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芝瑞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压力变化及网状切开减压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明确烧 (烫 )伤后创面组织间压力变化 ,为创面的早期愈合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脑脊液压管测定烧 (烫 )伤患者创面局部组织间压力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将创面随机分网状小切口减压治疗组 (减压组 )与常规治疗组 (非减压组 ) ,观察记录烧 (烫 )伤后早期组织间压力变化 ,对创面愈合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即使是浅Ⅱ度烧 (烫 )伤 ,组织间压力较正常也显著升高 ,随着烧 (烫 )伤深度的加深 ,组织间压力也显著增加 ,肢体环形烧 (烫 )伤组织间压力高于非环形烧 (烫 )伤 ,平均浅Ⅱ度 (32 78± 2 72 )cmH2 O、深Ⅱ度 (34 2 8± 2 1 1 )cmH2 O ;对Ⅱ度烧 (烫 )伤 ,网状切开减压后创面组织间压力较减压前显著降低 ,也显著低于非减压组。减压组深Ⅱ度创面愈合较非减压组早 4~ 5d,并发症减少 ;对Ⅲ度烧 (烫 )伤二者无明显区别。结论 对肢体的Ⅱ度环形烧 (烫 )伤 ,早期网状切开减压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 李兆顺胡安军阮士荣雷芝瑞胡秀莲卢青军李晓燕冀建超
- 关键词:烧伤
- 磷烧伤28例钙剂防治并发出血的效果
- 1998年
- 胡安军卢青军雷芝瑞孙秀玲
- 关键词:磷烧伤钙剂并发症出血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修复手热压伤32例报告被引量:3
- 2002年
- 卢青军胡安军雷芝瑞
- 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热压伤手部
- 烧伤手术失血量估计的主客观差异及意义
- 1996年
- 对1993~1995年39例烧伤总面积平均48%(16~96%),三度面积21%(5~80%)病人共71次切痴及肉芽清创手术进行分析,发现为保持病人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每1%创面手术面积输血量在切痴组为65ml,在肉芽手术组为50ml,每1%总手术面积输血量在切痂组为42ml,在肉芽及剥痂组为30ml。术后肉芽手术组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切痂组病人血红蛋白较术前低22g/L,按此计算每1%创面手术面积失血量为130ml,每1%总手术为89ml。由于术者术后对失血量的估计普遍显著低于输血量,从而对术者在心理上造成错觉,认为补充量已满足了失血量,在进行补救前病人已经受48小时以上的贫血状态,有可能影响植皮成活。
- 阮仕荣胡安军李建华李正平卢青军刘新民雷芝瑞
- 关键词:烧伤手术失血量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的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我院自1983年开始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行局部及远方转移,现将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26例,其中男性19例,女侧7例,年龄7~61岁,上肢疤痕22例,下用慢性溃疡3例,热挤压伤及腕部组织缺损1例。其中采用腹部皮瓣18例、胸部皮瓣5例,下肢皮瓣3例。皮瓣最大20×10cm,最小4×2cm。二、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同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移植。 2.皮瓣制备与转移溃疡或疤痕切除术后,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腹壁、侧胸壁皮瓣长宽比例为2:1,下肢横断皮瓣长宽比例为1:1。蒂部可任意选择,用1%美蓝绘出皮瓣形状,沿绘线切至筋膜浅层。
- 胡安军刘新民王培柱李建华雷芝瑞温学民
- 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腹部皮瓣全厚皮片断蒂
- 钙剂对磷烧伤大鼠死亡率的影响
- 1994年
- 钙剂从生化角度作为磷烧伤辅助疗法提出较早,然而对其在磷烧伤中毒防治中的作用并未得到认识,故未常规应用。1978年我院开始以静滴葡萄糖酸钙为主治疗20例磷烧伤病人,烧伤总面积2~75%Ⅲ°0~60%,在保痂情况下均获治愈。临床资料显示静滴葡萄糖酸钙有加速磷排泄。
- 胡安军刘新民阮仕荣李建华雷芝瑞卢青军李春光朱森树
- 关键词:磷烧伤体表面积钙剂治疗热力烧伤
- 钙剂防治磷烧伤中毒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1993年
- 自1978年至1991年,我们共收治20例磷烧伤病人,所有病人创面均经冲洗后行干燥暴露疗法,保痂至少12天以上,经采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结合其它治疗均获治愈。临床资料显示,磷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应用钙剂可避免发生磷中毒,已发生磷中毒者应用钙剂后,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磷的排泄,并促进受损脏器的恢复。
- 胡安军杨智义刘新民李建华雷芝瑞阮任荣卢青军张振海
- 关键词:化学灼伤磷烧伤钙中毒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修复手部电击伤创面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评价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修复手部电击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5年4月~2000年4月,25例电击伤病人行早期清创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并于术后6~18个月随访20例。结果25个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3cm×8cm~11cm×14cm,长宽比为1∶1~5∶1。平均断蒂时间13天。术后6~18个月随访见皮瓣色泽和谐,质地柔软,厚薄相称,外形良好。功能恢复总主动活动度达优良者占60%。神经功能恢复优良者占70%。结论早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手部电击伤可防止创面感染而继发的神经肌腱坏死,避免严重伤残,缩短疗程,免除二次去脂等手术。认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早期修复手部电击伤创面理想的手术方法。
- 卢青军胡安军雷芝瑞胡秀莲
- 关键词:电击伤外科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创面修复
- 汽油致皮肤损伤和中毒处理不当四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胡安军卢青军刘新民李建华雷芝瑞
- 关键词:皮肤损伤汽油中毒
- 耳廓不全性撕脱伤合并烧伤一例
- 2000年
- 【例1】男,40岁。因车祸致右耳不全性撕脱伤合并烧伤2小时入院。查体:头、面、颈、躯干及四肢皮肤35%面积Ⅱ度烧伤,表皮大部分脱落。右耳廓自根部全层撕脱,仅耳垂皮肤相连,合并耳廓皮肤烧伤,撕脱的远端苍白无渗血。立即用肥皂水将创面刷洗干净,然后用双氧水、无菌盐水冲洗,再用1:1000的苯扎溴铵液反复冲洗,庆大霉素液局部湿敷10分钟。将撕脱的皮肤及软骨进行修剪,用6-0无创缝合针线缝合软骨三针,皮肤间断缝合,包扎固定。术后全身给以抗生素静脉滴注,局部热疗,创面应用蛋黄油加庆大霉素湿敷。
- 雷芝瑞刘新民
- 关键词:烧伤并发症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