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清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增生
  • 7篇增生性瘢痕
  • 7篇瘢痕
  • 7篇细胞
  • 5篇医用聚丙烯酰...
  • 5篇纤维细胞
  • 5篇聚丙烯酰胺水...
  • 5篇成纤维细胞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细胞影响
  • 3篇胶原
  • 2篇炎细胞
  • 2篇炎细胞浸润
  • 2篇异黄酮
  • 2篇增生性瘢痕成...
  • 2篇增殖
  • 2篇三羟基异黄酮
  • 2篇术后
  • 2篇培养大鼠

机构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陈艳清
  • 17篇李世荣
  • 11篇曹川
  • 7篇刘剑毅
  • 6篇王珍祥
  • 6篇杨东运
  • 6篇毋巨龙
  • 4篇毕胜
  • 3篇戴霞
  • 3篇冯智
  • 2篇覃霞
  • 2篇汪丽萍
  • 2篇李丹
  • 1篇姚恒
  • 1篇陶灵
  • 1篇夏珊
  • 1篇李晓格
  • 1篇邓向东
  • 1篇刘怡
  • 1篇李钢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美容...
  • 2篇中国美容与整...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美容与整...

年份

  • 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皮下注射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局部炎细胞浸润及颈淋巴结DC聚集情况的动态变化
<正>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强、无色透明的聚合物类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剂用于体表和体内各种凹陷性缺损的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定可接受材料的评价要求,但由于制作过程...
陈艳清李世荣
文献传递
颞浅血管蒂筋膜瓣覆盖修复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加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全耳廓再造术后支架外露。方法 12例行耳颞部皮肤扩张全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其中自体软骨支架外露7例,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外露5例,均采用带颞浅血管蒂筋膜瓣转移...
曹川李世荣毋巨龙王珍祥杨东运陈艳清毕胜李丹
文献传递
严重头皮撕脱伤延迟救治5例临床观察
目的严重头皮撕脱伤合并多种并发症是整形科的严重急症,本文总结本科近年来共收治5例严重头皮撕脱伤(撕脱面积占头面部皮肤总面积50%以上,头皮挫裂伤严重)延迟救治经验。方法 5例均为严重头皮撕脱伤,救治时间超过伤后10h,均...
冯智李世荣曹川陈艳清
文献传递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体外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强、无色透明的聚合物类水凝胶,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剂用于体表和体内各种凹陷性缺损的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定可接受材料的评价要求,但由于制作过程中可能...
陈艳清李世荣
关键词: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填充剂共刺激分子
文献传递
大鼠皮下注射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局部炎细胞浸润及颈淋巴结DC聚集情况的动态变化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在很多病理过程中唯一激活初始型T细胞反应。DC是否参与了机体对MPAHG...
陈艳清李世荣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细胞浸润颈淋巴结抗原递呈细胞
文献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AT1在增生性瘢痕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AT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表达,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全部标本取自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整形外科患者,正常皮肤标本11例(为整形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增生性...
陈艳清李世荣曹川王珍祥毋巨龙杨东运刘剑毅
文献传递
膨体聚四氟乙烯修复鼻底凹陷畸形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修复鼻底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者15例,其中唇裂术后继发畸形6例,外伤引起5例,先天发育不对称4例,依据患者不同的鼻底凹陷情况选择不同规格及形状的进行填充。结果术后随访1年~2年,1例发生感...
陈艳清李世荣王珍祥曹川杨东运毋巨龙
文献传递
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
目的观察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腋皱襞两个小切口修剪皮下大汗腺治疗腋臭50例,随访38例。手术范围在腋毛生长区并向周边扩展0.5cm,在手术范围上半部、下半部的各中外1/3交界处作两条平行的小切...
陈艳清毕胜石思银刘剑毅李世荣
文献传递
三羟基异黄酮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在Genistein作用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Genistein可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Bax、Caspase-3等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
曹川李世荣冯智陈艳清夏珊姚恒陶灵覃霞
关键词:三羟基异黄酮增生性瘢痕BCL-2BAXCASPASE-3
三羟基异黄酮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三羟基异黄酮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25、50、100μmol/L三组,以加DMSO溶剂为对照组,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胶原合成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三羟基异黄酮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P<0.05),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100μmol/L浓度组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三羟基异黄酮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可能成为治疗瘢痕及纤维化疾病的有效药物。
曹川李世荣陈艳清冯智刘剑毅覃霞李丹戴霞
关键词:三羟基异黄酮增殖胶原增生性瘢痕纤维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