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营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太空用超支化聚硅氧烷聚酰亚胺透明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太空用超支化聚硅氧烷聚酰亚胺透明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将含苯基硅烷与含氨丙基硅烷两种单体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体系中通过水解缩合反应,经抽真空除去反应生成的小分子挥发物,得到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并将其用于...
- 张秋禹雷星锋张和鹏陈营姚盼孙婉露
- 文献传递
- 聚醚酮改性BMI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FT-IR(红外光谱)法、Kissinger-Crane法、Ozawa法和T-β(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研究了PEK(聚醚酮)改性BMI/DBA(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Kissinger-Crane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与Ozawa法的求解结果相近,PEK改性BMI/DBA的固化反应遵循1级反应机制;BMI/DBA/PEK树脂体系的固化温度为130~210℃,后处理温度为240℃。
- 吴寅张秋禹陈营魏晓莹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聚醚酮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固化动力学
- PES/PEK改性BMI树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醚砜(PES)/聚醚酮(PEK)(简称B/D/P/P)改性树脂体系。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性、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并对不同配比PES/PEK增韧后树脂体系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K/PES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在合适的配比下,5wt%PEK/PES的加入就可使改性体系较纯的基体树脂体系冲击强度增加68.5%,弯曲强度增加50.8%。另外,改性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也较纯的体系以及单一热塑性塑料改性体系有所提高。PES/PEK同时加入效果比PES和PEK单个加入的改性效果明显。
- Ali Nazakat吴寅张秋禹陈营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酮改性
- 一种无水体系溶胶-凝胶法制备抗原子氧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体系溶胶-凝胶法制备抗原子氧聚酰亚胺杂化薄膜。是将烷氧基硅烷单体在聚酰胺酸体系中与有机酸反应,获得含硅溶胶的聚酰胺酸,经热酰亚胺化后获得了一系列含硅聚酰亚胺杂化薄膜。与以往的溶胶-凝胶法相比,该方法没有...
- 张秋禹雷星锋张和鹏陈营姚盼孙婉露
- 文献传递
- 制备超支化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s)具有超支化聚合物和聚酰亚胺的综合性能,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良好的溶解性能。总结了用AB2型单体、A2+B3型单体和A2+B′B2型单体合成HBPIs的方法,并对其性能及应用进行了说明。AB2型单体难以合成,A2+B3型单体聚合虽然具有易制备和可以修饰结构的优点但容易产生凝胶化反应,用A2+B′B2型单体制备HBPIs可避免凝胶化反应,有利于实现HBPIs的大规模生产。
- 陈营张秋禹任杰孙九立
- 关键词:超支化聚酰亚胺
- 一种A<Sub>2</Sub>+B′B<Sub>2</Sub>+B<Sub>2</Sub>型超支化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A<Sub>2</Sub>+B′B<Sub>2</Sub>+B<Sub>2</Sub>型超支化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由二酐单体,三胺单体,二胺单体进行缩聚形成聚酰胺酸溶液,接着进行酰亚胺化反应所形成;通过...
- 张秋禹陈营姚盼雷星锋张和鹏孙婉露
- 文献传递
- 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将四官能度硅烷单体、二官能度硅烷单体以及含氨基的三官能度硅烷单体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通过水解缩合反应,经抽真空除去反应生成的醇,得到不同氨基含量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合成含...
- 张秋禹雷星锋张和鹏厉向杰张宝亮陈营
- 单分散大粒径P(GMA-St)微球的制备被引量:3
- 2012年
-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P(GMA-St)微球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 马明亮张秋禹刘燕燕王为强陈营
- 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将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比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在40℃~60℃的环境下反应40~...
- 张秋禺吴寅顾军渭陈营周艳阳
- 文献传递
- 聚醚酮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了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醚酮(PEK)(B/D/P)改性树脂体系。分析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讨了PEK的含量对B/D/P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PEK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8%(质量分数)PEK的加入可使纯B/D树脂冲击强度增加61.8%,弯曲强度增加51.3%),对树脂的耐热性也有一定提高。
- 吴寅张秋禹陈营Ali Nazakat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聚醚酮韧性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