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润伟
- 作品数:7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固定装置在OPCABG中的应用
- 2006年
- 马润伟孙毅宋怡张桂敏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搭桥及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的优势。方法:对6例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常温非体外循环杂交手术治疗。6例均先行旁路搭桥后,再行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3例为右优势型椎动脉,仅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2例为左优势型椎动脉,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后,再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1例为均衡型椎动脉,先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搭桥术及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出现"盗血综合征",遂行左颈总动脉-左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偏瘫、截瘫、严重感染、凝血障碍及脑肺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出院前复查主动脉螺旋CT(64排),6例患者的搭桥人工血管及支架血管血流均通畅。术后随访6~12个月,6例患者恢复好,主动脉及人工血管血流良好。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搭桥及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B-C型主动脉夹层,能简化传统外科治疗方法,避免深低温停循环对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外科治疗效果。
- 杜宁宋怡孙毅马润伟张桂敏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STANFORD人工血管非体外循环杂交手术
- 桡动脉在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桡动脉(RA)在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G)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32例患者采用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行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桡动脉的获取标准采用改良Allen's实验、量化Allen's实验、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Allen's实验判定桡动脉功能及尺动脉代偿功能;采用不接触血管技术获取桡动脉,与冠状动脉对角支、钝缘支、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等单独、序贯及"Y桥"吻合,共搭桥63支.术后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及硝酸甘油防止桡动脉痉挛.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无围术期心肌梗塞,术后心肌缺血改善,无手部缺血并发症.随访3月~1a,手部运动及感觉功能正常,无心绞痛复发.结论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在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中应用效果良好,作为第2选动脉桥血管具有明显优势.
- 孙毅张桂敏马润伟宋怡王钰邓亚敏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全动脉化
- 主动脉夹层术后降脂治疗对假腔血栓化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术后降脂治疗对假腔血栓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1例术前伴高脂血症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术后用药物降血脂。治疗18个月后18例效果不好(A组),13例效果良好(B组)。比较两组假腔血栓化情况。另取两组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L-6,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结果术后18个月A组12例(66.67%)假腔血栓化,B组11例(84.62%),两组假腔血栓化率相比P<0.05。A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15.4±3.7)ng/L、CRP水平为(15.2±4.3)mg/L,B组分别为(6.3±2.7)ng/L、(5.6±2.4)mg/L,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相比P均<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降脂治疗效果好者假腔血栓化率较高,其机制可能与降脂治疗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 张超孙毅李德茂张桂敏马润伟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脂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
- 一种离心机细胞压应力培养瓶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细胞压应力培养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是一个L型呈剪刀式开合夹持装置,长L边中心轴线上有两个一条线上的夹持孔,短L边为完整矩形;固定装置本体由左固定片、右固定片以...
- 郭秋哲潘湘斌杨为民刘小菁王钰张桂敏张恒马润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2007年
- 刘玉萍马润伟张桂敏孙毅陈洁刘晗
- 关键词: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严重并发症
- 左心室横纹肌瘤切除加左室成形术1例
- 2005年
- 马润伟张桂敏蔡冰宋怡
- 关键词:心脏肿瘤
- 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探索冠心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拟定符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术前发放冠心病知识手册,术后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平均提高4.44分,P<0.001,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前测试评分优良率(≥8分)为26.7%,教育后优良率53.3%。教育前成绩较差(≤3分)者为10%,培训后无成绩较差者,对冠心病搭桥围手术期知识教育效果显著。结论 因此通过对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增加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促进护士素质的提高。
- 刘玉萍马润伟唐萍芬孙嘉智秦本凤杨晓露姜华
-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冠状动脉搭桥术
- 犬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影响移植桥通畅性的实验研究
- 冠状动脉竞争血流与移植血管桥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没有被阐释清楚,一系列临床研究观察到冠脉竞争血流将降低移植血管的远期通畅性,但是却无法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原因之一是尚无理想的冠状动脉竞争血流的动物模型能够很好模...
- 马润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动物模型
- 阿司匹林术前服用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评价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凝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服用阿司匹林至术前1d的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25例(阿司匹林组),与同期术前2周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3例(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取中心静脉血测定ACT,PT,APTT,FIB及PLT,同时记录住院天数、引流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ICU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术后24h输血和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2组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后显示P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PLT数量减少(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胸腔引流量,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增多和延长(P<0.01),输血、引流天数、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数、住ICU天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术后出血量增多,但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组短期预后无显著差异。
- 刘寅强杨百晖马润伟宋怡张桂敏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凝血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