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梅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酒精生产中的循环经济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是一种生态型、节约型的经济模式。长期以来,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等问题始终制约着酒精生产行业的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酒精行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其环境危害。从酒精生产中的原料选择、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新的酒精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酒精生产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着眼点。
- 钮劲涛陶梅金宝丹
- 关键词:循环经济酒精生产清洁生产
- 不同因素对水力压裂促抽煤层瓦斯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为揭示不同因素对水力压裂促进煤层瓦斯抽采的影响,保障煤矿安全开采,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建立包含损伤场、应力场和渗流场的煤层压裂和抽采统一数学模型,运用Comsol联合Matlab软件求解,结合现场试验,验证统一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模拟分析钻孔间距、注水压力、煤体弹性模量和地应力等因素对水力压裂及瓦斯抽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试验与模拟得出的压裂贯通时间较吻合;压裂损伤区在抽采孔处贯通是有效抽采煤层瓦斯的关键;压裂贯通时间与煤层弹性模量成线性增加关系,与垂直地应力、钻孔间距成指数增加关系,与注水压力成指数降低关系。
- 范超军李胜兰天伟罗明坤杨振华陶梅
- 关键词:水力压裂瓦斯抽采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油泥吸附剂孔隙特征对油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油泥吸附剂的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及孔隙结构对水中油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泥吸附剂比表面积可达300 m^2·g^(-1)以上,不同活化条件下制得的油泥吸附剂DFT比表面积分布差别很大,分布于1 nm^2 nm孔径范围内的比表面积较大的油泥吸附剂对水中油类污染物质的吸附效果较好,油泥吸附剂的孔隙形状以平行板结构的夹缝孔为主,对水中油类污染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 陶梅梁尚文
- 关键词:BET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隙结构
- 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泥沙和除草剂的去除效果被引量:27
- 2013年
-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大量使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研究通过在土槽上进行浑水冲刷试验,定量研究了禾本科草本植被过滤带(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inn.)Spreng和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 (Thunb.)C.Tanaka)对径流、泥沙、以及阿特拉津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禾本科草本植被过滤带能有效拦截径流,拦截率可达88%;并显著降低泥沙和阿特拉津流失量,但其作用效果受泥沙和阿特拉津的进水浓度影响较大。当进水泥沙浓度为20、40、60g/L时,植被过滤带对泥沙的拦截率分别为95%、93%、85%;当进水阿特拉津浓度为0.3、0.6、0.9mg/L时,植被过滤带对阿特拉津的拦截率分别为95%、92%、91%。另外,植被过滤带对泥沙和阿特拉津的拦截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开始后第1、10、20、40、60分钟的泥沙拦截率分别为97%、95%、93%、91%、87%,阿特拉津拦截率分别为97%、93%、90%、86%、84%;同时,阿特拉津出流浓度与径流量有显著相关关系(r1=0.88,r2=0.93,r3=0.94),表明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阿特拉津出流浓度和出流量。研究证实,植被过滤带能有效降低阿特拉津随径流流失量,对阿特拉津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 肖波萨仁娜陶梅王庆海
- 关键词:除草剂植被径流阿特拉津植被过滤带
- 酸化曝气破乳对乳化油去除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人工配制的乳化油含量为40 mg/L的水样为处理对象,在p H为3~4条件下,采用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对乳化油水样进行曝气处理,然后投加适量的絮凝剂进行破乳反应,经沉淀后投加浮选剂聚合硫酸铁进行浮选。结果表明,4种絮凝剂对乳化油去除效果分别为:硫酸铝投加量0.6 mg/L,乳化油去除率为84.2%;氯化铁投加量0.6 mg/L,乳化油去除率为88.9%;聚合氯化铝投加量0.5 mg/L,乳化油去除率为92.5%;聚丙烯酰胺投加量0.6 mg/L,乳化油去除率为95.5%。这是由于p H为3~4时,絮凝剂可以与酸根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脂肪酸或脂肪醇,从而破坏了乳化油的稳定性,实现破乳。酸化曝气破乳工艺设备简单、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尤其适用于酸性含乳化油废水,有效提高了乳化油的去除率,为含乳化油废水的破乳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陶梅梁尚文李晓波孙璐
- 关键词:乳化油破乳絮凝浮选
- 植被过滤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2年
-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它引起的水体污染显著超过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工业点源污染。植被过滤带介于水体和陆域之间,在流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径流量及其中的污染物,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佳措施之一。综述了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净化机理、植被过滤带的最佳宽度及长期有效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被过滤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陶梅萨仁娜
-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
- 絮凝剂破乳及pH对破乳效果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40 mg/L的乳化油水样为处理对象,分别采用4种常用絮凝剂进行破乳实验,确定了每种絮凝剂破乳可行投加量和沉降时间:硫酸铝浓度2.5 mg/L、沉降30 min;三氯化铁浓度3 mg/L、沉降60 min;聚合氯化铝浓度1.5 mg/L、沉降60 min;聚丙烯酰胺浓度0.5 mg/L、沉降90 min。在该条件下研究了pH对不同絮凝剂絮凝破乳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絮凝剂破乳效果均受pH影响,而无机絮凝剂破乳效果受pH影响显著。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在pH=7时乳化油去除率最大,分别为62%和80.7%,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在pH=8时乳化油去除率最大,分别为77.6%和85.2%。
- 陶梅孙璐梁尚文
- 关键词:乳化油絮凝剂破乳PH
- 玉米基燃料乙醇的综合效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开发燃料乙醇部分替代汽油使用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论证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可行性,以玉米基燃料乙醇为例进行了生命周期内的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玉米基燃料乙醇不仅能在总量上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效益,更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指出了目前玉米基燃料乙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 钮劲涛陶梅金宝丹
- 关键词: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分析
- 煤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钻孔瓦斯抽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揭示渗透率各向异性对钻孔瓦斯抽采的影响,假设煤层是一种孔隙-裂隙结构的弹性连续介质,构建各向异性渗透率方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建立考虑气-水两相流的煤层流固耦合模型,结合试验测得的煤层不同方向上的渗透率,模拟确定煤层瓦斯抽采的合理钻孔间距和钻孔布置方向。结果表明:由于渗透率各向异性,在钻孔附近形成椭圆形的压降区域,该区域向煤层边界扩展,逐渐变为鼓形;在模拟工况下,抽采120天内达标的合理钻孔间距应为2.346~2.598 m;钻孔与最大渗透率方向的夹角越大,瓦斯抽采量越大,钻孔布置方向与煤层最大渗透率方向应保持较大夹角。
- 范超军李胜兰天伟杨振华罗明坤陶梅
- 关键词:瓦斯抽采各向异性钻孔方向
- 煤层双重介质模型及瓦斯抽采合理布孔间距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为使瓦斯抽采效果在技术、经济方面达到最佳,研究了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和钻孔的合理布孔间距。将煤层视为双孔隙双渗透率弹性介质,推导了煤基质、裂隙渗透率演化方程,综合考虑了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煤层双重介质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钻孔瓦斯抽采模拟,分析了钻孔间距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钻孔间距的瓦斯压力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先快速下降再趋于平缓,且钻孔间距越小,瓦斯压力下降越快;随着钻孔间距的增大,O点消突时间逐渐增加,与钻孔间距呈二次方关系;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钻孔间距5 m时瓦斯抽采效果最佳。
- 李胜张浩浩范超军陶梅
- 关键词:安全工程瓦斯抽采双重介质流固耦合钻孔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