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德
-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建设与管理
- 2006年
-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毕业实习教学更是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它既可以检查、修改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强化法律职业道德修养和训练法律专业应用能力,也是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加强法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建设和管理,培养出更多的法律综合型高素质生力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等学校法学教学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
- 高福德潘忠文
- 关键词:法学
- 浅析高校环境法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 2007年
-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有关中等专科学校已经普遍开展环境法学课程,全国每年招收上百名的环境法学研究生和博士生,环境法学教育已经在我国得到重视和长足发展。本文环境法学存在的客观性要求,环境法学的基本理念以及环境法学的发展与创新三个角度说明了高校环境法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印证上述观点。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法的发展,具有特色的环境理论日益成熟,对环境法制建设的影响和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对高校环境法教育的提高也越来越明显。
- 高福德王磊
- 关键词:环境法学
- 中日水法体系与管理机制的立法比较被引量:6
- 2005年
- 日本的水法体系是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统一水环境立法,在调整客体和调整方式上体现了整体环境保护观。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调整方式体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消费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有利于对污染源的及时处理。总结日本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抓住我国当前治理水污染的重点,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基本政策和原则的环境与资源统一的综合性的水法体系。同时依靠科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员从事环保工作,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高福德张华
- 关键词:水法
- 抵抗伤在命案中的意义被引量:1
- 1990年
- 在公安、司法工作中,经常遇到关于人体伤亡性质的检验和鉴定。特别在侦察杀人案件,活体和尸体上能认定出抵抗伤,对于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刑事案件中,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现象不断增加,本文仅就杀人案尸体检验进行讨论。侦察杀人案件时,尸体检验后要分析判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直、间接或联合)、致死方式、致伤物体及死亡的性质(他杀、自杀,意外事故)。创伤检验时能认定出抵抗伤的存在,对于确定他杀起着肯定作用。抵抗伤,也称之防卫伤。
- 高福德
- 关键词:尸体检验杀人案件死亡时间致伤物犯罪现象司法工作
- 论环境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 2007年
- 要完善环境法的法律法规,推动资源节约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要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强法制宣传,使全体公民知法守法,充分发挥环境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将资源节约落到实处。
- 高福德王磊
- 关键词:环境法资源节约型社会
- 司法会计鉴定目的及程序被引量:3
- 1997年
- 高福德
-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会计工作
- 论侦查实验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案件侦查中的实验范围
- 1999年
- 我国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有许多事实或现象需要运用这种侦查措施进行澄清和解决.但是,关于侦查实验中的诸多问题,国内侦查学界还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侦查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操作性较强、实验应用很广泛的侦查措施,由理论到实践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严谨的科学体系,以求得对其正确的认识和运用,这对丰富刑诉中的侦查理论,科学地指导刑事侦查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指导侦查实验的理论基础,即方法论中的模拟方法和侦查实验的范围两方面进行探讨.
- 高福德
- 关键词:侦查实验案件侦查侦查措施方法论被害人刑事侦查工作
- 法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法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如何充分发挥法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 高福德王志敏
-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律
- 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建议
- 2005年
- 我国刑法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设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9个条文14个罪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可以分为污染环境类犯罪和破坏资源类犯罪。污染环境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受到污染,对他人的人身健康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破坏资源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开采资源,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这里所述的资源包括水产品、野生动物、耕地、矿产、林木等。
- 高福德孙翔宇
- 关键词:环境刑事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刑罚处罚非法开采
- 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之不足及完善被引量:1
- 2004年
- 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 ,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实践的发展 ,许多国家在此领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而我国的因果关系理论发展滞后 ,在实践中常常以举证责任倒置代替因果关系的认定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难免捉襟见肘 ,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科学的因果关系理论 ,对其扬弃、整合。
- 高福德李媛媛
- 关键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