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学琪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3篇透析患者
  • 3篇静脉
  • 2篇导管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内瘘
  • 2篇皮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静脉内瘘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脑钠肽
  • 1篇血浆脑钠肽水...
  • 1篇血磷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治疗
  • 1篇血液透析联合...

机构

  • 3篇马鞍山市中心...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马钢集团控股...

作者

  • 7篇伍学琪
  • 6篇黄扬扬
  • 3篇于心珂
  • 3篇毕春生
  • 2篇吴安红
  • 1篇于心珂
  • 1篇张莉

传媒

  • 3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九例被引量:4
2008年
伍学琪黄扬扬
关键词: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
2008年
笔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伍学琪黄扬扬于心珂
关键词:顽固性皮肤瘙痒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透析患者疗效满意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对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将6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根据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分为透析充分组(Kt/V≥1.2)和透析不充分组(Kt/V<1.2),比较两组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浆B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透析后血浆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透析充分组较透析不充分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与Kt/V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客观反映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可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的一个良好的生物学指标。
伍学琪张莉黄扬扬于心珂毕春生吴安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脑钠肽尿素清除指数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导致肿胀手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肿胀手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侧中心静脉所回流的肢体和(或)胸壁及颈面部肿胀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多由于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表现为患者手部或内瘘侧肢体肿胀,可伴有疼痛、皮肤色素沉着及桔皮样变、静脉侧支开放,是动静脉内瘘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人数的增加,透析时间的延长,动静脉内瘘术后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有所增加。如何解决血管再通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我科对中心静脉狭窄致肿胀手综合征透析患者,通过介入技术使血管再通。现报告如下。
吴安红毕春生于心珂黄扬扬伍学琪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狭窄介入治疗动静脉内瘘术皮肤色素沉着
血磷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波动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反胃、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等,对病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使用常规药物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王攀黄扬扬伍学琪
关键词:蛋白水平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血磷
腹膜透析抢救危重疾病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腹膜透析抢救危重疾病15例临床分析安徽省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伍学琪黄万如,马鞍山243000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尿毒症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应用的进展,透析技术的改进。它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我们应用腹膜透析抢救15例急危重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伍学琪黄万如
关键词:腹膜透析急救尿毒症
Fogarty导管在小直径静脉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应用Fogarty动脉取血栓导管辅助建立静脉直径小于2mm且≥1.4mm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2例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术中测量动脉直径≥21T11TI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术中测量头静脉直径〈2mm患者35例纳入研究组,头静脉直径≥2mm患者47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应用Fogarty动脉取血栓导管的球囊全程扩张纤细的静脉后再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术,术中将3F-Fogorty动脉取血栓导管插入静脉,向球囊注入肝素盐水,缓慢、持续地向外拉出导管扩张静脉,术后予抗凝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术。术后观察内瘘的情况,初次应用内瘘时间,血液透析时的流量,术后6个月内瘘成熟、并发症及干预措施等情况。结果82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79例患者开始应用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6个月内瘘成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1%、95.7%。6个月初次通畅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3%、97.9%.6个月累积通畅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3%、97.9%。结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内瘘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率、初次通畅率、累积通畅率无明显差异,但远期通畅率尚需观察。
毕春生于心珂伍学琪黄扬扬
关键词:导管静脉内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