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裕

作品数:22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6篇十二指肠
  • 5篇胰十二指肠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肿瘤
  • 4篇胰腺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管
  • 3篇胆囊
  • 3篇脾脏
  • 2篇胆道
  • 2篇胆囊穿刺
  • 2篇胆囊穿刺引流
  • 2篇胆囊炎
  • 2篇胆总管

机构

  • 2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作者

  • 22篇付裕
  • 17篇刘亚辉
  • 11篇谭璐东
  • 8篇金哲
  • 8篇刘凯
  • 7篇贾宝兴
  • 6篇王英超
  • 5篇张威
  • 3篇纪柏
  • 2篇陈庆民
  • 2篇杨帆
  • 2篇石小举
  • 2篇刘松阳
  • 1篇谷玥
  • 1篇王广义
  • 1篇王传磊
  • 1篇孙晓东
  • 1篇蒋超
  • 1篇郭亮
  • 1篇苏靖涵

传媒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四届海峡两...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PTGBD联合LC治疗组患者(n=35)和急诊LC治疗组患者(n=48)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 LC手术时间(t=0.601,P=0.551)和术后住院时间(t=0.979,P=0.3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PTGBD+ LC组(79.43 ±46.27) ml,LC组(125.84±64.18) ml;t =3.641,P<0.05];术后腹腔引流时间[PTGBD+ LC组(3.29±1.58)d,LC组(4.63 ±2.31) d;t=3.131,P<0.05];术后经口进食时间[PTGBD+ LC组(2.91 ±1.58)d,LC组(4.21 ±2.22)d;t =2.669,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LC组的中转开腹率,术中术后病死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TGBD联合LC组.结论PTGBD联合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的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急诊LC,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贾宝兴谭璐东纪柏金哲付裕刘亚辉刘凯
关键词: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300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瘘分为胰瘘组(43例)和非胰瘘组(257例),其中210例患者使用"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术,90例使用传统胰管空肠吻合术完成胰肠吻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洪氏一针法"与传统方式胰肠吻合术在胰肠吻合时间及术后胰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在胰瘘组和非胰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180,95%CI1.047~1.338,P=0.008)、胰腺质地(OR=0.375,95%CI0.135~0.861,P=0.036)是LPD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胰肠吻合术相比,"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时间短,术后胰瘘发生率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高、胰腺质地软是LPD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胰肠吻合方式相比,"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并未延长LPD时间和增加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付裕王树鹏孟令宇刘亚辉
关键词:胰腺瘘胰管空肠吻合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囊性肿瘤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68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周于2014年3月12日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约30年。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无阳性体征。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我院体检中心超声提示: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
贾宝兴金哲谭璐东付裕刘亚辉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占位性病变误诊阳性体征化验检查
一种往复式医疗试剂混合配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医疗试剂混合配制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横架,横架上端中部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上端安装有第一凸柱,第一凸柱下端接触有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下端中部安装有升降轴,...
刘松阳谷玥付裕张寒露
文献传递
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评估肝动脉变异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133例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图像,发现肝动脉变异26例,其中副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0例,替代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5例,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3例,替代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3例,副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5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评估肝动脉变异与术中探查结果完全符合,表明PD术前行三维重建技术评估肝动脉血管走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谭璐东王树鹏付裕金哲刘亚辉
关键词:三维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动脉变异
21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类型繁多,除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外.其他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发病率较低,大多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21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诊治资料,提高对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效果。
金哲贾宝兴谭璐东付裕刘凯
关键词:误诊分析影像学表现病变类型肝血管瘤术前诊断肝囊肿
美国肝病学会和美国移植学会2012年实践指南:成人肝移植成功后的长期管理被引量:85
2013年
1序言 本实践指南经由美国肝病学会和美国移植学会联合批准通过。本指南为已经成功接受了成人肝移植的受体提供了一个基于数据支持的术后长期管理策略。本指南的撰写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正式的已经发表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回顾和分析性文献(通过Medline题目检索获得);(2)美国医师协会卫生实践评估手册;(3)实践指南,包括美国肝病学会关于发展 和应用的政策性实践指南,以及美国胃肠病学会对实践指南的政策说明;(4)指南作者在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
孙晓东叶军锋付裕谭璐东王传磊蒋超陈庆民王广义
关键词:成年人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
胆囊穿刺引流结合不同时相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被引量:13
2015年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研究显示,对于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急性危重胆囊炎患者,先行PTGBD而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急诊LC。
贾宝兴金哲付裕侯筑林李馨多刘亚辉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胆囊炎危重急性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1例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性上腹部不适伴发热7 d”入本院。查体:体温37. 5℃,余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AST 36. 6U/L,ALT 20. 6 U/L,GGT 47. 2 U/L,ALP 107. 9 U/L;胆碱酯酶8418 U/L;总蛋白73. 9 g/L,Alb 39. 6 g/L,Glo 34. 3 g/L.
刘洪勇顾腾苏靖涵谭璐东付裕刘亚辉
关键词:胆管肿瘤乳头状瘤病例报告
胆管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男,48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加深15 d"入院治疗。完善检查,考虑胆管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提示:胆管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分期:T2N0M0。术后恢复良好,行辅助性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1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显示无复发。
闻丽加付裕郭亮刘亚辉刘凯
关键词:胆管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