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众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早期脑水肿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1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复苏组和药物组(每组再按时间分即刻、1/2 h、3 h、6 h、9 h五亚组),检测心肺复苏后各时相脑组织水含量及伊文氏兰(EB)含量的变化,以电镜观察各时相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复苏组心肺复苏后1/2 h、3 h、6 h、9 h脑组织水含量持续增加,6 h后EB含量升高,电镜观察各时间点见细胞水肿,6 h后V-R间隙明显扩大;药物组仅于复苏后1/2、3 h有脑组织水含量的增加,6 h后水含量回降,各时间点EB含量无明显升高,复苏后6 h开始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少。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脑水肿,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脑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章平陈寿权于华众王姗姗方周溪王万铁王卫黄唯佳程俊彦
-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水肿超微结构乌司他丁
- 健脾化浊方对糖调节受损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加减治疗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90例IGR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基础组以饮食运动干预,西药组与中药组分别在基础干预的同时采用吡咯列酮片、健脾化浊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基础组2hBG、西药组与中药组BMI、FBG、2hBG、HbA1c、FINS、2hFINS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脂联素明显升高(P<0.01);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西药组与中药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方具有降低IGR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关。
- 毛丹丹于华众叶松道
-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 动态脑电图描记在毒鼠强中毒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研究动态脑电图描记在毒鼠强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毒鼠强中毒者的动态脑电图、心肌酶学改变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毒鼠强中毒可引起血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上升及脑电图的改变,以后者更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中毒后精神症状明显者脑电图颞部爆发性3~5次/s的慢活动明显增多。结论:毒鼠强中毒者的精神症状与颞叶损害有关,动态脑电图能很好地反映毒鼠强中毒的程度,定期复查能反映毒物是否对大脑仍有残留损害。
- 邹明于华众
- 关键词:中毒杀啮齿动物药脑电图描记术
- 健康人群低剂量头颅CT检查的价值(附7775例分析)
-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合理应用。方法:按照年龄每隔10岁分组,回顾性分析7775例健康体检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对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阳性百分比。结果:各年龄组均发现异常病变,4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着年龄...
- 陈雪鹏于华众陈小知樊晓驰鲍天福
- 关键词:体检头颅CT检查
- 文献传递
- 二甲双胍致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0例分析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诱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二甲双胍诱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9例文盲,所有患者平时服药不规律,血糖控制不佳且很少监测血糖;10例患者发病均有明确诱因;5例患者入院后行10~18h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抢救成功出院9例,死亡1例。结论对高龄、依从性差、未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即使无明显的二甲双胍禁忌证,也应慎用;在应用二甲双胍前一定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双胍类药物;CVVH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疗效确切,危重患者血压虽未达正常范围但相对稳定时,也应考虑CVVH治疗。
- 于华众李章平吴朝明程俊彦陈寿权
-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
- 消化性溃疡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
- 1999年
-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PU)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有密切相关,认为HBV感染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个因素[1,2]。现就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HBV感染和作者单位: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325000)2温...
- 李章平于华众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乙型肝炎预后
- 消化性溃疡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 1999年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有明显的泛嗜性,可累及消化道等肝外器官[1~5]。而消化性溃疡的存在可能增加HBV的感染率,此点目前少见探讨。本文分析了1993~1994年我院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PU)的248例患者的血清乙型...
- 于华众李章平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乙型肝炎HBV
- 12例口服吗丁啉致泌乳患者血泌乳素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于华众李章平吴朝明
- 关键词:吗丁啉口服泌乳素胃肠道动力
- 复方氨基酸致过敏性休克8例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8例复方氨基酸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5月-2006年8月8例注射复方氨基酸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适应证、过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治疗的特点。结果8例患者中有6例没有明确的用药适应证,患者用药前均未被明确询问氨基酸过敏史。患者临床表现高热、畏寒、低血压并可持续达4 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明显升高,经肾上腺素等升血压、异丙嗪及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复方氨基酸在农村基层应用较多,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用药前明确询问并记录患者过敏史。开始用药时速度相对要慢,出现畏寒、寒战应立即停药,并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监测时间相对要长,治疗上早期应用抗过敏药物。
- 李章平于华众陈寿权黄唯佳程俊彦张海燕
- 关键词:氨基酸注射液过敏反应休克
-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Graves’病(GD)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方法测定并比较102例粒细胞正常范围GD和52例粒细胞减少GD的血FT3、FT4、TGA、TPOAb、IgG、IgA、IgM水平和血ANA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结果两组的血FT3、FT4、IgM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粒细胞计数和血FT3、FT4水平无相关性,TGA、TPOAb水平在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的血IgG、IgA水平和AN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GD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和全身免疫紊乱相关。
- 于华众李章平
- 关键词:免疫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系统IGA水平TPOABDNA抗体阳性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