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钢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雕塑
  • 3篇受众
  • 2篇雕塑家
  • 2篇公共艺术
  • 1篇雕塑语言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取向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观念
  • 1篇艺术中心
  • 1篇意图
  • 1篇统治地位
  • 1篇托尼
  • 1篇人化
  • 1篇作者意图
  • 1篇美学
  • 1篇美学内涵
  • 1篇经济中心
  • 1篇互动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陈钢

传媒

  • 1篇美术
  • 1篇美术观察
  • 1篇雕塑
  • 1篇福建艺术
  • 1篇中国美术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试谈材料语言的表现性——以托尼·克拉格作品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材料是雕塑家最为基础、最为直接地用于呈现个人观念的媒介,材料拥有独立性,是能够有效传递出雕塑作品形式意蕴与美学内涵的物质。材料作为一种雕塑语言.与体积、空间等形式语言相互依存,同时,其语义在不断变化的雕塑形态中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它所具备的形式意味同样也包含着不同层面的观念性。
陈钢
关键词:材料语言表现性托尼雕塑家美学内涵雕塑语言
浅析布德尔雕塑被引量:1
2008年
布德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的法国已经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艺术中心。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也触动了艺术家敏感的神经。不可避免地艺术领域中发生了深刻彻底的革命。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上,野兽派的作品给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学院式艺术观念给予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学院传授的艺术基础概念——透视、明暗、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陈钢
关键词:雕塑艺术中心经济中心艺术观念统治地位
论公共雕塑的受众心理取向
2016年
雕塑家、作品和观众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作品传递出作者意图以感染观众,观众以其个人化的视角、阅历、体验乃至情感对作品做出相应的解读。
陈钢
关键词:雕塑家心理取向受众作者意图个人化
公共艺术与受众的互动联系被引量:1
2016年
公共艺术是拓展和提升空间环境,展示艺术精神和文化品质的物质载体。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公共性社会的体现。公共艺术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公益性、互动性等特征。多样化的当代艺术形式以及受众与空间关系的变化,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
陈钢
关键词:公共艺术互动受众
论公共艺术导入与受众解读
2016年
公共艺术与受众的关系,是交流与分享的关系,体现出的是公共艺术的特质——公共性。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得一般性的公共场域获得了精神性的导入,其蕴含的文化功能,是在视觉基础上传达出的文化消费观。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创作者与观看者,均为构成公共艺术的必要元素。人、作品、环境,这三者相互之间构成了紧密的内在关联。
陈钢
关键词:公共艺术受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