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亦可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1篇大英帝国
  • 1篇都市
  • 1篇新教
  • 1篇新教伦理
  • 1篇性格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身份
  • 1篇政治意识
  • 1篇身份
  • 1篇凝视
  • 1篇群像
  • 1篇戕害
  • 1篇伍尔夫
  • 1篇现代主义
  • 1篇现代主义小说
  • 1篇想象力
  • 1篇小说
  • 1篇伦理
  • 1篇伦理传统
  • 1篇伦理主题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何亦可

传媒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十堰职业技术...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的政治意识
伍尔夫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派人物,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自她于1915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伍尔夫的作品便受到了很多评论家的关注。在对伍尔夫的学术评论中,女性主义批评和现代主义批评是两个主要的...
何亦可
关键词:《达洛卫夫人》现代主义小说伍尔夫政治意识大英帝国政治身份
规权凝视下的儿童——试探《喧哗与骚动》中规权戕害儿童身心的伦理主题
2013年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作品,也是一部南方家庭小说。它描述康普生夫妇几个子女所受的家庭教育状况,展现了美国南方旧的家庭传统对孩童身心的戕害,深刻揭示出封建制度的腐朽与没落。福柯认为家庭在西方规训社会中是规训权力运作的机构,父母通过各种规训技术来控制儿童,而凝视机制贯穿于规训权力的整个运作之中。文章通过解析昆丁、凯蒂、杰生、班吉以及小昆丁的家庭生活,深入探究他们如何在父母的规训权力凝视下,沦为南方旧传统道德的牺牲品。
何亦可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规训权力凝视儿童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群像
2013年
《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品,自她被沃克发现并推崇为黑人女性主义的先声之后,批评界涌现出大量关于其作品的评论文章,但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主人公珍妮的女性主义意识。而对小说里的一个重要情节和群体分析甚少:伊顿维尔市的黑人群像。作者运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该城市的建立过程和该市民对此的反应,让读者发现其与南方重建这一历史事件的相似性;利用建城这一事件使市民们的黑人双重意识凸显出来,同时揭开了黑人族群的集体历史和文化记忆深处的那道伤疤。珍妮能意识到种族创伤并最终得以走出,实现了自我身份的建构。
何亦可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
都市人的现代性救赎——以《洪堡的礼物》为例
2015年
《洪堡的礼物》这部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美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作者贝娄非常关注以西特林为代表的现代个体在城市中的生活体验。西特林以一名都市陌生人的姿态见证着芝加哥的浮华世态。本文以齐美尔的城市理论来探究小说在货币经济下,人们在大都市中的生存体验及其都会性格产生的原因,探讨在现代城市中西特林进行自我救赎的尝试。
何亦可
关键词:《洪堡的礼物》
想象力在华兹华斯《序曲》中的体现
2010年
《序曲》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用无韵体写就的一篇自传体长诗。在诗中,作者回忆并记述了他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但重点不在叙事,而是在写下他在各个时期的印象和感想,这像是折射出他思想、情感和想象力成长的感性旅途。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着重探讨在人与自然共处的背景下,想象力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和《序曲》中诗人想象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何亦可
关键词:《序曲》
迷惘之后太阳照常升起——论杰克体现的新教伦理传统被引量:1
2013年
海明威处在现代消费文化和传统清教文化相碰撞的时代,其重要小说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也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精神迷惘一代的写照。但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自述和小说扉页上的两段题词来看,杰克的悲剧性受到了质疑。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杰克身上所折射出的新教伦理价值传统,发掘他所体现的新教工作伦理、合理禁欲观、对传统价值的维护以及男性主体地位的重建。以此证明海明威在杰克身上所赋予的积极正面的特质是驱散迷惘情绪的一剂良药。
何亦可
关键词:新教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