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泳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结果】随日粮中NFC/NDF比值提高,瘤胃pH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中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iolate fatty acid,TVFA)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乙酸与丙酸比显著降低(P<0.05);DGGE图谱分析表明,来自NFC/NDF比值不同的瘤胃样品分别聚成一族;real-time PCR测定表明,随NFC/NDF比值提高,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总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牛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数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瘤胃发酵模式受日粮NFC/NDF比值的影响,随NFC/NDF比值增加,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发酵转向丙酸型发酵;同时,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发生改变,瘤胃细菌总量下降。
- 魏德泳朱伟云毛胜勇
- 关键词:山羊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 阿卡波糖在制备反刍动物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卡波糖在制备反刍动物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提高瘤胃pH值、预防或治疗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药物或饲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阿卡波糖改变了山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了瘤胃pH值,对血液中血糖、胆固醇、...
- 毛胜勇朱伟云魏德泳
- 文献传递
- 山羊瘤胃内产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D-、L-乳酸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为阐明瘤胃中产乳酸菌的种类及其产乳酸特性,本试验以饲喂精粗比例为6∶4的健康山羊瘤胃液为接种物,利用厌氧分离技术,经形态学和16S rRNA序列分析法,从山羊瘤胃中分离获得6株细菌(分别命名为L2、L3、L5、L8、L10和L12)。菌株主要为3类:L2、L8、L10为牛链球菌,L5为马链球菌,L3和L12为食窦魏斯氏菌。L3和L12属首次从反刍动物瘤胃中分离获得。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0 h内,各菌株生长进入平台期;培养24 h后,各菌株发酵液中D-、L-乳酸测定结果显示,L3、L5、L8、L10和L12的L-乳酸浓度均在14 mmol/L以上;L3、L5和L12的D-乳酸浓度均在14 mmol/L以上,L2和L10的D-乳酸浓度分别为4.17和5.07 mmol/L,L8的D-乳酸浓度低于1 mmol/L。结果显示,在常规饲粮条件下,山羊瘤胃中主要的产乳酸菌是牛链球菌、马链球菌和食窦魏斯氏菌,且以产混合型乳酸为主。
- 魏德泳朱伟云毛胜勇
- 关键词:瘤胃D-乳酸L-乳酸
- 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微生物学机制及阿卡波糖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 魏德泳
- 关键词:酸中毒阿卡波糖定量PCR
- 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微生物学机制及阿卡波糖调控作用的研究
-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是当前反刍动物养殖业中的主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该病主要与高精料条件下瘤胃微生物区系紊乱有关,微生物区系紊乱导致瘤胃液VFA浓度和乳酸浓度大量增加,瘤胃异常代谢产物激增,pH值下降。但瘤胃中乳酸到底主要由...
- 魏德泳
- 关键词:酸中毒阿卡波糖产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