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宇
- 作品数:2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实时温度监测对微波消融紧邻胆囊肝肿瘤的作用
- 目的探讨实时温度监测对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e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胆囊床旁肝肿瘤的作用。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59例,66个结节,最大径为0.9~4.7 cm,...
- 张德东于晓玲梁萍程志刚韩志宇于杰刘方义
-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实性占位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年龄22~87岁(平均61.3±15.5岁),共152个病灶,大小0.6~9.7 cm(平均3.1±1.9 cm)。采用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脏实性占位病变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分析其灌注特点。结果经病理学证实,137个为恶性病变(127个肾透明细胞癌、8个肾乳头状癌及2个肾嫌色细胞癌);15个为良性病变(13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2个肾嗜酸性细胞瘤),均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征。137个恶性病变中98个(71.5%)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快速增强,104个(75.9%)表现为髓质晚期或延迟期快速廓清,即“快进快出”,并125个(91.2%)具有假包膜的恶性病灶周边环状高增强。病灶直径D≤2 cm,表现为均匀增强为主;2 cm〈D≤4 cm,表现为不均匀“蜂窝状”增强;D〉4 cm,表现为不均匀增强伴大片坏死。15个良性病变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缓慢或与肾实质同步增强,随后延迟期缓慢廓清,即“慢进慢出”。与病理诊断比较,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6.1%、73.7%,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72.3%、71.1%、19.1%),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及99.2%,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0%及9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及0.062,〉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鑫梁萍于晓玲于杰程志刚韩志宇刘方义穆梦娟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肾脏实性占位影像诊断
- 虚拟导航辅助微波消融肝肿瘤的离体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辅助微波消融肝脏肿瘤在离体实验中的准确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虚拟导航系统辅助微波消融治疗常规超声显示不清的肝细胞肝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离体实验中,将离体牛肝的CT扫描图像与超声图像采用外定标的方法进...
- 于晓玲刘方义梁萍程志刚韩志宇于杰董宝玮
- 文献传递
- Cruveihier-Baumgarten综合症的超声诊断
- 目的:介绍 Cruveihier-Baumgarten 综合症的超声表现,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例临床疑诊为 Cruveihier-Baumgarten 综合症的病例进行彩超检查...
- 刘村李欣韩志宇王旸任贺鲁通普布次仁梁萍
- 文献传递
- 171例肝恶性肿瘤经皮微波消融疗效及并发症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e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措施。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171例患者274个结节,最大径0.9-5.7cm,平均(2.3±0.9)cm。肝细胞癌143例234个结节,肝转移癌16例25个结节。肝内胆管细胞癌12例15个结节。对≤1.7cm结节单点消融,>1.7cm者采用多点消融。治疗后规律性随访2-26个月,随访期间以原治疗病灶区域内或周边增强影像出现新发病变为局部肿瘤进展。结果对171例274个结节行微波消融治疗,单个病灶治疗平均时间为(474.0±228.0)s。PMWA后1个月行增强CT、超声造影或MRI检查显示261个结节内部或边缘无增强表现,达完全消融,13个结节内部或边缘有增强,未达完全消融,技术有效率为95.3%(261/274)。经2-26个月随访,局部肿瘤进展率8.8%(24/274)。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为1.1%(3/274),包括肝脓肿1例(抗感染和置管引流后治愈),1例为胆囊壁水肿、轻度增厚;另1例为治疗区下方相邻处肝边缘感染性病变。无与微波治疗重度损伤及相关死亡。结论 PMWA时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附加方法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 张德东于晓玲梁萍程志刚韩志宇于杰刘方义
- 关键词:肝肿瘤微波消融并发症超声检查
-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 目的:手术切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疗法,而肝转移癌的数目、部位、肝外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导致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切除比例仅为20~30%.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
- 周福波于晓玲梁萍程志刚韩志宇于杰刘方义谭水莲
- 门静脉癌栓的CT三维可视化研究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评价
- 目的探讨门静脉癌栓的CT三维可视化研究,PVTT的三维重建,1251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路径设计、植入数目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分析我院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2例的1 25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情况,治疗前常规增强cT薄扫...
- 黄辉梁萍于晓玲程志刚韩志宇吴文波张民战勇贾莹
- 文献传递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疗效的早期预测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疗效早期预测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定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年龄18~75岁之间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预进行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超声影像和CT影像可...
- 杨晓伟于晓玲刘方义戴广海吴志勇梁萍于杰韩志宇程志刚周福波谭水莲
- 关键词:超声造影直肠癌肝转移
-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生存状态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消融时间在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的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详细记录患者使用中药情况,根据服用中药时间分高暴露、低暴露和无暴露3个队列。结果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纳入统计305例,其中男性253例,女性52例;患者年龄56.24±11.19岁;高暴露队列105例、低暴露队列93例、无暴露队列107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灶数目、病灶大小、最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暴露、低暴露及无暴露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9.2%(74/107)、50.5%(47/93)、61.9%(65/105),低暴露组的1、2年复发、转移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0.009),高暴露组的1年复发、转移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2年的复发、转移率虽低于无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相比,1、2年的复发、转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80、0.306)。3组总的病死率分别为39.3%(42/107)、30.1%(28/93)、28.6%(30/105)。3组的1年生存率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暴露组3年的累计生存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服用中药为保护因素,低暴露与高暴露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48、0.693,回归系数分别为-0.434、-0.367。结论对于微波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微波消融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并由此提高3年生存率。
- 王建彬杨宇飞韩志宇程志刚于晓玲梁萍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医药治疗队列研究
- 门静脉癌栓的CT三维可视化研究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评价(附两例报告)
- 目的探讨门静脉癌栓的CT三维可视化研究,PVTT的三维重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路径设计、植入数目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分析我院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2例的~(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情况,治疗前常规增...
- 黄辉梁萍于晓玲程志刚韩志宇吴文波张民战勇贾莹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碘放射性核素三维可视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