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花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六六家庭叙事中的女性意识被引量:3
- 2011年
- 受不同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女性意识开始注入"人"的质感,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女子格外注重家庭、伦理的思维定势被突破,大多数女作家开始基于对妇女屈辱卑微地位的反抗和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责任感,有意识地弱化并掩盖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将"做人"置于首位,并竭力通过家庭这一寻常而重要的特殊场景与视角来凸显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六六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与国外双重文化背景下仔细打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认识到家庭之于妇女不单纯是一种爱情的体验和归宿,而是与女性解放、观念进步、性别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理性思考。
- 陈艳花
-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语文教改新思考
- 2011年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功能有了新变化,大学语文应当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反映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民族文化精髓的窗口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应通过新教材的编写强化世界各民族经典文学,讲授篇目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优秀文化精神;在教学方式上,应倡导大学生用理性的眼光认识世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陈艳花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 从传播学视阈看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等新媒介日益成为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媒介。在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为观察视角,拟从传播学视阈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
- 陈艳花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学视阈新媒介环境
- 从批判视角思考大众文化下的浮滥英雄
- 2010年
- 英雄,作为人类理想人格的终极化身,是人类永远的光荣和梦想。在这个充满物欲和喧嚣的后现代消费时代,大众文化中层出不穷的英雄母题,其大多数结果是开出一朵朵有英雄之名而无英雄之实的浮滥之花;大众文化下的浮滥英雄给我们带来的只是片刻的刺激和娱乐、长久的空虚和无聊。我们拒绝浮滥英雄,因为这些浮滥英雄不仅仅浪费的是社会宝贵的资源和我们宝贵的时间,更亵渎了我们对英雄纯真的感情和英雄神圣的灵魂,污染了人类纯净的精神家园。我们不愿意保持沉默,我们期待有关各方能够做出积极回应和改进,少一些浮滥英雄,多一些真诚英雄。
- 陈艳花
- 关键词:大众文化
- 网络传播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民族文化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和传承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保留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载体,物质方面包括建筑、服饰、饮食、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精神方面如语言文字、诗歌、歌舞、画作、风俗、节日、婚嫁制度、礼仪等。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
- 陈艳花梅琼林
-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渝东南网络传播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实践
-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域族群文化传播路径与传播模式——以乌江流域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族群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延伸,而传播是社会变革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强有力的影响工具,能够对社会文化变迁发挥巨大的作用,且可通过控制它来为流域族群文化发展作贡献。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把前所未有的网络带进人们的家庭和生活中,打破了客观现实与媒介真实之间的区别,形成了新的经验模式和主体性,政治、伦理、文化和个体身份被重新建构,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文化及族群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乌江流域族群文化为保持并发扬自身文化特征,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全球化大熔炉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必须理性认识飞速变革的移动传播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探寻传播新路径,构建传播新模式。
- 陈艳花
- 关键词:流域族群文化
- 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传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少数民族窥望他民族形象,展示本民族形象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梳理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大众传播新格局,分析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的影响,并就如何运用大众传播有效促进重庆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提出对策。
- 陈艳花
- 关键词:大众传播少数民族
-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传媒与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6
- 2012年
-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介以其低门槛和开放性使人类置身于一种崭新的生活环境和信息传播环境。这对于少数民族窥望他民族形象,展示本民族形象而言,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指出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新闻传媒出现新格局,新闻传媒对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就如何运用新闻传媒有效促进重庆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提出三点建议。
- 陈艳花
- 关键词:新闻传媒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