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
-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公安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培工作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地位。立足当今、前瞻未来,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的重大突破,必将对民警教育培训理念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 胡东武陈爽吴迪谭汉明许新建王冉吕灿文
- 论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被引量:5
- 2013年
- 公安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长期处在高度紧张危险的工作状态使公安民警存在潜在的心理危机。可从心理学视角入手,分析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探寻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 陈爽
-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
- 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综述被引量:5
- 2014年
- 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理念影响,当代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当代教育心理学除在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发展迅猛,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重大突破,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 胡东武陈爽吕灿文吴迪谭汉明周沃欢
-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 我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的发展被引量:2
- 2013年
- 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一是改革转型初期的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主的"打击模式";二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的以社会管理为主体,重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管理模式";三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中形成的以网络为主导的"虚拟模式"。三种模式遵循了我国确立综合治理初期综合化、法制化、专业化的基本理念,随着社会转型而逐步创新发展,积极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
- 马俊霞陈爽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医疗场所治安现状和对策研究
- 2020年
- 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重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对医务人员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整体越来越好,但是极端涉医案件在全国仍时有发生,医疗场所的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医疗场所的治安现状与影响的分析,以及重要指示批示和法律法规的归纳,提出加强医疗场所安全的相关建议,期望通过保障医疗场所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中心的落地“保驾护航”。
- 刘腾浩陈爽汪玉叶
- 从一起案件看激励测试在测谎中的重要作用
- 2016年
- 为了更好地评价激励测试在测谎中的价值,在一起故意杀人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采用激励测试,显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图谱反应。分析结果显示激励测试在测谎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测谎测试的准确率,检测被测试人是否适合测谎,为测后审讯工作做好铺垫。
- 钟红陈爽聂丽君廖宏亮
- 关键词:审讯测谎
- 广州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被引量:4
- 2013年
- 近年来,公安队伍中因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而导致的问题逐渐增多,调查报告结果反映了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严峻。针对警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该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引起的,包括了警察危险恶劣的职业环境、工作超负荷、职业危机感、权益保障因素、恶意投诉和执法环境等职业压力因素以及不能兼顾家庭等因素。应借助心理科学,重视民警心理服务,打造"健康心理,幸福生活,快乐工作"警队。
- 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民警心理压力课题组刘炳强易国喜周沃欢刘哲胡东武陈爽林丹林丹
-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压力
- 警察临战心理调适与行为规范及法律意识培养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全国警务伤亡事件中的大多数伤亡是由于民警在执法行动中警惕性不高,安全意识不强所致。因此,强调执法安全,增强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重视警察临战心理及调适,遵从警察临战行为规范等,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 陈爽黄贤生
- 关键词:实战训练
- 遏制极端恐怖主义的战略系统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极端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有着特殊的规律性和致命弱点。综合运用软实力打击极端恐怖主义,如正解正道宗教、揭露恐怖主义邪教实质、绝不向恐怖主义妥协、推进文化教育和发展少数民族多样化经济等,配合军事打击,可以获得系统战略优势,可能是彻底根治极端恐怖主义的正确出路。
- 胡东武刘德明陈爽刘展波张长生
- 关键词:系统论
- 人工智能对警务训练工作模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 2024年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警务训练中的应用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警务训练工作模式的前瞻性影响,及其在提升训练效率、增强技能实践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潜力。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等,为警务训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人工智能技术在警务训练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模拟真实执法环境,帮助受训人员在安全环境下积累经验,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个性化设计训练方案,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受训民警,从而提升训练效果。研究以人工智能在警务训练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展示其在模拟实战、战术决策、人员评估等领域的实际贡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训练场景,能让警务人员在逼真的环境中锻炼应对能力,而基于大数据的训练需求分析,则能针对犯罪模式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内容,确保训练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在警务训练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训练的专业性和精准性,还为警务训练的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然而,也需关注由此带来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人机关系等伦理与法律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警务训练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有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技能磨炼,从个体训练到团队协作的全方位升级。同时,政策的引导、技术的规范以及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将成为警务训练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为警务训练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期推动警务工作模式的创新与进步。
- 胡东武陈爽彭海红
- 关键词: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