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
-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侏罗系延安组裂缝分布综合评价被引量:11
- 2009年
- 鄂尔多斯麻黄山地区的侏罗系延安组油气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裂缝的分布评价对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研究及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和岩心裂缝的观察描述等表明本区的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选择构造曲率法、屈曲薄板应力场反演法和构造滤波法分别进行了裂缝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构建了裂缝综合评价因子。其评价结果与测井资料解释成果的吻合率,前3种方法为0.5—0.65;而综合评价因子法达到了0.85,明显提高了裂缝分布评价的精度。
- 邓虎成周文黄婷婷梁锋
- 关键词:延安组鄂尔多斯盆地
- 纵向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伊拉克A油田K油藏孔隙结构具有极强的纵向非均质性且发育高渗薄层,传统的以沉积相或岩相控制的建模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岩石类型的地质建模方法。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分析为手...
- 黄婷婷吴德峰杨贤洲陈明江汪娟田蒙钟金银邓亚徐邱康
- 关键词:岩石类型非均质性地质建模
- 基于水平井测井数据的碳酸盐岩高渗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平井测井数据的碳酸盐岩高渗层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岩心数据以及直井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碳酸盐岩高渗层的分布特征;根据测井仪器性能数据、导眼井测井数据以及所述导眼井对应的水平井测井数据...
- 田中元郭睿赵丽敏黄婷婷陈小强邓亚杨贤洲
- 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油气充注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被引量:8
- 2015年
- 伊拉克AHDEB油田油藏成藏规律对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与埋藏史相结合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揭示油藏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的有效手段.利用伊拉克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储层样品对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观察、荧光颜色、单一包裹体的红外光谱和均一温度测定,结合地质背景对该油田的油充注期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油包裹体以发绿色和黄绿色荧光为主,少数发浅黄色和黄褐色荧光.油包裹体的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计算的CH2a/CH3a、Xinc、Xstd可划分油的成熟度,表明存在两种成熟度的油.最后,根据均一温度测定结果,结合埋藏史和热史,认为该油田可能存在4期油充注成藏相关的流体活动:第1成藏期发生在95.0~96.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早期;第2成藏期为71.0~7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晚期,第1期和第2期烃源岩排烃规模小,产生中-重质油,后期遭受氧化而形成沥青;第3成藏期发生在14.0~15.0Ma,相当于中中新世,处于生排烃高峰期,为主要成藏期;第4期发生在10.0Ma左右,与第3期为多幕连续充注.
- 伏美燕刘榧邓虎成黄婷婷王浩
- 关键词:白垩系烃类流体包裹体红外光谱石油地质
- 《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 近年来,国家对可再生能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日益加深。“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既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可再生能...
- 黄婷婷
- 关键词:英汉翻译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 塔河地区西南部古生界东河塘组油气运移痕迹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塔河地区西南部古生界东河塘组岩心油显示及含油薄片分析,以及首次应用红外光谱石油基团成份测定技术,对该地区东河塘组油气运移痕迹做了一次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河塘组油气具有同源性;轻质油成份南北有所差异,重油或沥青与轻质油分属不同期的产物;北部井多分布重质油和沥青,向南减少,轻质油增加,北部和中北部井多出现水驱特征。在运移痕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背景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石油的运移路径,为建立正确的油气运聚模式提供依据。红外光谱法对研究运移痕迹很有效,应该成为今后油气运移研究技术方法之一。
- 黄婷婷周文李秀华刘飞梁锋
- 廊固凹陷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规律被引量:21
- 2007年
- 隐蔽油气藏是廊固凹陷重要的勘探方向。该区古近系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广,纵向上含油层系多,主要发育岩性尖灭、岩性透镜体等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地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该文立于层序地层学的成果分析了全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按构造带分析了主要的成藏规律:陡坡带是形成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的的有利部位,并发育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洼槽带的生储条件较好,是岩性透镜体油气藏发育的最有利部位;缓坡带受断层控制,主要形成断块-岩性型油藏,在构造主体和沿主要油源断层纵向形成复式聚集带。
- 黄婷婷周文傅恒宋荣彩
- 关键词:廊固凹陷隐蔽油气藏层序地层学成藏规律
- 伊拉克中部A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根据伊拉克中部A油田主力开发层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油藏当前注水开发现状及需要对其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针对该储层岩石及孔隙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及孔渗关系复杂特征,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压汞资料,在岩相、沉积相、物性及孔喉结构研究基础上,运用微观孔隙结构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对多级喉道半径与渗透率关系的分析表明,对本区储层渗透率表征最为敏感的为拐点喉道半径而非传统R35参数。采用该参数并结合岩相、物性、孔隙结构划分出Ⅰ~Ⅲ类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颗粒灰岩,粒间孔、溶孔配合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大于0.8μm,渗流能力好,孔隙度为22%,渗透率为180×10^(-3)μm^2,发育在高能砂屑滩中;钻遇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高,但注水开发中易形成早期注水突破,应采取温和注水开采。Ⅱ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泥粒灰岩和绿藻泥粒灰岩,砂屑泥粒灰岩以粒间孔配合缩颈喉道,绿藻泥粒灰岩以绿藻铸模孔、溶孔配合网络状、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但主渗流孔喉组合所占比例较Ⅰ类流动单元小,拐点喉道半径介于0.35~0.8μm之间,渗流能力较好,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10×10^(-3)μm^2,发育在中-高能的砂屑滩和中-低能的藻屑滩中;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较高,非均质性强导致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是进一步开采和挖潜的主要区域。Ⅲ类流动单元岩相为抱球虫粒泥灰岩,体腔孔、微孔配合管束状喉道对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小于0.35μm,渗流能力差,孔隙度平均值仍高达24%,但渗透率平均值仅为1.5×10^(-3)μm^2,发育在较低能的缓斜坡中,含油饱和度低,储量低,较难开采。
- 汪娟杜洋熊舒陈明江黄婷婷程亮辛军
- 关键词:碳酸盐岩
- 纵向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伊拉克A油田K油藏孔隙结构具有极强的纵向非均质性且发育高渗薄层,传统的以沉积相或岩相控制的建模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岩石类型的地质建模方法。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分析为手...
- 黄婷婷吴德峰杨贤洲陈明江汪娟田蒙钟金银邓亚徐邱康
- 关键词:岩石类型非均质性地质建模
- 模糊识别在胡尖山长4+5油藏压裂选井选层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胡尖山长4+5油藏是典型的特低渗油藏,压裂改造是该类油藏开发获得工业油流的必须手段。为了避免传统压裂选井选层的经验性和盲目性,首先基于以往该区178口单井的压裂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该区压裂选井选层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油田现场生产要求确定了该模型的判识标准。最后通过对模型进行了应用,与该地区实际压裂施工结果具有很好的符合性,这为现场该类油藏压裂选井选层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 李得立邓虎成雷涛黄婷婷张昊天
- 关键词:压裂选井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