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引发剂
  • 2篇弹性体
  • 2篇丁二烯
  • 2篇双锂引发剂
  • 2篇热塑性
  • 2篇热塑性弹性
  • 2篇热塑性弹性体
  • 2篇锂引发剂
  • 2篇两步法
  • 2篇聚丁二烯
  • 2篇二烯
  • 2篇SBS
  • 2篇
  • 1篇星型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聚合物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分析
  • 1篇凝胶渗透

机构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台湾东海大学

作者

  • 5篇颜鸿斌
  • 5篇金关泰
  • 4篇张兴英
  • 3篇杨华
  • 2篇杨万泰
  • 1篇程珏
  • 1篇逄杰斌
  • 1篇赵邦蓉
  • 1篇韩丙勇
  • 1篇徐武军

传媒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2篇1999
  • 3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星形低顺式聚丁二烯简述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星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星形LCBR)的合成工艺、结构、性能和用途,并对国内外星形LCBR的研究和生产情况及其发展动态进行了简单的概括。
颜鸿斌张兴英金关泰徐武军
关键词:星形聚合物聚丁二烯橡胶
使用双锂引发剂两步法制备SBS的研究(英文)
1998年
用在改性萘锂基础上制备的聚丁二烯齐聚物为双锂引发剂,采用两步法合成了SBS。NMR表征,在δ为6.55×10-6和7.00×10-6处有嵌段聚苯乙烯特征峰,并定量计算得到SBS的乙烯基含量小于20%,丁二烯/苯乙烯嵌段比的设计值与实测值接近,过渡段含量接近0;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在指纹区存在540cm-1的嵌段聚苯乙烯特征峰;DSC谱图上可观察到两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77℃和-87℃;通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良好的微观分离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SBS完全可满足一般工业化要求。
杨华金关泰颜鸿斌逄杰斌程珏张兴英杨万泰
关键词:共聚物锂引发剂两步法SBS热塑性弹性体
双锂活性短链引发剂两步法合成SBS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以北京化工大学已取得专利的双锂活性短链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采用两步加料的方法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13~125之间的SBS。经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对SBS进行了表征,表明合成产物具有嵌段性质,微观结构符合热塑性弹性体的要求。用透射式电镜观察到了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微观相分离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拉伸强度可达2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900%以上、永久变形小于44%,可满足一般工业化要求。
杨华金关泰颜鸿斌张兴英杨万泰
关键词:SBS引发剂热塑性弹性体
负离子双锂引发剂体系的研究 Ⅰ.从萘锂-锂粉可逆平衡体系合成双锂短链引发剂及其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探讨了四氢呋喃存在下,在苯中合成萘锂-锂粉复合引发剂的原因和机理,认为苯的共轭π键对金属锂的高度分散和高活性起很大作用。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讨论和分析了丁二烯负离子自由基的结构及偶合方式。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丁二烯二聚体的结构,从而为偶合机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韩丙勇赵邦蓉金关泰颜鸿斌
关键词:引发剂负离子高聚物
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星型低顺式聚丁二烯的研究
1998年
根据星型低顺式聚丁二烯(LCBR)的溶液性能和线型LCBR的MarkHouwink方程,推导出了星型LCBR的MarkHouwink参数K、α的值,并对不同臂数的星型LCBR进行了GPC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修改后的K、α值估算星型LCBR的GPC谱图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上是可行的。
颜鸿斌张兴英杨华金关泰
关键词:星型聚丁二烯凝胶渗透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