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魁
- 作品数:40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TJ905细胞增殖特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人胶质瘤TJ90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TJ905细胞,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TMZ(0、50、100、200、400μmol·L-1)干预TJ905细胞,干预不同时间(24、48、72 h)后收集细胞,应用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药物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00μmol·L-1TMZ对TJ90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TMZ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TJ905细胞的密度降低,细胞出现皱缩,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可见散在的细胞碎片;TJ905细胞存活率随着培养液中TMZ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400μmol·L-1TMZ的培养液培养24、48和72 h后TJ905细胞迁移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Z能有效抑制TJ905细胞增殖和迁移。
- 于喜贞韩光魁杨文涛李正友靳峰
- 关键词: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迁移
- 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神经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6年全年在我科就诊的222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前半年(即1月-6月)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
- 马辉福胡亚伟韩光魁张浩杨冬旭郭强靳峰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下肢静脉血栓
- 文献传递
- TMZ对胶质瘤U251细胞及其干细胞TNF-α影响的体内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利用胶质瘤细胞及其干细胞制作裸鼠脑内种植瘤模型,动物水平研究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及其干细胞裸鼠脑内种植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Dl33+干细胞,脑立体定向制作裸鼠脑内种植瘤模型,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干预,观察裸鼠生长行为学变化、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NF-α表达。结果肿瘤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发现干细胞较U251细胞具有更高的侵袭性。RT-PCR检测发现,干细胞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U251细胞(P<0.01)。替莫唑胺(TMZ)对U251细胞及其干细胞TNF-αmRNA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60μmol/L TMZ干预时,干细胞TNF-α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U251细胞(P<0.01)。结论胶质瘤干细胞较U251细胞具有更强的化疗耐药性,这可能是胶质瘤化疗耐药的机制。
- 刘阳李正友杨文涛孔令胜马辉福韩光魁靳峰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
- 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A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B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记录有无再出血,并采用Glasgow结果评分评价,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73.4%、术后再出血率10.0%(3/30),B组分别为76.7%、6.7%(2/3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22,均P〉0.05);两组治疗前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两组手术治疗后3dMMp02水平分别为(20.1±8.7)μg/L、(35.7±8.9)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A组住院时间(8.6±1.5)d,B组为(13.2±1.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与开颅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可减少住院时问,且明显降低MMP-2水平。
- 郭强靳峰陈德勤颜世清孔令胜张浩韩光魁
- 关键词:栓塞治疗性神经外科手术
- 院前使用抗凝剂对颅脑损伤后预防VTE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前,抗凝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在常见心血管疾病救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这种抗凝治疗给颅脑损伤(TBI)后的患者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方面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且TBI后VTE预防性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与TBI的治疗效果明显相关。目前对院前正在抗凝治疗的TBI患者在预防VTE方面抗凝剂的选择、抗凝剂过量的对抗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仍没有成熟统一的观点。院前抗凝剂的使用对TBI后抗凝治疗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院前抗凝剂使用带来的出血等副作用,另一方面TBI能进一步增加改变凝血障碍的可能性。本综述除了总结院前常用的抗凝剂的药物特点,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检测手段的优缺点,目的是对院前已经使用过抗凝治疗的TBI患者在预防VTE方面提供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 黄月明杨冬武李港韩光魁崔昌萌靳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抗凝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
- 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颌内动脉(MA)第二段与大脑中动脉第二段(M2)之间移植搭桥的可行性。方法取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分离颞浅动脉(STA)主干及其分支,测量STA主干近分叉部的血管外径;游离MA第二段,断其远端并测量MA第二段长度和血管外径,以此断端作为吻合口近端;行额颞开颅,打开侧裂池,分离出M2段起始端并测量其血管外径,以M2起始端作为吻合口远端;观察和测量MA第二段与M2起始端之间的行程和距离。结果MA第二段断端的血管外径(2.42±0.20)mm,大于STA主干近分叉处的血管外径(1.70±0.24)mm;颞下窝内MA第二段长度(断端到MA近下颌颈前缘处)为(17.94±1.31)mm;M2下干起始端血管外径为(2.13±0.11)mm;跨过骨窗缘测得MA第二段断端到M2起始端距离是(57.92±1.24)mm,二者之间距离较短且移植路径较直。结论行MA第二段与M2起始端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取材短、移植路径直的优点。
- 高树梓石祥恩柳成荫韩光魁
- 关键词:搭桥术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颞下窝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和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60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缺血型46例,出血型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DSA检查确诊为烟雾病并行以STA-MCA吻合术为主的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结果 5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6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例患者术后因并发左额颞部脑梗死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恶化,1例患者术后1年再次脑出血破入脑室.结论 STA-MCA吻合术能有效改善缺血性烟雾病的症状和降低出血性烟雾病的再出血概率,故STA-MCA吻合术是治疗成人烟雾病合理而有效的术式.
- 李正友孔令胜韩光魁李根华冯嵩刘阳靳峰
- 关键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烟雾病成人
- 神经外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症的防治策略。方法为了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肺栓塞发生,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分期风险评估,并进行早期机械和药物综合防治,观察总结患者临床资料、防治措施和疗效,并将防治策略调整前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住院的652例患者的相应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5例(5.20%),肺栓塞2例(0.31%),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59例(9.05%),无肺栓塞病例发生,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外科疾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早期机械预防和药物防治,可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而且对血肿扩大和死亡率没有影响。
- 马辉福胡亚伟韩光魁张浩杨冬旭郭强孔令胜靳峰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
- 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Th17/Treg平衡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Th17/Treg平衡的关系。方法收集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42例(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对比观察组术前外周血Th17/Treg细胞、IL-17、IL-10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IL-17、IL-10水平在术前、术后1~7 d的变化及脑脊液Th17/Treg细胞、IL-17、IL-10水平在术后1~7 d的变化;分析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变化与外周血Th17/Treg细胞、IL-17、IL-1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外周血Th17细胞、IL-17水平明显升高,Treg细胞、IL-10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时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水平逐渐下降,Treg细胞、IL-10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术后7 d时恢复至正常。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时脑脊液中Th17细胞、IL-17水平逐渐下降,Treg细胞、IL-10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4 d、5 d、6 d、7 d时的颅内压逐渐下降(均P<0.05);术后7 d时颅内压正常。外周血Th17细胞、IL-17与颅内压呈正相关(r=0.541、0.553,均P<0.001),Treg细胞、IL-10水平与颅内压呈负相关(r=﹣0.576、﹣0.572,均P<0.001)。脑脊液Th17细胞、IL-17与颅内压呈正相关(r=0.612、0.592,均P<0.001),Treg细胞、IL-10水平与颅内压呈负相关(r=﹣0.596、﹣0.607,均P<0.001)。结论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Th17/Treg平衡密切相关,可通过动态监测患者外周血或脑脊液中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来评估颅内压变化,这对减少有创颅内压监测、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 胡亚伟韩光魁
- 关键词: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颅内压
- 替莫唑胺对Livin基因过表达的胶质瘤TJ905细胞及其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分析替莫唑胺(TMZ)干预Livin基因过表达的胶质瘤TJ905细胞及其干细胞模型后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胶质瘤TJ905细胞和TJ905干细胞中Livin、Caspase-3/7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磁珠方法从胶质瘤TJ905细胞系中分选出CD133阳性胶质瘤干细胞,采用慢病毒过表达技术建立Livin过表达的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的TMZ干预细胞模型48 h,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反转录PCR检测药物干预后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Livin、Caspase-3/7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胶质瘤TJ905细胞中Livin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同源TJ905干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MZ能抑制胶质瘤TJ905细胞及其干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增殖速度,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3)TMZ能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诱导Caspase-3/7的表达,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ivin基因转染后胶质瘤干细胞细胞周期G0/G1增加明显,而TJ905细胞周期则是G2/M期少量增加;TMZ干预细胞模型后,TJ905干细胞过表达组在S、G2/M停滞,对照组则是在S期停滞;TJ905细胞过表达组在S期停滞,对照组G2/M则是低浓度诱导停滞,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诱导作用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Z可以通过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诱导Caspase-3/7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变化来降低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
- 李根华冯嵩韩光魁马文渊刘臣孔令胜靳峰
- 关键词:LIVIN替莫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