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玲 作品数:23 被引量:137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期妊娠引产后清宫时机的选择对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引产后清宫时机的选择对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入院行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共120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胎儿娩出后72小时阴道彩超提示宫内残留且残留物最大径线≤3 cm,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者,给予米非司酮片25 mg口服12天,不予清宫;于胎儿娩出后14天再次复查阴道彩超,仍提示宫内残留者及时清宫,未提示者不清宫;对照组:胎儿娩出后72小时阴道彩超提示宫内残留且残留物最大径线≤3 cm,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者,及时行清宫术。于清宫术后第1、3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情况、术后第3月卵泡晚期子宫内膜厚度、术后行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孕产次、妊娠周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月晚卵泡期对子宫内膜测量厚度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自觉月经量减少者,两组在第1月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到第3个月两者感觉上就没有明显差异了P>0.05。而在术后第4个月复查宫腔镜是,我们观察组正常宫腔比例达71.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发生宫腔粘连的患者中,观察组多为轻度(Ⅰ-Ⅱ)粘连,而对照组中重度(Ⅲ、Ⅳ)达10%,轻度粘连者数量上也多于对照组,但由于数例较少,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引产后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推迟清宫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保护妇女生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陶晓玲 熊俊 方敏 李芸芸负压吸引术中吸引压力及吸引时间控制对高危早期妊娠近期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术中控制压力及时间对高危早期妊娠流产的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早期高危妊娠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均行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研究组控制手术压力为100~350 mm Hg,宫腔操作时间≤75 s;对照组按照手术标准控制压力于150~450 mm Hg,不限制宫腔操作时间。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负压大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术后闭经及宫颈粘连情况等。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时间、宫腔操作时间和宫腔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宫腔压力与孕囊大小呈正相关(P<0.05);宫腔内操作时间与年龄、孕周、孕囊大小和宫腔压力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闭经、宫颈粘连、宫内残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4个月随访,两组宫腔粘Ⅰ~Ⅳ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压力和宫腔操作时间是影响术后第3个月卵泡期子宫内膜厚的因素(P<0.001)。结论对于高危早期妊娠实施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中,控制压力及时间等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减轻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更好的保护患者子宫内膜。 陶晓玲 王燕 廉红梅 徐真 唐静 熊俊关键词:负压吸引术 近期疗效 复方米非司酮片应用于子宫切口妊娠流产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片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的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用药方式分为米非司酮组(单方组,n=8例)和复方米非司酮组(复方组,n=10例),比较其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出血时间及血β-hCG下降情况、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转经时间等。结果:复方组术后出血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优于单方组(P<0.05),术中出血、服药不良反应及术后转经时间与单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在终止子宫切口妊娠中的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陶晓玲 郎雁 熊俊 唐静关键词:复方米非司酮 子宫切口妊娠 血Β-HCG 持续性单纯宫内无回声的临床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持续性单纯宫内无回声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持续性单纯宫内无回声患者共3759例,并收治1例因单纯宫内无回声于外院清宫后血β-HCG下降不良,进一步转诊至我院处理的患者,共计3760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点及特殊临床结局。结果3760例患者中,3745例患者的临床结局为稽留流产,15例患者的临床结局为非稽留流产。非稽留流产患者中,有11例患者术后第一天查血β-HCG下降>50%,其病理报告均提示为“葡萄胎”;有3例患者术后第一天查血β-HCG较前不降反升,幅度均<15%,其病理报告均为“蜕膜组织”,因病理报告时间具有延后性,故均及时行盆腔超声检查,提示为异位妊娠,并及时进行腹腔镜检术;1例外院转诊来院患者,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幅度较小,我院复查发现血β-HCG为8754mIU/mL,盆腔超声提示为间质部妊娠,并行腹腔镜检术+左侧间质部切开取胚术。结论临床工作中超声提示持续性单纯宫内无回声患者大部分表现为稽留流产,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葡萄胎和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因此清宫前后均应密切监测血β-HCG,注重病理检查,必要时复查盆腔超声,谨防葡萄胎和异位妊娠,防止漏诊误诊。 陈德军 廉红梅 熊俊 杜欣 陶晓玲 盛瑸樾关键词:盆腔超声 稽留流产 葡萄胎 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效果评估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综合效果,探讨最合适的避孕措施。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评估分析两组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及非希望妊娠停用情况。结果:口服避孕药组珍珠指数0.62,不良反应发生率7.0%,非希望妊娠停用率4.5%;IUD组珍珠指数2.63,不良反应发生率13.5%,非希望妊娠停用率9.0%。结论: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各有利弊,整体评估口服避孕药优于IUD;同类不同品种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口服避孕药以优思明、IUD以吉妮环的临床效果最佳。 陶晓玲 王燕 郎雁 熊俊关键词:避孕 口服避孕药 宫内节育器 复方米非司酮应用于紧急避孕150例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应用于紧急避孕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对比房事后120h内要求紧急避孕女性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13'服复方米非司酮(每片含米非司酮30mg和双炔失碳酯5mg)1片,对照组口服左炔诺孕酮0.75mg(1片),并于12h后追加左炔诺孕酮0.75mg(1片),观察其避孕效果、不良反应、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避孕有效率85.21%,对照组为70.63%;治疗组在服药1周内发生阴道出血9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恶心呕吐5例,感觉乳房胀痛、下腹坠痛各2例;对照组恶心呕吐6例,感觉乳房胀痛、下腹坠痛各3例。治疗组月经提前7~10d8例,月经推后7—10d11例;对照组分别为16和7例。结论复方米非司酮应用于紧急避孕效果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陶晓玲 熊俊关键词:米非司酮 避孕 复方米非司酮片应用于子宫切口妊娠流产疗效的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片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的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用药方式分为米非司酮组(8例)和复方米非司酮组(10例),比较其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出血时间及血β-hCG下降情况、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转经时间等。结果:复方米非司酮组术后出血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术中出血、服药不良反应及术后转经时间与米非司酮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在终止子宫切口妊娠中的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陶晓玲 郎雁 熊俊 唐静关键词:复方米非司酮 子宫切口妊娠 血Β-HCG 稽留流产术后早期随访对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术后早期随访干预对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院行稽留流产清宫手术的患者400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于术后第1、3、6月进行随访及早期干预,术后6月后行孕前准备并试孕;对照组术后42 d接受电话随访,其后不经过随访,于术后第7个月起行孕前检查并试孕。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情况、术后第6月卵泡晚期子宫内膜厚度、术后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术后6~12月受孕率。结果研究组在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及月经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6月卵泡晚期子宫内膜厚度、术后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术后1年内受孕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的随访观察,监测其月经、子宫内膜情况,适时进行宫腔镜检查,早期诊断宫腔粘连,对改善患者预后,保护妇女生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陶晓玲 张元珍 王燕 熊俊关键词:稽留流产 简易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5例报道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CSP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29.00±19.49ml,手术平均用时175.60±58.35分钟,术后住院天数5.00±1.87天,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为34.40±9.97天,月经恢复正常时间33.00±8.09天,术中1例发生膀胱不完全破裂,术后1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未发生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例月经量减少,余月经量均正常。结论:对于部分Ⅱ型和Ⅲ型CSP,单孔腹腔镜手术可以去除病灶,同时行子宫下段修复,且微创、安全。 杜欣 刘玉兰 冯同富 叶常鸿 陶晓玲 黄燕明 陈璐 金晶 王燕关键词:单孔腹腔镜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5±10.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0±14.5)ml,住院时间为(5.5±2.0)d、明显短于对照组(8.0±2.5)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成为临床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郎雁 王燕 段洁 姚冬梅 陶晓玲 刘玉兰关键词:多发性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