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瑞
-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军械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溶解度参数理论在润滑剂基础油调合中的应用研究
- 溶解度参数理论,对基础油之间的相容性展开研究.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PAO油与酯类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癸二酸二辛酯(DOS))的溶解度参数,根据计算结果,预测PAO油与酯类油的相容性.研究表明:预测结果与混合试验...
- 史程飞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
- 聚α-烯烃基础油黏度对防锈油防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考察了基础油的黏度对防锈油防锈性能的影响。选取4种不同黏度的PAO(聚α-烯烃)基础油分别添加不同量的防锈添加剂TW742,溶解调制成防锈油,通过湿热试验和盐水浸渍试验测试其防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防锈添加剂TW742量大于5%),作为载体的基础油黏度越小,所配制的防锈油效果越好。选取的4种PAO基础油中,黏度最小的PAO2C与防锈添加剂TW742所配制的防锈油效果最好。初步探讨了基础油黏度影响防锈油防锈性能的机理。
- 杨奔奔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向飞飞
- 关键词:防锈油聚Α-烯烃黏度防锈剂
- PAO8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粘度调和及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高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测量PAO8(8#聚烯烃)合成基础油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按不同比例调和后混合基础油的粘温性能,运用Arrhenius模型和Grunberg-Nissan模型计算混合基础油的理论粘度,研究粘度偏差率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rrhenius模型能准确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粘度,粘度偏差率最大值不超过1%,而Grunberg-Nissan模型能精确计算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粘度;PAO8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调和能够获得高低温粘度的匹配.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
- 关键词:基础油粘度
- 纳米粒子在油品中的抗磨性能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四球试验机研究Cu、Zn(OH)2和PbO3种不同纳米粒子的摩擦性能,探讨纳米粒子在油品中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油品中抗磨作用的发挥存在载荷临界点;只有当载荷高于临界载荷时,纳米粒子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 付洪瑞王士钊谭胜陈根陆
- 关键词:油品添加剂润滑机理
- 润滑油基础油黏度调和模型的优化选择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测定46#机械油基础油与PAO8(8#聚α-烯烃油)不同比例混合后油品的黏温性能,研究了黏度偏差率随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国际通用黏度调和计算模型能较好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黏度,黏度偏差率最大值为3.56%;而美国标准局的黏度调和计算模型在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计算上精确度更高.
- 史程飞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
- 关键词:基础油黏度
- 硅油与酯类油混合基础油黏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研究3种硅油与癸二酸二异辛酯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发现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硅油与酯类油的混合基础油,其低温运动黏度比硅油与酯类油的低温运动黏度都要小。因此,硅油与酯类油能够相互作为低温降黏剂使用。这对调制低温性能优异的润滑油具有指导作用。
- 付洪瑞刘淑真
- 关键词:硅油酯类油润滑油
- No.8HF和PL油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测定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8HF基础油的黏温性能较差,而PL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温性能,而其调和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单一基础油之间,且随着混合油样中PL基础油含量的增加,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变好。以试验测得的离散黏温数据为基础,采用Andrade方程、Walther方程和Vogel方程对基础油的黏温特性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比较3种黏温关系式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Vogel方程能更准确地描述这类基础油的黏温特性,从而可以预测和评估试验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可靠方法和手段。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
- 关键词:基础油黏度
- 用电化学方法评价油膜防锈性能被引量:4
- 2001年
- 用电位-时间、多重动电位扫描两种电化学方法对防锈油的防护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盐水浸渍试验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两种电化学方法不仅与盐水浸渍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且能够反映油膜下金属腐蚀的细微特征,是研究和评价防锈油较好的方法.
- 谭胜付洪瑞姚素薇陈有业
- 关键词:电化学测量油膜防锈性能
- 硬脂酸修饰PbO、Zn(OH)_2纳米粒子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制备了硬脂酸修饰的PbO、Zn(OH)2纳米微粒,考察了其在45#变压器油中的摩擦学行为,并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Perkin-E lmer 7型热分析仪、SHIMADZU FTIR-8900型红外光谱仪等进行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所得PbO、Zn(OH)2粒径约为30 nm,并且表面修饰剂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增加了粒子在基础油中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摩擦试验表明,较低载荷下,添加的纳米微粒对油品的抗磨性能有负面影响,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纳米微粒的抗磨性能逐渐显现出来。
- 付洪瑞刘东志王士钊
- 关键词:纳米微粒
- 润滑剂基础油黏温关系研究
- 2种环烷基基础油——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这2种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合比例的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了调合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调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单一基础油之间...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