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忆琴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宁市围绝经期妇女骨骼系统改变流行病学调查
- <正>广西南宁市处于我国西南部,为一个中等大小的城市,亚热带气候,以大米为主食,有94万人口,其中,妇女25万,育龄妇女18万,进入围绝经期的妇女约有5万。为研究南宁市围绝经期妇女骨骼系统改变流行病学特点,以便进一步提出...
- 陆洪波潘春惠王敏李芳谭永萍龙忆琴赵桂萍
- 文献传递
- 无上半身的罕见畸形儿1例报告
- 2009年
- 龙忆琴
- 关键词:畸形儿女婴
- 南宁市近五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进一步掌握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布特征,探索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出生缺陷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南宁市各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x^2=250.245 P=0.000<0.05)平均发生率为15.81‰;出生缺陷前6位类型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外)翻、总唇腭裂、外耳畸形;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20.04‰,显著高于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13.51‰);缺陷儿产母年龄大于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23.36‰);缺陷儿中男婴发生率为16.83‰明显高于女婴13.76‰;双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90.89‰显著高于单胎出生的缺陷儿15.16‰;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逐年增多2009年为46.01%。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即加强婚检宣教、做好孕前保健、孕早期保健,二级预防即全面产前筛查与高危孕妇的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即新生儿体检、疾病筛查等,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国产儿死亡率。
- 龙忆琴
- 关键词:发生率干预措施
- 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陆洪波黄永兴杨晓钊王敏李芳谭永萍龙忆琴赵桂萍
- 开展对围绝经期妇女卫生保健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综合征的群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填补南宁乃至广西妇女自然绝经年龄和围绝经综合征发生率的空白,该科研组通过调查南宁市4112名围绝经期妇女,结论为:南宁市妇女自然绝经年龄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妇科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 臀位自行纠正法矫正胎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采用兼子和彦等报道的骨盆位自己回转法(也称臀位自行纠正法)与胸膝卧位方法进行对比,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为我院产科门诊1987年10月至1989年10月,产前检查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孕28周的孕妇,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臀位自行纠正法):孕妇平卧床上,腰骶部垫高20cm(1~2个枕头),双小腿自然下垂在床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3天为一疗程。(图1)。
- 龙忆琴
- 关键词:胎位矫正法
- 南宁市2005~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掌握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5~2008年南宁市各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08‰,4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前6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总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外)翻、外耳畸形。孕母年龄大于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产前诊断率为36.81%。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宣教、婚检和孕期监测,及早明确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从而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 龙忆琴周碧华
- 关键词:发生率干预措施
- 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59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南宁市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南宁市妇女的自然绝经平均年龄为 47.71岁 ,早于我国城市妇女自然绝经平均年龄(4 9.5岁 )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 75 .6 1% ,略高于北京 (6 0 % )和广州 (6 6 .2 % )。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丈夫情况、月经量、孕产次、流产情况、避孕方式、业余爱好等有相关性。结论 :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高 ,涉及一个群体 ,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全市三级妇幼网络作用 ,深入社区 ,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 ,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逐步开展激素补充疗法 。
- 陆洪波杨晓钊黄永兴王敏李芳谭永萍龙忆琴赵桂萍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