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处理
  • 2篇再免
  • 2篇再免疫
  • 2篇听功能
  • 2篇自身免疫
  • 2篇磷酰胺
  • 2篇环磷
  • 2篇环磷酰胺
  • 2篇耳蜗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异体
  • 1篇同种异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浸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后
  • 1篇内耳
  • 1篇内耳组织

机构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篇吴皓
  • 3篇陈立
  • 3篇向明亮
  • 2篇卢娜
  • 2篇潘俊
  • 2篇黄琦
  • 2篇张治华
  • 2篇李蕴
  • 1篇程岚
  • 1篇施俊
  • 1篇李幼瑾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免疫豚鼠听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高阳性率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以供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病的研究。方法白色红目豚鼠97只,其中32只用于制备内耳抗原,其余分为试验组(n=47)和对照组(n=18)。试验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进行预处理,2 d后用粗制内耳抗原行皮下多点接种,接种后4、6、8、10、12、14、20 d,接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对照组Ⅰ不行任何处理,组Ⅱ仅行环磷酰胺预处理,不行粗制内耳抗原接种。结果接种后4 d时,试验组ABR阈值提高10 dB以上的动物占67%;接种后8 d时为86%,14 d时仍为60%,至接种后20 d时,所有动物ABR阈值恢复正常。结论将豚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粗制内耳抗原只需单次接种,即可建立听力损害高发生率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
向明亮吴皓黄琦张治华卢娜潘俊李蕴陈立
关键词:自身免疫耳蜗听功能
同种异体内耳组织免疫后豚鼠内耳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一高阳性率、可供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病研究用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为86只豚鼠,其中32只用于制备粗制内耳抗原.其余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42只,对照组1、2各6只.将实验组动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2 d后用粗制内耳抗原行皮下多点接种,分别于接种后4、6、8、10、12、14、20 d时用光镜观察动物内耳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其血清中IgG、IgM、C3、CH50、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对照组1不行任何处理,对照组2不接种内耳抗原,余同试验组.结果接种后豚鼠耳蜗、前庭、内淋巴囊等部位出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尤以前庭阶、鼓阶、螺旋神经节区域及耳蜗底圈等部位为重.接种后4 d时,67%动物内耳有炎性细胞浸润;8~12 d时,100%动物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接种14 d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接种6~14 d时,内耳尚有血管周围炎、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内淋巴积水等改变.结论将豚鼠采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及同种异体内耳抗原接种,可建立一高阳性率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
向明亮吴皓黄琦李幼瑾程岚施俊陈立
关键词:细胞浸润
豚鼠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免疫对其ABR阈值的影响
2005年
目的建制一高阳性率、可供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病研究用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方法采用270~370g重的白色红目豚鼠97只作为实验对象,其中32只用于制备粗制内耳抗原,47只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预处理2d后,再用粗制内耳抗原行皮内多点接种。动物于接种后4、6、8、10、12、14、20d(分别为6、7、7、6、9、6、6只)接受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正常对照18只,组1(12只动物)不行任何处理,组2(6只动物)仅行环磷酰胺预处理,不行粗制内耳抗原接种。结果实验组动物接种后4d时ABR阈值升高10dB以上者为67%,8d时为86%,14d时仍为58%,接种后20d时所有动物ABR阈值恢复正常。结论将豚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用粗制同种异体内耳抗原只需单次接种即可建立听力损害发生率高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动物模型。
向明亮吴皓张治华卢娜潘俊李蕴陈立
关键词:自身免疫耳蜗听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