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元圣

作品数:2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口腔
  • 7篇正畸
  • 5篇教学
  • 4篇口腔正畸
  • 3篇增殖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细胞
  • 3篇胶原
  • 3篇Β-TCP
  • 3篇成骨
  • 2篇单根牙
  • 2篇型胶原
  • 2篇牙周
  • 2篇正畸微种植体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三维有限元分...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数字化
  • 2篇水门汀
  • 2篇种植体

机构

  • 1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0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佳木斯市中医...

作者

  • 25篇丁元圣
  • 9篇赵刚
  • 6篇丁元欣
  • 4篇赵玥
  • 3篇叶之慧
  • 3篇张宏伟
  • 3篇冯瑶
  • 3篇张宏伟
  • 3篇曾娟
  • 2篇杨清岭
  • 2篇王心彧
  • 2篇李善昌
  • 2篇王佳琦
  • 2篇赵玥
  • 2篇杨东红
  • 1篇孙明
  • 1篇王丹
  • 1篇莫宏兵
  • 1篇李德超
  • 1篇董波

传媒

  • 10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tch信号通路对大鼠牙囊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Notfh信号通路对大鼠牙囊细胞(rDF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t方法体外培养rDFCs,经细胞形态、免疫组化鉴定rDFCs后,使用lOng/L大鼠重组Jagged1蛋白、10mol/LDAPT溶液、对照组培养液作用于细胞,CCK-8检测增殖能力;利用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分析rDFCs成骨分化能力;Western Biol检测关键蛋白Notch受体胞内段(NICD)、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2(BMP2)。结果rDFCs呈成纤维细胞形态;rDFCs中波形丝蛋白明显表达,角蛋白未表达;诱导组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均强于对照组;Jagg«ll第4天后能明显促进出只^细胞增殖,DAPT第4天后能显著抑制rDFCs(P<0.05)。Jagged1组ALP、BMP2的表达趋势下降,DAPT组ALP、BMP2的表达趋势升高(P<0.05)。结论激活Notch信号通路可促进rDFCs的增殖,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促进rDFCs的成骨分化。
赵刚段序王丹丁元圣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牙囊细胞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AKT和HK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AKT、HK2在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比设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口腔鳞癌石蜡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KT、HK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KT,HK2在病例组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KT与HK2表达与细胞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袭性相关,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AKT,HK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上调,AKT与HK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李善昌吴骞丁元圣孙宇闫磊
关键词:口腔鳞癌AKTHK2免疫组化
三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临床分析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卡瑞斯玛复合树脂及Z350纳米固化复合树脂三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共39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普通玻璃水门汀、卡瑞斯玛复合脂、Z350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观察其1年后的效果并作评价。结果:玻璃离子组中130颗牙中有27颗失败,成功率为79.23%,卡瑞斯玛组130颗牙中有19颗失败,成功率为85.23%,Z350组中130颗牙中有9颗失败,其成功率为93.07%。结论:复合树脂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但Z350的成功率又明显高于卡瑞斯玛。
丁元圣张宏伟冯瑶
关键词:楔状缺损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
hBMP-2修饰β-TCP/Ⅰ型胶原复合材料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究含hBMP-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TCP/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含hBMP-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TCP/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建立MC3T3-E1...
赵刚丁元圣叶之慧朱旭佳曾娟宋天喜
关键词:BMP增殖
hBMP2修饰的β-TCP/胶原支架对MC3T3-E1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构建含hBMP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2)质粒DNA的β-TCP/胶原(β-tricalcium phosphate/collagen)支架材料,并研究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TCP/胶原支架并负载含hBMP2目的 DNA基因及对照质粒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MC3T3-E1细胞株与复合支架的体外培养体系。将其分为支架组hBMP2组(Z)对照质粒组(Z0),平皿hBMP2组(M)和对照质粒组(M0)。复合培养后取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形态,成骨诱导1、3、7、14 d检测不同浓度BMP2支架组和非支架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并在成骨诱导的不同时间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Runx2、OCN、ALP、OPN等成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hBMP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TCP/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表面呈多孔样结构;支架组和平皿组中加入hBMP2质粒DNA都能提高ALP的活性以及成骨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支架组对MC3T3-E1细胞成骨促进能力优于平皿组。结论:负载hBMP2基因修饰的β-TCP/胶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
赵刚曾娟李德超丁元圣朱旭佳宋天喜
关键词:BMP2成骨能力
口腔正畸用弓丝制备装置
口腔正畸用弓丝制备装置。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该制备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丝卷安装轴、挡板、刻度尺、切断刀支架、切断刀、弓丝盛放槽、扶丝轮支架和扶丝轮,所述的丝卷安装轴、挡板、刻度尺、切断刀支架和弓丝盛放槽均固定在底板上,...
丁元圣赵刚赵玥叶之慧杨东红
3D打印上颌单根扭转牙个性化正畸装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25年
背景:在正畸治疗中,治疗单根重度扭转牙通常采用全口的治疗方法,针对单颗牙治疗方法较少。目的: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使11,12,13,21,22,23牙位旋转移动的个性化正畸装置,通过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其对牙齿的移动作用。方法:基于牙齿旋转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制作个性化的正畸装置,使个性化正畸装置与牙齿形成支抗系统。利用微种植体的绝对支抗作用对单根扭转牙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精准控制。采集1名女性志愿者上颌牙槽骨及牙体组织的锥体束CT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3-matic Research 15.0、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建立了扭转牙-牙周膜-上颌骨-个性化正畸装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在加载60 g推力下,个性化正畸装置的等效应力分布特点、牙齿的运动趋势与牙周膜等效应力分布特点。结果与结论:①个性化正畸装置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47.71 MPa;②在个性化正畸装置作用下牙齿初始位移呈现旋转移动趋势,牙周膜的等效应力峰值集中的区域位于牙周膜颈部,而等效应力较低的区域位于根尖区;③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初步验证了该上颌单根牙重度扭转时的个性化正畸装置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庄妍王心彧曹怡琳丁元欣王佳琦于淼栾春阳丁元圣
关键词:3D打印单根牙三维有限元分析口腔生物力学
转变口腔本科临床教学模式的初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逐渐重视起来,从口腔保健、预防到口腔治疗,所以对口腔医疗人员的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我们现在对口腔医疗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每年为社会输入的口腔人才中,五年制本科的毕业生占所有口腔学生的绝大多数。所以如何提高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的质量、将本科学生培养成全科、全能型人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董波冯瑶王佳琦丁元圣张宏伟
关键词:教学模式
3D打印个性化正畸装置对单根牙垂直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25年
背景:基于牙齿垂直移动原理,通过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制作个性化正畸装置,可使个性化正畸装置与单个切牙形成支抗系统。借助微种植体绝对支抗作用可对单根牙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精准控制。目的: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牙位11、12、21、22压低移动与伸长移动的个性化正畸装置,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个性化正畸装置的安全性与其对牙齿的移动作用。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建立了上颌前牙区(牙位11、12、21、22)牙槽骨-牙周膜-上颌切牙-个性化悬臂微种植体-连接板-个性化托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每个牙位分别设置个性化压低移动与伸长移动正畸装置,加载300 g拉力或推力,分析个性化正畸装置各部件应力水平,计算牙齿位移与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个性化压低移动正畸装置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62.90 MPa,个性化伸长移动正畸装置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239.57 MPa,二者的最大等效应力均位于个性化托槽加力附件的垂直部分,个性化正畸装置各部件所受等效应力均在屈服强度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②在个性化正畸装置作用下,牙齿初始位移呈现整体压低或伸长移动的趋势,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远远超过在水平方向和矢状方向上的位移;牙周膜根尖或颈部位置出现等效应力峰值,在根尖区牙周膜出现等效应力集中区域;③结果显示,个性化正畸装置可以使牙位11、12、21、22近似达到压低移动或伸长移动的目的,初步证实了个性化垂直移动正畸装置的有效性。
曹怡琳王心彧王心彧王亚茹姜至秀刘丹瑜门九旭丁元圣
关键词:单根牙三维有限元分析支抗生物力学
不同内固定方式对狗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骨折愈合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骨折愈合机制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愈合。关于其骨折愈合机理的研究仍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机制仍不很明确。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骨折愈合复杂过程,进行了大量组织学,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公认的理论能够取得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大量的研究表明成年后骨折的愈合方式多是以软骨内化骨和膜内化骨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
何晓雪丁元圣李善昌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愈合膜内成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