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2006年4—10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进行了补充调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请国内有关专家对库存标本和新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共整理出昆虫17目159科1 150种。已报导的昆虫新种52个,其中仅产于南岳衡山的特有种29个;中国新记录种16个;国家重点保护种10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昆虫多样性指数较高。
- 何振杨卫丰童新旺黄建华魏美才
- 关键词:昆虫资源多样性南岳衡山
- 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对湖南省靖州县1~20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法和2种回归模型法,比较了不同树龄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生幼龄桃树基本不受桃红颈天牛危害,3年以上挂果后的桃树开始受到侵害;随着树龄的增加,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平均密度显著增加,19~20年生桃树受害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超过2头/株;桃红颈天牛在桃园中呈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即随种群密度升高,聚集程度增大,3~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16~17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19~20年生桃园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此时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个体呈现相互排斥现象。应用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了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抽样公式。根据理论抽样公式,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越小,抽样数量较多,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抽样数量则较少。根据序贯抽样公式,可将3~20年生桃园抽样样本数量划分成6个区段:3~4年生桃园;5~6年生桃园;7~8年生桃园;9~13年生和19~20年生桃园;14~15年生桃园;16~18年生桃园。
- 李密黄凯波何振钟武红伍南刘清
- 关键词:桃红颈天牛树龄聚集度指标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 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属于昆虫管理技术领域;它包含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所述悬挂部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天敌放置区;所述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所述虫体存放...
- 李密曾维爱伍绍龙谭琳钟武洪何振夏永刚喻锦秀
- 文献传递
- 不同造林模式林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2014~2017年对湖南省8个造林/恢复模式林地进行监测,共监测到有害生物68种,其中虫害59种,病害7种,有害植物2种,危害程度达中度及以上的有害生物14种。各监测林地有害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介于0.360-0.687之间,恢复模式中监测到的有害生物种类与危害程度高于新造林模式,新造林模式的有害生物多样性高,但危害程度较小,群落稳定性高于恢复模式。根据监测情况,对造林和林地管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 喻锦秀何振胡满花黄桂芳邬颖易滔李密
- 关键词:有害生物
- 松褐天牛幼虫二维空间格局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二维空间分布格局,为松褐天牛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生境疫点小班内枯死马尾松树上松褐天牛幼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法探析了不同胸径、高度树体中和不同海拔、坡向生境中松褐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1)胸径越大、树体越高,聚集的松褐天牛幼虫虫口数量越多。(2)不同胸径和高度的枯死松树中,松褐天牛均趋向于聚集分布,聚集区域随胸径和树体高度的增加呈上移趋势。(3)5 cm以下伐桩中未见松褐天牛幼虫虫体。(4)不同海拔高度枯死松树树体中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坡向中枯死松树树体中松褐天牛数量呈现变化趋势,南坡>西坡>西南坡>东南坡>东坡>西北坡>东北坡>北坡,不同海拔和坡向中松褐天牛幼虫均呈现聚集分布。【结论】松褐天牛幼虫在枯死松树上的二维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树体胸径、高度的影响。对于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而言,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重点关注胸径较大、树体较高以及位于有利坡向的枯死松树,以提高防治效果。
- 胡蔚周志强李密喻锦秀何振邓奕忠刘佳荣
- 关键词:松褐天牛幼虫聚集度指标
- 长株潭生态绿心鸟类多样性分析
- 2025年
- 为了解长株潭生态绿心区鸟类资源的多样性,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对该区域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1)绿心区现已记录鸟类9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在居留型方面,留鸟占比约53.06%、夏候鸟占比约25.51%、冬候鸟占比约19.39%、旅鸟占比约2.04%;在区系从属方面,东洋界种类占比约50.00%、古北界种类占比约27.55%、广布种占比约22.45%。2)绿心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48,均匀度指数为0.67。3)从季节上看,绿心区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从空间上看,绿心区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水域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
- 舒服吴南飞张同曹明宁建汤光伟傅祺谢逸菲何振
- 关键词:鸟类城市绿心群落结构
- 花绒寄甲人工繁育及林间应用技术
- 颜学武喻锦秀张刘源周刚何振张素瑛李密夏永刚邹佳慧阙兴宇张烜邓平
- 松材线虫病是严重危害中国和世界林业安全的森林毁灭性病害,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有效地控制其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发生,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是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由于松褐天牛危...
- 关键词:
- 关键词:花绒寄甲天敌松材线虫病
- 湖南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基本弄清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发生情况,并寻找有效防治药剂,于2012年5月9日至25日,调查了衡阳地区耒阳市和常宁市油茶林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虫危害油茶苗圃、1~3年生新造林、成熟林、老龄林与采穗园。以老龄林受害最为严重,株平均密度在40头以上,每枝叶片孔洞数达250个以上,受害株率90%以上;其次为1年生新造林,株平均密度在23头以上,叶片孔洞数平均达到150个/株,受害株率达到75%以上。对新造林危害时间集中在5月17—19日,可致使新造林油茶大量新梢叶片枯黄、掉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不但触杀效果明显,而且持效性较好,1,3,7,10 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27%,96.55%,100%,100%。
- 李密何振夏永刚伍义平刘跃进谭济才
- 关键词:油茶茶角胸叶甲化学防治
- 油茶苗圃地新害虫——斜纹夜蛾被引量:6
- 2012年
- 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是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农业害虫,具有寄主植物种类多、繁殖潜力大、适应能力强、迁移距离远等特点,极易造成短期内暴发成灾^[1]。
- 李密何振夏永刚廖正乾刘跃进谭济才
- 关键词:斜纹夜蛾新害虫苗圃地油茶寄主植物种类繁殖潜力
- 烟区棉铃虫齿唇姬蜂发生规律及其田间控制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为系统明确棉铃虫齿唇姬蜂在烟田间的自然发生规律和对烟草主要害虫的自然防控能力,2019年在湖南省湘南、湘中和湘西3个生态烟区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烟田该种姬蜂属于常见种类,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在烟田出现3个寄生高峰,分别在5月上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旬,田间可寄生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寄生率在30.95%~75.46%之间,其中一、二代齿唇姬蜂的寄生率最高。经调查发现,随着烟草的收割,该蜂在烟田的数量迅速递减;在湘西烟区3个高峰期内,山地烟类型烟区中采集到的寄主被结茧数占整个高峰期内结茧总数的比例均高于90%,而大田烟区均低于10%;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会显著降低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田间寄生率(P<0.05)。本研究表明,该蜂是湖南烟区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类,具有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的潜力和必要性。
- 邓婉李密伍绍龙曾维爱谭琳李佳颖何振
- 关键词:棉铃虫齿唇姬蜂烟草寄生率田间控制