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
- 作品数:79 被引量:5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脑肿瘤瘤周水肿MSCT灌注成像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肿瘤瘤周水肿的MSCT灌注特点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脑肿瘤(胶质瘤20例,转移瘤17例,脑膜瘤21例)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和CT灌注扫描。瘤周水肿区分为近侧和远侧两个部分,对照分析近侧、远侧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PS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P<0.05);各种脑肿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CBF、CBV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PS值高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良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侧瘤周水肿区的灌注参数有助于准确评价脑肿瘤瘤周水肿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良恶性脑肿瘤的鉴别。
- 任广陈爽耿道颖
- 关键词:脑肿瘤脑水肿X线计算机血液动力学
-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A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TIA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P和颈动脉CTA。评价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选取20名无TIA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26例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死。脑CTP检查正常9例,异常17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死。结论脑CTP结合CTA对评价TI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徐方元陈爽关颖叶春梅秦少华徐瑛王建民陈晓荣韩云学叶春燕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灌注成像血管造影术
- 髌骨位置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相关性的MRI研究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运用MRI分析髌骨位置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对临床的意义。方法对1052例患者(男506例、女546例)的膝关节MRI进行分析,其中髌骨软化症患者299例(男100例、女199例)。分为1~19、20~39、40—59、≥60岁组,计算阳性率。用Insall—Salvati法测量所有受检者的髌韧带长度(L)及髌骨纵径长度(P),计算出L/P值。分别用t检验或x。检验对所获数据进行比较,进而研究髌骨位置与髌骨软化症的相关性。结果髌骨软化症的总阳性率为28.4%(299/1052),女性为36.4%(199/546),男性为19.8%(100/506),女性高于男性(P〈0.01)。1—19岁组髌骨软化症患者16例(16.8%,16/95),20~39岁组71例(17.9%,71/396);40~59岁组116例(33.2%,116/349);≥60岁组96例(45.3%,96/212),髌骨软化症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增高。正常组与髌骨软化症组L/P值分别为1.15±0.15、1.24±0.17,正常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13±0.15,1.17±0.14;男性与女性髌骨软化症患者分别为1.20±0.17、1.26±0.16;各年龄组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1~19岁病变组与正常组L/P值分别为1.384-0.25、1.244-0.16,20—39岁病变组与正常组分别为1.244-0.17、1.154-0.16,40—59岁病变组与正常组分别为1.24±0.16、1.12±0.12,≥60岁病变组与正常组分别为1.21±0.16、1.12±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髌骨软化症的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增高,高位髌骨与髌骨软化症的发病有关。
- 陆薇陈爽杨军
- 关键词:髌骨软骨软化症磁共振成像
- 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5
- 2001年
- 目的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3D-CTA和3D-CT检查。阳性结果259例,其中脑血管病199例。筛检阴性53例,其中DSA、MR或手术证实41例,假阴性5例(12.2%)。结果与DSA、MR以及术中观察比较:①脑动静脉畸形3D-CTA确诊率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②脑动脉瘤3D-CTA确诊率90.9%,假阳性4%;假阴性5.1%;③Moyamoya确诊率84.6%,对于脑底动脉环闭塞部位的判断,准确率38.5%;④脑动静脉瘘和静脉性血管畸形3D-CTA确诊率100%;⑤颅脑肿瘤与邻近骨性结构关系的确诊率100%,与邻近脑血管关系的确诊率63.2%;⑥颅、眶骨性病变确诊率100%。结论3D-CT/3D-CTA技术为颅、颈血管性病变、颅骨相关病变和颅内高血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高度准确、无创性的手段。
- 吴劲松陈爽毛颖周良辅陈衔城左长京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CTA3D-CT
- 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微骨折术后修复组织的MRI定量评估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定量 MRI评估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微骨折术后早期和中期软骨修复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2012年在我院运动医学科进行微骨折治疗的踝关节OCD患者20例,在术后312个月(早期)及1224个月(中期)分别进行两次踝关节 MRI 扫描及临床疗效评分。MRI 扫描序列主要为3D 双回波稳态序列(3D-DESS)、T2-mapping和T2 STIR序列,分别用于测量修复组织的厚度指数、T2指数及修复区下骨髓水肿(BME)体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评分系统(AOFAS)评估临床疗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早期和中期修复组织的定量 MRI 参数(厚度指数、T2指数、BME体积)及AOFAS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定量 MRI参数与AOF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微骨折术后中期修复组织的厚度指数高于早期(分别为0.813±0.104和0.687±0.123,P<0.05),T2指数低于早期(1.109±0.171和1.392±0.174,P<0.05),BME体积小于早期(0.646±0.70和0.992±0.924,P<0.05);AOFAS评分高于早期(85.050±7.660和76.750±9.419,P<0.05)。厚度指数、T2指数及BME 体积与 AOFAS 评分均存在相关性(r=0.412、-0.531和-0.357,P值均小于0.05)。结论:踝关节OCD微骨折术后损伤区逐渐填充,修复组织逐渐成熟, BME范围逐渐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定量MRI与临床疗效存在相关性。MRI 3D-DESS、T2-mapping、T2 STIR能从修复厚度、组织生化构成和BME等方面全面有效评估踝关节OCD微骨折术后的修复情况。
- 鹿蓉乔洋陶虹月尚西亮冯晓源陈爽
- 关键词: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微骨折
- MR动态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前后中的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价MR动态减影血管造影(MR-DS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前后的价值和限度。方法22例AVM患者,在栓塞前后均行MR-DSA、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MR质子加权成像(PWI)和DSA检查,同时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独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MR-DSA和DSA在22例AVM栓塞前后的瘤巢大小及分类上结果一致,MR-DSA能够显示AVM栓塞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瘤巢及引流静脉显影推迟17例,瘤巢变小13例(其中完全消失4例),与DSA符合率为100%。与DSA相比,MR-DSA没有显示瘤巢内动脉瘤和栓塞后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直径变小各1例,而3D-CEMRA对此显示清晰。栓塞后的PWI与栓塞前相比,22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高信号。结论MR-DSA是1种快速、有效、无创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能提供AVM栓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信息,MR-DSA、3D-CEMRA和PWI应在AVM的随访中相互结合,综合运用。
- 陈爽冯晓源Danille BaleriauxTherry Metens
- 关键词:MR血管造影脑动静脉畸形减影DSA检查血液动力学改变
-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后电子束CT三维血管造影的评价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电子束CT三维血管造影(3D-EBCTA)在评价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后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和方法:选择11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术前和术后的3D-EBCTA和 DSA对照研究,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法(SSD)进行重建。结果:与DSA相比,术前3D-EBCTA对瘤巢、供血动脉(来源、数目及形态)和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和81.8%,术后瘤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处理情况显示满意率为100%。结论:3D-EBCTA无创、价廉,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好方法,在术后随访方面可替代DSA,但在术前诊断上尚不能取代DSA。
- 陈爽冯晓源沈天真陈星荣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 一种安全型标本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标本收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箱体和设在箱体底部用于箱体移动的行走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一个横向空腔和多个竖向空腔,且所述横向空腔的顶部与多个竖向空腔的底部之间设有多孔筛板,所述多孔...
- 李维嘉徐英陈爽张雷武韵恒
- 文献传递
- 髌腱腱病患者髌股关节排列的磁共振成像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髌腱腱病患者中髌股关节的排列状态。材料和方法:36名运动员60膝参加本研究,其中髌腱腱病组21例共30膝,正常对照组15例共30膝。受试者以双侧(无症状成人)或患侧(髌腱腱病患者)膝接受MRI检查,在屈膝0°位非负重及负重15%体重状态下分别进行扫描。选取髌骨中部切面图像,测量滑车沟角、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以及髌骨外侧偏移量。结果:两组均在负重后髌股适合角减小、髌骨倾斜角减小、髌骨外侧偏移量增大(P<0.05)。髌腱腱病组在非负重状态下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负重后髌骨外侧偏移量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髌骨外侧偏移量负重前后之差也较正常对照组小(P<0.05)。结论:髌腱腱病患者存在髌股排列异常,负重后髌骨外侧偏移量低于正常。
- 华英汇陈世益翟伟韬陈爽李云霞陈疾忤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跟腱腱病的UTE-T2*序列及临床评估
- 乔洋陶虹月华英汇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