永武周彬陈蓉蓉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细菌性肺炎耐药性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6例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结膜充血和口唇潮红、皲裂,而颈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出现率相对较低。血液检查除血小板明显升高外,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常明显升高,多有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也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冠状动脉损伤多为轻度扩张,未见有重度扩张的病例,治疗转归方面没有比典型川崎病有更严重的倾向。结论:结膜充血,口唇潮红,肛周潮红脱屑,冠状动脉改变,脏器损伤,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白蛋白降低,肝酶及心肌酶升高,以上表现可作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减少对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陈波邹外一王峰郑瑞丰
关键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血管丙种球蛋白类
珠海地区儿童变应性疾病及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珠海地区儿童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人数8042例,患病人数324例,患病率4.0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98%、2.93%。性别、呼吸道感染、天气变化、其它变应性疾病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正确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仍较低。结论:珠海地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哮喘发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规范化的吸入治疗比率较低。
谢永武宋玫郑瑞丰谭娴玲陈波王峰伍平
关键词:哮喘儿童患病率流行病学
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166例胃镜检查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应用Olymus-GIF-XQ240电子胃镜对我院175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175例胃镜检查有异常者为166例,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15.43%,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并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胃溃疡以胃窦溃疡多见,胃、十二指肠炎的发生率为94.86%,小儿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十二指肠炎,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最多见,慢性糜烂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也不少见,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为59.04%,其中消化性溃疡病例检测幽门螺杆菌均为阳性。结论:目前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对有消化道症状的小儿要重视胃镜检查,要常规作幽门螺杆菌检测。
陈波谢永武郑瑞丰
关键词: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电子胃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