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青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主义
  • 4篇异化
  • 4篇哲学
  • 4篇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历史目的论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赫勒
  • 2篇修辞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碎片化
  • 2篇通识
  • 2篇通识教育
  • 2篇齐格蒙特·鲍...
  • 2篇唯物
  • 2篇历史意识

机构

  • 24篇哈尔滨理工大...
  • 4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5篇马建青
  • 2篇李庆华
  • 2篇张笑夷
  • 1篇胡新峰
  • 1篇翟雪男
  • 1篇王艳华
  • 1篇陈海萍
  • 1篇王宇

传媒

  • 6篇学术交流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现代哲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的微观透视——论赫勒的碎片化历史哲学被引量:2
2016年
赫勒晚期所提出的碎片化历史哲学从微观层面分析和描述了在碎片化的(后)现代时代中男男女女应具有的一种经过反思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必须意识到传统历史宏大叙事的非法性并给予积极的批判。历史不再是超级主体的历史,而成为个体的历史,因而也是我们社团(主体间性)的历史;真理必须是与个人相关的,因而也是与人的整体生存相关的,这样的真理才能是历史的;碎片化的历史仍保留着某种意义,即作为社团精神的绝对精神。可以说,赫勒的历史哲学是一种文化哲学,一种伦理学,它讲述破碎时代个体如何保持完整。
马建青
关键词:赫勒历史哲学碎片化后现代布达佩斯学派
论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真正所指——从消灭异化谈起
2015年
马克思与哲学的关系向来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态度谈起,指出马克思在讲消灭异化时,并不是真要消灭异化概念本身,而是要消灭这种概念本身的抽象使用,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在消灭异化之后仍在学理和思维层面保留了异化概念这个事实获得证明。照此,马克思所讲的消灭哲学并非要消灭哲学本身,而是要消灭旧的哲学,代之以新世界观。因此,当马克思讲自己的学说是"实证科学"时,他更多地是强调新旧世界观的对立,而不是讲自己的学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科学。
马建青
关键词:异化
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辩护——评沙夫的《历史与真理》
2015年
20世纪60、70年代,面对波兰的不少学者用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重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倾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沙夫挺身而出,一方面批判各式历史认识论,另一方面澄清马克思主义历史真理观,成果便是于1970年完成的《历史与真理》一书。对于马克思主义者而言,此书是一笔精神财富。首先,此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论,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提供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虽然认识论内容并不少见,但历史认识论却未有专题、未成系统。
马建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认识论真理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者辩护
理论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思想认同对策研究
2011年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以"认同"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深入到大学生思想内部,试图揭示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视角下,从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原则三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想认同的现实途径。
马建青翟雪男
关键词:大学生理论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论析
2014年
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或者说是微妙的。一方面,马克思在对历史目的论和传统的历史哲学给予严厉的、全方位的批判,并试图与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青年马克思运用人性这一先验在场的价值范畴将历史解释为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在此异化史观中,人的本质充当着历史目的的功能。而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历史目的,它使从整体上观察历史成为可能,它构成了历史意义的源泉,赋予历史运动以积极目标。这种似是而非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革命理论的特质,表现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交互作用。
马建青张笑夷
关键词:历史目的论价值性
“异化劳动”范畴的双重向度论析
2012年
"异化劳动"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或"伦理"概念,具有生命向度,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向度。而生命向度与历史向度的连接点便是辩证法,辩证法超出了方法论的界限,构成了"异化劳动"范畴的"问题结构"。通过对历史的辩证把握,在历史的进程中,生命实现了自身的否定和超越,趋近于生命的自我实现;通过对历史进程中生命现象的辩证把握,历史获得了主体性的意义和价值。二者是本质同一的。只有"总体性"地从这双重视角切入,才有可能窥见"异化劳动"范畴的真实内涵以及其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马建青
关键词:异化劳动生命辩证法
马克思异化理论问题结构中的历史目的公设——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2012年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人本主义逻辑框架下讲述了人的异化与复归的历史。异化理论的问题结构可以表述为"异化——复归"的图式。在这一图式中,人的本质这一范畴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赋予历史进程以价值,使历史获得了逻辑一致性和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目的。异化史观中历史目的观念的在场,既和此时马克思思想的"过渡"特征有重要关系,也与历史目的论自身的形而上学合理性有关系。历史目的观念表征着马克思思想的价值尺度,与其科学性一起构筑着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
马建青
关键词:异化理论
论劳动异化的人本学基础
2009年
异化有着深刻的人本学基础,有必要深入到劳动的本质之中寻求导致异化产生的某些根本因素。劳动一方面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的类本质。但是劳动不仅仅存在有肯定方面,它也存在着消极方面,那就是在与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强力意志和欲望自我满足的虚幻中。无论是劳动的肯定方面或者是劳动的消极方面,都为异化的产生奠定了人本学基础,尤其是劳动的消极方面。劳动的这种内在矛盾外化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这种外化中,劳动通过否定自身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的肯定。
王艳华马建青
关键词:异化资本
现代需要何种历史意识——基于阿格妮丝·赫勒的历史理论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以来种种直接和间接的受苦体验促使赫勒提出一种区别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的新的历史理论,以期现代的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形成一种"经过反思的一般性之意识"。此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当下意识,即意识到当下是区别于过去和未来,且需要我们每个人赋以意义的绝对当下;其次表现为一种当下的过去意识,即意识到所谓绝对客观的过去并不存在,过去始终而且将仍是当下建构的产物,正因为过去在持续不断地当下化,过去才成其为自身;再次表现为一种当下的未来意识,即意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作为"理念"的在场性,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到来的推动者和见证者。赫勒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的历史性,告知人们自身在什么程度上是历史的,不过这种恢复过多地依赖于个人的道德自觉,难免流于空想。
马建青
关键词:历史意识历史理论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智慧被引量:1
2018年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深刻地影响着历史进程。这种影响力源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智慧。通过在大历史的视野中结合具体的历史要素来对历史辩证地进行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撕下了罩在资产阶级历史观身上的虚伪面纱,宣示了资本主义的短暂性。通过将大历史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即置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上,他们打破了历史的异化外观,将历史还给了人自身,从而使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了现实的力量。通过提出科学的历史观,即科学地阐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以及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他们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无论是宏大的历史视野、现实的历史感还是科学的历史观,其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人的终极的历史关怀,表现为对资产阶级的激烈批判以及对未来的积极科学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共产党宣言》便是要体会其中的历史智慧。只有每个人深刻地理解历史与人的关系以及历史交付于人的使命,我们才能现实地承担起责任,从而,未来才真正是属于我们的。
马建青王娜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历史智慧人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