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德全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腺
  • 8篇胰腺炎
  • 8篇重症
  • 8篇重症急性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腺炎
  • 8篇急性胰腺炎
  • 5篇胆囊
  • 4篇血滤
  • 4篇血滤治疗
  • 4篇术后
  • 4篇结石
  • 3篇胆管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道
  • 2篇胆道镜

机构

  • 18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黄德全
  • 9篇姚欣敏
  • 9篇曹扬
  • 9篇于澜
  • 8篇张抒
  • 8篇李云涛
  • 8篇彭秋生
  • 7篇黄江涛
  • 7篇胡先典
  • 6篇龚容
  • 4篇杨一邨
  • 4篇蒲光春
  • 4篇程金川
  • 4篇肖渝清
  • 3篇许持卫
  • 3篇刘牧
  • 2篇罗静
  • 2篇文君
  • 2篇杨一村
  • 1篇杨枫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前壁,以术中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净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并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41例成功,术后5~7d拔管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漏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可靠的方法。
于澜张抒黄德全杨一邨曹扬姚欣敏奚卫东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胃肠减压在胆囊切除术应用价值的探讨
1995年
胃肠减压在胆囊切除术应用价值的探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胡先典成都市城建医院(610031)黄德全为探讨胃肠减压在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1990年12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将107例施行单纯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胃肠减压组、胃复安组及...
胡先典黄德全
关键词:胃肠减压胆囊切除术
早期反复间断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姚欣敏刘牧李云涛黄德全曹杨程金川黄江涛彭秋生于谰罗静龚容肖喻清蒲光春张抒杨一村
目的:评价早期反复间断静脉-静脉血滤(RI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  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RIVVH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
早期反复间断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早期反复间断静脉-静脉血滤(repeated intermittent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RI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RIVVH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血糖、氧合指数、肝肾功能、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的变化、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前及治疗后的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RIVVH组35例中2例死于MODS,死亡率为5.7%,对照组死亡8例(2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VVH组治愈率为94.3%(33/35),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RIVVH组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血生化指标、氧合指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趋于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IVVH组Balthazar CT和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2,P<0.001);感染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平均治疗费用、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RIVVH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RIVVH治疗SAP有望成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姚欣敏刘牧李云涛黄德全曹扬程金川黄江涛于澜彭秋生龚容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临床研究
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1
2010年
20多年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个体化综合治疗发展到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我院10多年来开展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SAP,使SAP治愈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姚欣敏李云涛黄德全曹扬张抒杨一邨黄江涛于澜肖渝清彭秋生蒲光春许持卫龚容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微创方法个体化综合治疗SAP治愈率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1986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4例SAP患者,按SAP收治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年1月至1998年8月(早期组,n=117),第二阶段为1998年9月至2009年10月(近期组,n=117),2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早期组主要施行手术和药物治疗,近期组施行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住院治疗期间假性胰腺囊肿、胰腺及胰周脓肿、胰性脑病、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发生率;并对2组早期治疗患者的结果以及腹腔积液、胆源性胰腺炎和胰腺及胰周并发症的治疗结果进行分层对比。结果与早期组比较,近期组的住院时间短(P<0.05)、治愈率高(P<0.001)及死亡率低(P<0.001)。近期组治疗期间假性胰腺囊肿、胰腺及胰周脓肿、胰性脑病、心功能不全、ARF、ARDS及休克发生率均低于早期组(P<0.05)。根据分层对比结果,近期组采用早期治疗以及腹腔积液、胆源性胰腺炎和胰腺及胰周并发症的治愈率均高于早期组(P<0.001)。结论近年SAP治疗模式的改变明显提高了SAP的治疗效果。
姚欣敏张抒李云涛黄德全文君杨一邨曹扬于澜彭秋生胡先典龚蓉许持卫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对不同严重程度急性阑尾炎的辅助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急腹症.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数和影像学改变;但对急性阑尾炎感染程度的评估仍难以鉴别。本文通过对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水平与阑尾炎感染程度的分析.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重度感染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李世红李云涛夏乡侯康刘展黄德全罗丹任海亮古建辉刘雁军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急性阑尾炎术前影像学改变白细胞计数
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分析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9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7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的方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CT积分、WBC计数、总胆红素、AST、血糖、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尿素氮、肌酐及氧合指数(PaO2/Fi O2)的变化,并记录腹痛缓解时间、开腹手术率、死亡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腹痛缓解时间为(20.17±14.16)h,开腹手术率为6.0%(4/67),死亡率为7.5%(5/67),治愈率为92.5%(62/67),住院时间(30.85±28.37)d,住院费用(59295.78±34564.44)元。结论针对SAP患者每例个体的不同病因、严重程度、病期及合并症采用多种微创方法联合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各项检测指标,提高治愈率。
姚欣敏李云涛黄德全曹扬张抒杨一邨黄江涛于澜肖渝清彭秋生蒲光春许持卫龚容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郑振江张抒蒲光春王明于澜黄德全肖渝清曹扬
早期反复间断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早期反复间断静脉-静脉血滤(RI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RIVVH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血常规、肝肾功能、淀粉酶、脂肪酶、电解质、C-反应蛋白的变化、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前及治疗后的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RIVVH组35例中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病死率5.7%,对照组死亡8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VVH组治愈率94.3%(33/35),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RIVVH组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血生化指标、氧合指数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趋于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RIVVH组Balthazar CT和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感染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RIVVH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RIVVH治疗SAP有望成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张抒姚欣敏曹扬李云涛黄德全程金川黄江涛于澜彭秋生龚容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